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张良:只不过是一个被神化了2000多年的顾问专员

 谈秦说汉 2021-02-23

谈秦说汉(九十四)刘邦建立大汉之后,为何让萧何当丞相,张良不能胜任吗?

             

大汉王朝建立后,萧何仍为丞相,而张良逐渐隐退,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萧何是沛县人,通晓律法,在秦朝时就是一名出色的官吏。刘邦兵进咸阳,其他将领争先奔向有珍宝的府库,而他只进入宫室收取秦朝丞相及御史掌管的律法条文、地理图册、户籍档案等文献资料。刘邦于汉中起兵,萧何以丞相身份留守关中,侍奉太子、制定法令、征粮调兵、补充前线、兢兢业业。萧何为人低调不贪功,谨言慎行,总是巧妙地化解疑心重的高祖皇帝,是个合格的丞相人选。

             

张良没有做过管理的经历,更不具备一个高管的能力,充其量也就是刘邦的一个高级顾问。因其无兵无权,又体弱多病,加之为人低调、与世无争。不相信任何人的刘邦,居然从未怀疑过张良。彭城大战、荥阳之围、成皋之战,刘邦屡战屡败,身陷绝境,这几次战役张良都是与刘邦形影不离,但没帮上什么忙。下面,我们来梳理一下,号称“第一谋士”的张良在追随刘邦南征北战时期内,是不是真的献了很多惊世骇俗的奇谋良策。

             

  • 张良的介绍

韩国人张良,其祖父、父亲均在韩国为相,因此秦国灭亡了韩国,就变成了他的家仇国恨。张良的家里非常富有,相传他的弟弟死了,他舍不得花钱去安葬,却把把家里所有值钱的东西全部变卖,寻求刺客于博浪沙刺杀秦始皇。刺杀未遂后,逃亡于下邳。当时,有个叫项伯的人,因杀了人,张良将其藏匿起来,因此张良与项伯产生了交情。相传一个叫黄石公的老人送给他一本奇书,叫《大公兵法》,因此张良学习了兵法奇谋。故事很离奇,我们姑且听之。

             

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率900农民在大泽乡起义,张良也率100多人造反,在前往投奔楚王景驹处的路上碰到了刘邦,两人一见如故,张良就决定跟着刘邦混了。后来项梁带领8000子弟兵渡过长江,搞定了景驹后另拥立了楚怀王。项梁任命张良为司徒,与韩王成一起带1000多兵马收复韩国旧地,满足其复国的心愿,但韩王的军队很快被秦军打败。一个“足智多谋”的张良,刺杀秦始皇没有成功,让其带兵攻城掠地恢复韩国也没有成事。

             

  • 破秦献计

刘邦奉命带兵进攻秦朝的老根据地咸阳,顺便帮张良在韩地搞定了十几个城邑,丢给韩王成镇守。张良也心血来潮,想跟着刘邦去关中见见世面,刘邦正好一路孤单,也想有个人说说话。于是让其一起南下,攻打宛县,再向西进入武关之第一关、峣关。张良劝说刘邦,让鹂食其携带重金劝降峣关守将,并趁秦军打开关门投降时歼灭了已投降的秦军,接着一路破关,进入了咸阳。秦王子婴也本不想抵抗,带着玉玺投降了。如果这也算张良的计谋,鹂食其表示很不服气。

             

刘邦入主关中之后,张良收到老朋友项伯送来的关于项羽不信任刘邦的信息,向刘邦献了三条计。劝刘邦迎项羽40万大军入关;劝刘邦于鸿门宴半途离席;劝刘邦前往汉中封地后烧毁返回之栈道。如果这也算良计妙策的话,估计心里最不是滋味的就是项羽了。试问,项羽40万铁蹄踏破函谷关有什么困难?鸿门宴上刘邦中途离开,项羽若想杀刘邦不是理由更加充足?安排了三秦之王的封地在关中,还派3万士卒押送刘邦前往封地,早都做好了预防刘邦会反叛的打算,烧栈道反而是多此一举。

             

  • 楚汉战争献计

张良与刘邦在关中分别后,张良返回来帮助韩王成,但他没算到项羽会把韩王成杀了,于是又偷偷跑回去跟刘邦混。这时刘邦已回军平定了三秦,所以“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真没张良什么事。刘邦带着张良,拉拢各方诸侯共56万大军去拿下了楚国的都城彭城,被项羽3万铁骑杀了个人仰马翻,只得退守荥阳。张良又献计给刘邦说,应该派人去拉拢彭越、九江王英布,重用韩信。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孤立无援时谁不知道要去拉伙伴呢?

             

鹂食其给刘邦献计,应分封六国贵族之后为王,让多一点的人来反抗西楚霸王。张良却阻止这个做法,说这个方法会适得其反。让项羽多树立敌人,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这个办法还真说不准会管用,怎么就适得其反呢?刘邦被围困的时候,韩信写报告申请刘邦封其为代理齐王,暂行管理齐地,刘邦不乐意,张良劝刘邦在困难的时候,只要韩信抗秦,就应答应其一切要求。这个也不算妙计吧,当时一旁的陈平也是这么认为的。

             

  • 尾声

真正张良献的妙计,反倒是吕后逼其想办法改变刘邦想改立戚夫人生的儿子赵如意为太子一事。张良向吕后献计请出“商山四晧”来辅佐太子孝惠,让太子赵孝惠有贤人相助而改变刘邦的看法。吕后依计而行,果然刘邦看到太子羽翼已成,就不提改立太子之事,张良也因此而得到了吕后的欢心。清算了韩信、英布,杀人不眨眼的吕后,居然从未动过张良。当然,大汉王朝稳定之后,张良也以多病为由,功成身退。只能说,张良是一个活得明白的人。

             

萧何虽然未参加前线战争,但其为战争的后勤保障所做出的努力是无人可以替代的,而能做到这一些是因为他本身所具备的能力。因此在大汉王朝建立之后,萧何当之无愧成了受封第一人,官居丞相。而能力平庸的张良,只不过是因为刘邦对其信任,被封为留候。也因为刘邦说了句“夫运筹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因此,张良又被包装为“第一谋士”。于是,一个小小的顾问专员,迄今为止被神化了2000多年。

2020/7/12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