分享

秦国围困赵城,廉颇不敢出战,一个收租小吏出身却歼灭十万秦军

 百家杂评 2021-02-23

廉颇,战国四大名将之一,在历史上赫赫有名,但在公元前270年,秦国围困赵国城池时,廉颇却不敢领兵出战,表现的让人大跌眼镜,与之相反的是赵括之父赵奢,在历史上名声不显,却几乎一举歼灭十万秦军,打破了商鞅变法后秦军不灭神话,史称“阏与之战”。

鲜为人知的赵奢,为何敢于领取连廉颇都不敢领取的作战任务?赵奢取得阏与之战大胜,做到了廉颇也做不到的事情,是否说明廉颇的四大名将身份有点水,赵奢更该名列战国四大名将?

01

赵奢,本是赵国征收田租的小吏,相当于如今最基层的办事员。

一次,收取租税的时候,平原君家不肯缴纳,赵奢依法处置,连杀九个当权管事者。平原君勃然大怒,要杀死赵奢泄愤,赵奢却表现很平淡,反而劝说平原君:“你是赵国贵人,一旦你不遵法令,就会削弱法令,进而会让国家衰弱,国弱则会吸引诸侯入侵,赵国就可能灭亡,你的财富如何保存?以君之贵,带头奉公守法,国家就会上下公平,进而赵国将越来越强,你作为赵国宗室贵族,天下人难道还敢轻视你?”

平原君听了之后,觉得赵奢很有才干,于是就把赵奢推荐给了赵惠文王。之后,赵王任命赵奢为全国税务局长,掌管全国的赋税。赵奢赴任,很快就达到“国赋大平,民富而府库实”的效果。

陈胜吴广之前,中国还处于“王侯将相皆有种”的时代,赵奢能被任命为全国税务局长,肯定不是单纯的一个收租小吏,还与赵奢是王族出身有关,可能是落魄的旁支,与赵惠文王一脉相隔较远了。

02

公元前270年,秦昭襄王派秦军二号人物胡阳攻打赵国。对于胡阳(又名胡伤),很多人可能都没有听说过,但他的搭档就广为人知了,胡阳的搭档是白起,经常跟随白起作战。白起是军中的大将,胡阳往往就是执行白起战术的将军,两者作战思想上一脉相承。胡阳多次率军攻破韩魏等国,其中公元前273年的华阳之战中,跟随白起歼灭魏赵15万人最为经典,赵国刚刚大败一场。因此,在关东六国眼里,胡阳是秦国当世名将之一,鲜有敢与之作战的。

在作战布置上,胡阳不愧是白起副手:首先,胡阳领兵东登上太行山,横穿韩国上党郡,到达赵国中部的险地阏与要塞(今山西和顺),直接杀到赵国腹地;其次围困阏与要塞后,胡阳并未急于攻打,而是南下攻打要塞武安(河北邯郸下辖县城)。

阏与要塞,距东南方向的邯郸三百余里,是赵国的一道险关。武安要塞,是邯郸西大门,距阏与二百余里,距邯郸不到百里,秦军从武安一天便可到达邯郸。

这两个要塞都地势险要,尤其阏与要塞周边地势险峻而狭长,一旦被包围,救援难度非常大。更为致命的是,胡阳作战构想是如果赵军救援武安,就歼灭救援的赵军,围武安城打援;如果赵军救援阏与,武安与阏与秦军则两路夹攻赵军。

03

形势很严峻,胡阳这是点到了赵国死穴,赵惠文王挨个问属下“可以去援救吗?”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王召廉颇而问曰:“可救不?”对曰:“道远险狭,难救。”又召乐乘而问焉,乐乘对如廉颇言。又召问赵奢,奢对曰:“其道远险狭,譬之犹两鼠于穴中,将勇者胜。”王乃令赵奢将,救之。

廉颇回答是“道路远,且又艰险又狭窄,很难援救”,乐乘回答与廉颇一样,不主张救援。问到税务局长赵奢时,赵奢回答的铿锵有力,“道远地险路狭,就譬如两只老鼠在洞里争斗,哪个勇猛哪个得胜。”简而言之,在这种不利地形下,唯有勇敢亮剑,狭路相逢勇者胜的典故就出自此处。

赵奢嘴上说“狭路相逢勇者胜”,但面对秦国第二名将胡阳,单纯的莽夫勇武冲锋,又怎能取得胜利,赵奢实际上是计谋百出。勇,只是态度而已,战,则是计谋迭出。

首先,赵奢示敌以弱,刚出邯郸三十里坚守营垒,下令“有以军事谏者死(谏言进军救援)”,停留二十八天寸步不前,反而又加筑营垒。期间,有人谏言救援武安,直接被赵奢杀了。秦军间谍被抓后,赵奢还款待一番将他送走。秦军主将胡阳一看,赵奢这是准备防备秦军攻打邯郸啊,根本不敢救援阏与,于是就起了轻蔑之心,不把赵奢放在眼里。

其次,赵奢释放了秦军间谍后,立即让士兵卸下铁甲,急行军两天一夜到达前线,下令善射的骑兵离阏与五十里扎营,并派出一万人迅速抢占有利地形北面山头。

第三,秦军赶到后,与赵军争夺北山但攻不上去,赵奢乘势居高临下,猛击秦军。阏与守军也出城配合夹击秦军。秦军不支,死伤逃散过半,大败而归,阏与之围遂解。

商鞅变法后,阏与之战前,秦军是标准的虎狼之师,几乎是不可战胜的神话,赵奢一举歼灭近十万秦军,并杀死秦军主将胡阳,可谓意义重大,让关东六国看到了希望,赵国因此成为抗秦主力。

04

关于赵奢用兵,史书还记载了二则事迹。

田单用火牛阵击败燕军,收复七十余城,名噪一时,但也受到齐王猜忌。这时,赵王想攻打燕国,于是就用三座大城加上若干小乡镇换来田单,让田单替赵国攻打燕国,于是赵奢与田单成了同事。

一次,田单与赵昚论兵,声称只要古代帝王只用三万兵马就能横扫天下,一旦兵力再多,就会影响农业生产,造成粮食供应不足,这是“自破之道”,因此三万兵马可令诸侯臣服。而赵奢认为当时必须具有十万、二十万兵力才足够“服天下”,于是田单不服赵奢,即“所不服者,独将军之用众”。

随后,赵奢指出“君非徒不达于兵也,又不明其时势”,认为田单不只不懂得用兵,对现实世界的理解更少得可怜。原因很简单,时移世易,古代城池不过三百丈,如今城池往往上千丈,古代诸侯数千兵力,如今诸侯都是数十万兵力,因此如今死抱古代兵书中的帝王三万兵马让诸侯臣服,根本就是死读书,不懂兵书要根据社会变化而变通的简单道理。

第二件事是赵奢之子赵括,临终之前对妻子说“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使赵不将括即已,若必将之,破赵者必括也。”赵奢早就认识到赵括是纸上谈兵,喜欢夸夸其谈,严重缺少实战经验,所以对赵括非常担心。一语成谶,赵奢死去没几年,赵括在长平之战中让赵国损失惨重。

以赵奢战绩来看,显然要比廉颇更突出,尤其在阏与之战中廉颇和赵奢表现对比,更突显出赵奢技高一筹勇于任事,为何赵奢没能名列战国四大名将?

其实,廉颇之所以名列战国(晚期)四大名将,并非廉颇战功盖世,而是因为廉颇与李牧的“颇牧”是古代名将代称,由于李牧必然名列战国(晚期)四大名将,所以“颇牧”中的廉颇也就顺带入选,存在一些幸运的成分。

当然,这么说并不是否认廉颇名将身份,但与同时代的赵奢相比,廉颇的确要略逊一筹。至少,在经典战役阏与之战中,廉颇表现大跌眼镜,而赵奢却尽显名将风采。

参考资料:《史记》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