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爱迪生拜访保定军校

 唯我英才 2021-02-23

托马斯·阿尔瓦·爱迪生

(Thomas Alva Edison)

爱迪生被美国的权威期刊《大西洋月刊》评为影响美国的100位人物第9名。爱迪生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利用大量生产原则和电气工程研究的实验室来进行从事发明专利而对世界产生深远影响的人。他发明的留声机、电影摄影机和改进的电灯对世界有极大影响。他一生的发明共有两千多项,拥有专利一千多项。1931年10月18日凌晨3点24分,在美国新泽西西奥兰治的家中逝世,享年84岁。

爱迪生与保定军校

爱迪生竟然来过保定军校?还给保定军校的师生上过课?这是假的吧!这应该是所有人听到这个消息的第一反应。直到我看到亲历者的文字回忆资料。

亲历这一事件的主人公是保定军校第九期步兵科学生张寿龄将军。为老将军做口述的作者是陈默先生。记录时间在1995年到1998年,历时三年。

张寿龄将军回忆:至今印象最深的是美国大发明家爱迪生访问保定军校,一方面参观访问 ,一方面特地跟我们军校师生讲述他最新发明的无线电通讯。

授课地点选在了保定市中心的莲池书院大讲堂。

▲保定古莲池大门

整个莲池书院礼堂坐无虚席,连前后左右大门和走廊都被堵得水泄不通。不少人均系慕名而来,很想一睹大发明家爱迪生不平凡的尊荣。其实照我看来,爱迪生的外观不过是个凡人,他貌不惊人,穿着并不讲究,藏青色的西装不太挺刮鲜艳,他四方脸,灰黄色的头发一边倒,梳得十分平整,唯有一双时不时眯缝的目光显得特别敏锐,这大约反映他的大脑智商巧于思索,训练有素的缘故吧。

▲晚年时的爱迪生

我当时也是慕名而去的,不过第一次接触无线电科学技术,简直是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因而,挺有新奇感,怀着仰慕的心情,洗耳恭听了。

▲无线电侧向器(主要侦测敌方电台的无线电信号,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就应用于战场了。有点像张寿龄将军回忆的无线电大框架)

爱迪生先生不是凭空讲理论的,他倒是专注于实践和实际,迢迢万里,搬来了他的新发明——无线电大框架那大框架四四方方,显得大而笨重。框架上下左右,线路纵横交错,来回穿梭。由于电线多而杂,看上去眼花缭乱。再加上四方大架上,悬着两根杆子,等于拉出二道天线,用以接收来自远近两方的电波信息。这位大发明家一边指着他以全副心血创造出来的无线电大框架,一边无保留的悉心讲述着他发明创造这无线电科学技术的构想、实践经历以及简明原理和功能,并当众试验它的功效。

这位大名鼎鼎的美国科学家外表看去貌不惊人,大智若愚,然而,他质朴而富有哲理的“名言”却至今萦绕于脑际,记忆犹新。他说:“诸位别看这玩意粗陋。这是无线电问世的第一步,它初出茅庐,免不了样子粗陋。一切新事物总是由粗而细,将来改革创新创新,发展利用起来,用途很广。”

什么时间来的保定军校?

张寿龄将军在回忆录中没有提及爱迪生来保定军校的具体时间。但也能做出一个大概的推测。张寿龄是保定军校第九期步兵科学生,入学时间1920年,毕业时间是1923年。所以爱迪生来保定军校的时间是在1920年到1923年之间,爱迪生1847年出生,爱迪生来保定军校的时候已经73岁到76岁高龄。

以什么身份拜访保定军校?

爱迪生是美国著名的发明家、企业家。而保定军校是中国北洋政府官办的高等军事学校,没有官方允许是不能参观拜访的,所以爱迪生不是以发明家企业家的身份走入保定军校的。只有一种可能,爱迪生还有官方身份,经查询爱迪生年谱得知:

爱迪生在1885年发明用感应制的无线电报作为火车与车站及船舶与陆地通信之用。

1915年任美国海军技术顾问委员会主席。1917年1月,受海军部长约瑟夫斯·丹尼尔斯之邀,研究美国如果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应作何计划和借助何种发明来作战。因而爱迪生把自己的事务全部托付给了自己的副手和同事,并停止了自己正在进行的其他实验工作,致力于研讨作战计划和研制打战需要的一些发明,历时两年之久。

综上可做大胆猜测:爱迪生拜访保定军校是北洋政府邀请美国海军部来中国做军事技术交流的,而爱迪生顺便推销一下自己的新发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