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年计划,十大工程,“江南文化”品牌建设未来可期

 小熊家228 2021-02-23

【看苏州 文/陈楚珺】

温山软水,千年历史,孕育了苏州“最江南”的文化特质。在得天独厚的优势下,《“江南文化”品牌塑造三年行动计划》诞生,“江南文化”品牌IP打造工程正式开启!

今天(23日),“三年行动计划”推出一月有余,各部门工作初有成效,在刚刚召开的江南文化品牌建设工作推进会上,重点项目、细化方案公布啦~

市委常委、姑苏区委书记黄爱军,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金洁,市政府副市长王飏出席会议。

方案细化,节点严控

看苏州记者从会上获悉,在江南传统工艺传承振兴工程中,即将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建设的“苏作馆”,目前已经报送了项目合同和工程图纸。接下来,项目负责单位苏州文旅集团将加快施工图纸设计,开展消防审批工作,加快推进项目施工。

“目前,我们已经和工艺美术协会、大师和传承人进行了对接,基本达成首批200件展销作品合作意向。下一步将起草与工艺美术大师以及传承人的作品展销合作协议;进一步严控作品质量;确定合作方式和展销作品。”苏州文旅集团项目负责人表示。

据了解,上海国家会展中心“苏作馆”工程建设拟于今年4月底基本完成。

由市住建局负责的大运河苏州古城段申遗项目丰备义仓整体修复保护工程项目工作内容为对项目范围(东至平江河,西至义庄小弄堂,南至石家角,北至华阳河)内居民和单位进行搬迁和安置,按文物部门、资规部门批准的规划设计方案恢复丰备义仓风貌,完成配套设施建设。

“目前,梵门桥弄吴宅解危整治暨保护利用项目已完成征收前期准备工作,已向区征办递交征收申请,将启动;另外,仓桥浜邓宅征收搬迁和修缮保护项目和小曹家巷3号民国建筑征收搬迁和修缮保护项目已报入2021年征收计划,目前征收红线划定等前期工作也正在推进之中。”市住建局项目负责人说。

此外,看苏州记者还了解到,国家方志馆江南分馆项目计划建于吴中博物馆东侧,建筑方案与吴中博物馆外形、风格统一,面积预计14700平方米。

未来,国家方志馆江南分馆将展览展示江南文化;展览展示运河文化;展览展示江南地方志文化;展览展示苏州历史文化。

“国家方志馆江南分馆计划今年11月26日至明年1月1日办理完成施工手续,正式开工,希望能高标准、高质量、快速度建成,为传播江南文化出一份力。”市地方志办公室项目负责人告诉看苏州记者。

ta们眼里的江南文化品牌

苏州著名作家、文化学者柯继承:

江南文化的涵盖面很广,我们所说的“江南文化品牌”,不仅仅是地理上的,更是社会的、文化的、心理的。

吴地文化可以说是江南文化的代表,对周边城市带来影响,比如海派文化便是江南文化和西洋文明派生出的。总体来说,江南文化在中华传统文化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有历史意义和现代价值,因此江南文化品牌建设,最终目的是提倡优秀中华文化,是民族复兴。

江南文化包括地方风俗、语言、医学、教育等,其精神内核既低调内敛,又是敢为天下先。它不断发展,辐射对象不断壮大,既然被纳入现代建设之中,更应该自我壮大、改造、发展。

苏州著名画家、雕刻家、教授袁牧:

江南文化作为品牌进行打造,打造的不仅仅是概念,更是内容。

江南文化中的江南造物、苏作造物,作为工艺概念人尽皆知,但在文化概念方面,人们对其知之甚少,它是承载于生活样本中的、是在江南文化传承中的。以苏作为主体的造物方式,实际上是把江南文化“凝固”了、具象化了。

我之所以称其为苏作造物,而不是工艺美术,是因为造物不仅有工艺,还有文化、样式、材料、载体。此外,江南文化还有表演艺术、生活方式等风尚的内容,但是它最可以被感知的具体的状态,便是苏作造物,我认为我们要打造以苏作造物为主体的江南文化。

基于农耕时代的苏作造物和江南文化,在21世纪信息时代下,其主体发生变化。这里的“物”不是当时的“物”,是现在的“物”,要紧紧跟随时代,引领时尚。江南文化在地域上具有广泛性,那么苏州人打造的江南文化必然有苏州特色,要建立能够走在21世纪品尚生活前沿的,以苏作为主体的江南文化品牌。

资深民俗专家、苏州博物馆研究馆员沈建东:

江南文化具有独特性,充满诗意,有饱满的人文精神。建立江南文化品牌,要更好地研究江南文化里的生活方式,对人文关怀方面进行研究、传承、传播,这样才能打造更亲民的江南文化,对传承发扬也有实际意义。

比如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的重要文化遗产,它在江南的体现形式和在北方城市有所不同,因为独特的地理环境、山川河流、历史文化,它具有自己的独特性,那我们就可以把节气作为江南文化品牌的一个方面进行传承、研究,让更多人了解二十四节气在天人合一方面的体现,在遵循自然、敬畏生命上大做文章。

十大工程,构建完整江南文化体系

江南文化研究工程:

★推动建设“江南文化研究中心”;

★探索成立“江南文化研究联盟”;

★加快推进“国家方志馆江南分馆”建设工作;

★编写出版《江南文化概论》(暂定名)、《江南文化史》(暂定名);

★打造江南文化学术交流平台;

★推动各地各部门挖掘整理本地、本领域文化资源。

江南文化遗存保护工程:

★实施苏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三年滚动计划;

★实施历史名人记忆延续项目,梳理历史名人事迹典故、后代传人、故居旧址名录;

★实施名人故居保护修缮利用项目;

★重视吴地文化考古工作,探索未知、揭示本源,抓好考古成果的挖掘、整理、阐释;

★做好江南水乡古镇申遗,抓好古镇、古村落、古建、古桥、古寺、古墓等保护工作,创建文物建筑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

江南园林文化弘扬创新工程:

★系统研究挖掘江南园林文化,出版《苏州园林文史资料》《苏州园林文化研究》等;

★精心策划雕琢“一园一品”特色项目;

★举办“江南好”园林雅集系列活动;

★打造“江南月”园林夜游品牌;

★编辑整理《香山帮古建营造口述》等;

★办好江南园林高级人才国际研修班;

★定期举办江南园林传承与发展相关主题论坛,开展“行走的江南园林”全球巡展活动。

江南传统工艺传承振兴工程:

★做强“手工艺与民间艺术之都”品牌;

★支持工艺美术数字化资源库、鉴定评估体系和展示交易平台建设。

★在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举办地——国家会展中心建设“苏作馆”;

★加快推进苏州博物馆西馆、苏州考古博物馆、苏州桃花坞木版年画博物馆建设;

★实施“故宫苏作工艺重振”计划;

★打响“百馆之城”的知名度;

★加强雕刻、苏绣、缂丝、木作、扇、明清家具等工艺美术产业集聚区建设;

★保护利用丝绸文化遗产,加强丝绸文化载体建设,培育丝绸产业知名品牌;

★推动传统工艺产学研体系建设,探索传统工艺与现代设计、现代科技有机融合的方式方法。

★加强高层次人才培养选拔力度,扶持资助高层次工艺美术人才项目。

弘扬江南特色文化平台建设工程:

★打造长三角地区有影响的综合性文化艺术节庆活动;

★探索建立“江南文化发展中心”;

★高质量办好中国昆剧艺术节、中国苏州评弹艺术节、江南青年戏剧周和苏州国际设计周等品牌活动;

★承接举办省级以上常设性文艺奖项评比活动;

★实施“最江南·公共文化特色空间”计划,打造百个具有江南特色、文化品质、审美品位、公共品格的特色文化空间;

★打造“一市一节庆,一镇一品,一村一特色”公共文化联动新机制;

★努力建设“百剧之城”;

★全力推进“江南小剧场”建设,做精“江南小书场”项目;

★深化国有文艺院团改革。

江南原创文艺精品孵化工程:

★系统打造江南文艺品牌标识系统;

★推出江南系列文艺精品;

★实施优秀剧本储备“百部计划”,推动“江南文化题材”委约创作;

★加强“江南文化”美术品牌建设,办好各类展览展会活动;

★探索整合苏州评弹学校、苏州艺术学校等办学力量,推动建设本科层次艺术院校;

★研究制定《促进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打造“四季苏州、最是江南”旅游品牌。

★出台《苏州市全域旅游发展三年行动提升计划(2021—2023)》

★着力提升苏州乡村旅游品质,优化打造“江南水乡客厅”;

★打响“到中国、游苏州”入境旅游推广品牌;

★创新举办“文旅融合·最江南”公共文化系列活动;

★持续打造“苏州最舒心 文化惠民心”服务品牌。

★加强出版史、藏书史研究发掘,弘扬苏州书香文化,提升城市书香品位。

★鼓励扶持“苏州有礼”旅游商品设计,壮大工业旅游示范点和旅游商品研发基地队伍。

苏州“运河十景”建设工程:

★高标准打造“运河十景”,开发一批运河主题精品旅游线路;

★出版《苏州大运河史》和主题绘本;

★持续推进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程、航道航运提标升级工程、生态景观靓化建设工程、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工程、文旅融合精品塑造工程、数字平台建设工程建设;

★建设望亭大运河文体馆、平望运河文体中心等一批主题文博场馆,恢复浒墅钞关等一批运河标志性建筑;

★加强运河主题文艺精品创作,推出舞剧《河》、民乐《江河湖海颂》等。

江南文化资源数字化发展工程:

★推动苏州文化场馆、文娱场所、景区景点、街区园区开发数字化产品和服务;

★贯彻落实《关于文化产业倍增计划的实施意见》和《关于落实文化产业倍增计划的扶持政策》,着力构建具有江南文化特质的现代文化产业体系;

★积极创建国家、省级产业园区,建设一批数字文化产业领军企业、示范项目;

★整合资源组建市属出版传媒集团,提升苏州出版传媒产业能级;

★推动全市文艺院团、演出经纪机构、演出经营场所数字化转型;

★支持文化消费大数据平台、文化消费集聚区、夜间经济文旅地标和文旅经济品牌建设;

★建立“苏州文化服务贸易重点企业库”,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推动江南文化“走出去”。

“江南文化”品牌宣传推广工程:

★遴选一批城市代表性地标,统一品牌推介LOGO;

★推出《何以最江南》系列城市宣传片;

★打造《君到姑苏见》《家在小桥流水间》等“江南文化”系列原创纪录片;

★推出“江南文化”系列图文、音视频等,推出一系列具有IP效应的衍生文化产品;

★构建载体矩阵,不断扩大“江南文化”品牌影响力。

看苏州记者了解到,三年行动计划涉及的十项工程66个项目现已全部责任到人、责任到部门单位,并建立了联络员工作群,形成一体化推进的整体格局。

至目前,由14家单位牵头的66个项目中,已有65项拿出2021年度项目计划方案,共拟定子项目200多个。

三年行动已经开启,让江南文化品牌焕发新生,我们拭目以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