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三老师带你识破考试,考出好成绩

 nl2089zh 2021-02-23
叶圣陶先生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我在这条道路上进行了多年地探索与实践,也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让我真正感到欣慰和豁然开朗的是遇到了元认知干预技术,通过认真系统学习,不断实践总结,我像是被打通了任督二脉,它的广谱性、科学性、高效性也让我切切实实地帮助到了更多的学生。

以2020年的高考为例:截止2020年5月份,之前一年当中大考小考我们班一本上线平均18.6人,但7月份高考一本上线达到了26人,人数提高了40%。这个学生高兴、家长满意的结果是怎么来的呢,我觉得运用元认知干预技术,将考前保健、考中发挥、考后辅导浑然一体运用到各个阶段性考试,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如沐春风欣然接受,最终结出了累累硕果。优异的成绩是对我最大的肯定,同时也证明了元认知干预技术的科学有效。那么我是如何去做的呢?

高三考试就像家常便饭,每次考试后总是会出现几家欢喜几家愁的景象,正如学生所说:“考试复考试,考试何其多,我生待考试,虐我千百遍。”如何让学生发挥应有水平考无遗憾呢?作为高三物理教师和心理学工作者的我,深知每一次考试不光是对学生的检验,同样也是对的老师检验。因此我常怀敬畏之心,不敢丝毫懈怠,像《西游记》里边的孙悟空,用尽了浑身解数、使尽了七十二变。就在前几天的一节高三课上,我做了一个关于“游标卡尺读数”的小测验,下边选取三名同学的测试结果,请大家猜猜错误的原因。

A同学


A同学说:当我看到其他三名同学都写完下去的时候,我就慌了,就想赶紧写完回到自己的座位上,结果从上一步往下一步抄写时就错了。
老师:这正如考场上学生发现别人比自己翻卷子快就着急是一样的。

B同学


B同学说:我当时真的不确定后面该是什么单位了。
老师:这是知识不清造成的。

C同学


C同学说:我认为两部分都是以厘米为单位的。
老师:这是知识错误。
以上三种错误原因的判定和你猜的一样吗?

目前的高考机制下,“一考定终身”的现实短期内不会改变,所以,为了避免最后一战折戟沉沙,加强各种阶段性考试训练显得尤为重要。阶段考试的意义和作用主要有两方面:一是知识上的查漏补缺,二是经验上的总结积累,也就是通过多次阶段性考试,让学生在不断调整总结中,获取考场上的积极心态和专注状态。

而我则是拓展了阶段性考试的外延,擅长利用元认知干预技术,通过“游标卡尺读数”以及诸如此类的小测验,管中窥豹见微知著,诊断存在的弱项,分析造成的原因,提出应对的策略,及时有效地进行纠错与提升。

下面我就一些具体做法和大家做一个简单交流。


初步诊断,我的发挥正常吗?

1、发挥正常。即会做的做完了,做对了。
2、发挥失常。即本来能考110分结果考了90多分。


具体诊断,是知识还是情绪惹的祸?

【一诊】我考试时情绪怎么样?

考试中你心情是平静、轻松、微微愉悦、兴奋、预期成功呢?还是情绪低落、紧张、着急、担心、害怕呢?积极的情绪产生积极的思维和行为,消极的情绪产生消极的思维和行为。

刚刚考试结束,一个学生一脸沮丧的来找我。

老师,我数学考砸了。

嗯,看出来你的心情不好。

学生的眼泪瞬间流出来,几分钟后学生平静了一些。

可以说说遇到了什么情况没有考好吗?

老师,这次考试在我旁边的那个同学一直抖腿,我特别烦躁,不喜欢看别人抖腿。

那我们不看就好了,

可我控制不住隔一会要看一下,越看就越烦,反复看题就是不知道看的啥内容。

看到这里大家明白了吗?不是学生不想认真而是因为烦躁的情绪导致了想放放不下,想做做不到的结果。那为何会出现这种情况呢?经过细致询问,该学生在高二的一次数学考试中遇到了一道难题,前后花了10分钟还做不出来,心中着急,还有点烦躁,正好看见旁边同学在快速抖腿,一下子心跳加快,焦虑情绪升高,剩下的时间几乎一道题也没做出来。

那次考试对他的打击很大,一次强刺激使得考试焦虑、痛苦情绪与抖腿之间在他心里建立了联系,用元认知干预技术原理来解释就是一组S(刺激)—E(情绪)—R(行为反应)的条件性情绪反应。如图所示:

【应对】其实学生的考试焦虑体现在多个方面,考前、考中、考后都会有,具体表现也各不相同,不过大家也别太过于担心,条件性情绪反应是后天形成的,能够建立也能够消除。基于此,我针对性对他这种焦虑心理实施了技术干预,并取得了完全成功。所以当学生和家长在遇到类似情形,完全可以找专业人士进行干预。

【二诊】我该拿知识怎么办?

1、“高高兴兴”考低分——基础知识要“较真”

学习中的陈述性知识可以理解为“是什么的知识”,比如书本上的基本概念、公式、定理都是陈述性知识。在考试中因为基本概念不清,认为自己写得都对,高高兴兴地写完了,结果一看答案,目瞪口呆的情况时有发生。上面案例中的B同学和C同学即时如此,真可谓“基础不牢地动山摇”。

2、考场上一波三折——做题程序要“严密”
做题中还有程序性知识,程序性知识是一组“怎么办的”的可操作性知识,而这组知识必须在实际中去运用才能真正获得。比如审题有审题的程序性知识,计算有准确计算的程序性知识,做题有做题的步骤知识等等,这些知识只有通过经常性的思考和一定量的练习才能掌握。

我经常对学生说,考场上知识是拿来用的,不是拿来练的,平时在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之间转化的好的同学,考场上才会做到写的比想的快。因为当程序性知识足够熟练,它就会潜意识自动运行。否则真到考场上是一波三折,看题会看错,做题会做错,时间还不够用。

我的一个来访者经常犯计算错误,考试中少则3至5分,多则10分。我在观察他解题时候发现,他的运算程序总是缺少步骤。也就是说,当一个题目需要多级计算时候,每次他心算出来的初级结果没有及时写到演草纸或卷子上,而是直到心算出最终结果才写,中间的计算步骤全靠记忆。计算就像扣钮扣,前边一个扣错位置了,后面的都会错位置,他的习惯容易导致心算时瞬时记忆容量过大,产生记忆偏差带来错误。

【应对1】针对出现的问题,我和学生共同编写了一个答题程序:
(1)当理解题意后开始做题,就要集中注意力思考、运算。
(2)当心里计算出初级结果时,就要注意将思维的结果认真、准确地写在试卷上。
(3)如果需要将上一步中一些数字、符号抄入下一步,就要认真准确地抄写,精力要集中。
(4)如果需要在草稿纸上运算,就要整洁有序地使用草稿纸,字迹要清晰、易辨别。
(5)当一个步骤完成时,就要集中注意力做下一步,要认真抄写、有序使用草稿纸,直到把题做完。

【应对2】接下来我经过暗示放松训练正确的做题程序,实现高效学习,学以致用,经过练习,学生计算的准确率明显提高,而且保持得十分稳定。由此可见,在考试时间有限的条件下,我们应该告诉孩子把自己的精力主要放在思考上,像计算之类的过程,可以通过借用草稿纸书写,用笔来运算,既准确又高效,还能做到随时检查,千万杜绝费时费力还错误率高的心算。

3、一时糊涂要不得——做题过程要“监控”
答题要讲究策略,策略性知识是专门用来调控、指导解决自己大脑内部的记忆、思维、学习活动“怎么办”的过程。

比如物理考试中计算物体的质量时,学生发现结果竟然为—3Kg,他第一反应就是一定哪里出错了,赶紧检查吧,此时就是智慧的策略性知识在运行。

再比如有的学生总是倾向于乐观地把难题当成简单题来做,有的则悲观地把简单题看成难题,也有学生一边分析当前问题一边挂念刚才不会做的那道题,还有人在连续两道题失利以后,就定论:“这次考试不顺”,于是悲观起来等等,这都是错误的策略性知识在运行。

总之,让学生从这三类知识中全面诊断自己漏洞,并持之以恒进行修正,一定能对学习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换言之,莫问收获,但问耕耘,正确的方法加不断的努力,成功是早晚的事。

【总结】行胜于言:专业助力卓越
经师易遇,人师难遇。通过以上我对的案例的诊断分析,相信大部分的学生和家长已经能够在我的引导下,针对阶段性考试中部分存在的问题,主动去分析原因、查找漏洞。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知识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程序性知识、策略性知识必须在正确的练习和干预中获得,作为高中老师和心理学工作者,不应该拿成功的案例去教人,而是要运用成功的方法去教人。我们必须认识到,专业的指导干预将有助于学生和家长少走或者不走弯路。

考试是学习的一部分,考试成绩是检验学生成长进步的标尺。最后,我衷心希望所有学生在每次面对考试时都沉着、冷静,以积极的心态和良好的状态面对,让知识变成一种能力,让能力变成分数,考无遗憾。我希望做一个有温度、有情怀的教育工作者,用我的专业知识改变和帮助更多的学生。

林世荣

中学高级教师

焦作市优秀班主任,优秀教师。

个人成果

在两年期间,运用元认知技术解决了学生上课分心,考试焦虑,偏科等问题,效果不错。




更多信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