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华州小敷峪(四)石门与九龙潭

 华州文史荟萃 2021-02-24

邮箱:3125136050@qq.com


华州小敷峪(四)

作者 邵拉雄


石门以内是一个小盆地,有金盆聚宝之势。民谣有“石门高,石门宽,石门内有女神仙。脚一踏,手一掀,山摇地动水流转”。相传,很早以前,石门内有一位女神,一头秀美长发披肩,两只明亮慧眼望月。夜半时分,明月朗朗,溪水潺潺,女神端坐于石门河中一块平石上,一双赤脚踢蹬着清湛湛的流水,静听娘娘庙山门前传来金马驹美妙的金铃声。听着听着,金铃声越来越近,金马驹终于顺河来到了石门。女神于是骑上了金马驹,悠悠南去,消失在月光普照的山水间。后人叹曰:“神女已乘金马去,石门唯有碧水流。林间明月松不老,庙里高僧几白头?”

小敷峪石门 自渭南网

如今,进山公路穿石门而过,石门内外有停车场,北侧建有石门宾馆。

进石门从北到南,依次为苍坪、河东岔和闫家坡。河东岔细流如线,内有麦糖窑、雪儿窨、菅草坪、北崖等。

雪儿窨有传说中的“养人穴”,据说人死后葬于此,便可起死回生。相传很早以前,河东岔雪儿窨住着一户孙姓人家,老爷爷得病去世了,埋葬的地方不偏不斜,正好在“养人穴”里,七七四十九天后,突然死而复生,跑回家中。然而,老人再也不是从前慈祥善良、和蔼可亲的样子,而是白须、白发、白眉毛,浑身上下长满了白毛,两眼发红,满脸青紫,嘴巴变大,牙齿变长,样子非常可怕。见了自己的孙子,抱在怀里,又是啃,又是咬,嘴里还不停地说:“我只想把你吃了,只想把你吃了!”儿子出山不在家,孙子吓得哭喊尖叫,儿媳吓得东躲西藏。他家又是单庄独户,孤立无援,就这样折腾来折腾去,太阳快落山时,才尖声怪气离家去了“养人穴”。娘儿俩被恐吓得惴惴不安,亲人的形象早已荡然无存,心目中可敬的老人竟变成了青面燎牙的妖怪。媳妇和孩子只好关上大门,不敢出来。儿子回来得知情况,把家里看庄稼、打野猪的土枪装上火药和铧铁子,给全家人壮胆。一个月光明亮的夜晚,这个妖怪又来了,敲门打窗管儿媳叫:“孙大嫂,孙大嫂,赶紧把门开开……”一家人吓得大气都不敢出。儿子拿起土枪,架在窗上,瞄准那妖怪,扣动板机,“砰”的一声枪响,那怪尖叫一声又逃进了“养人穴”,一家人这才算安静下来。后来,西藏喇嘛经过燕子岭,发现河东岔妖气冲天,并从当地了解到“养人穴”的怪事。于是在小敷峪组织了24个属龙的小伙和24个属虎的小伙子,手拿黑驴蹄与黑小碗,赶到“养人穴”,刨开墓穴,发现那怪正躺在里面养腿上的枪伤。喇嘛一声令下:“砸”,众人纷纷将黑驴蹄、黑小碗砸向那怪,终将其置于死地。最后,喇嘛告诫众人,百日之内养好枪伤,那怪成了气,将会吃得路断人稀。从此,再也没人敢去“养人穴”了。

小敷峪石门景区风光 自渭南网

麦糠窑有古人开矿的遗迹,解放初,矿产普查,这里矿区面积0. 6平方千米,矿体主要由天青石、方解石和石英组成,对其中两条矿脉计算的远景储量为天青石4. 2万吨,属小型规模。伴生矿钇,品位达到工业要求。从2000年开始,地质队又在这里勘察钻探,近年来咸阳西北有色金属集团712矿队已在此进行了规模较大的勘探,发现储量可观的钼矿并含有金、锶、锰多种金属。

闫家坡上有古槐一棵。少华山一带现有古槐甚稀,计有潜龙寺柏抱槐,刘家河村东古槐、长寿坡村中古槐、房家堡村西古槐,皆有神奇传说。而闫家坡古槐则为海拔最高者,据说已千年之久,长在民居当院。古槐主干三人合抱,直径2米多,主干之上又分成八株交叉盘曲的支干,每株支干亦为合抱之木,支干周身,树皮青嫩,上下左右,枝繁叶茂,生机盎然。

石门上行四里是燕子砭。所谓砭者,是在高大山崖中腰的一条悬空险道,除此之外,别无通途。砭下为百余米深的峡谷,峡谷东西走向,长约二里。河水从深谷光滑的连山石河道中飞流直下,在河心腾空旋转,激起数丈高的雪浪花,发出虎啸龙吟之声,喷出万串晶莹透亮之玉。年深日久,北侧崖石被冲刷成半圆形玉带,“玉带”之下形成一个直径约6米的石潭,潭水黑青,不可见底,这便是被人们神化了的九龙潭。

小敷峪九龙潭 自少华山官网

据传,很早以前,燕子砭有个放牛娃,很想探测潭水深度,用三天时间抽了好大一堆葛条,然后用葛条系了石块,沉入潭内,葛条一根接一根往下放,一大堆葛条全用完了,潭水中忽然露出簸箕大一个龙爪。放牛娃吓跑了,从此,再也无人敢到潭边。

九龙潭下游,又连着一个碧波大潭,直径约40米,潭水平如镜面,边沿浅水,清冽见底,中间深水,颜色深绿。如今,在这里建造了一艘石舫(九龙轩)。

小敷峪九龙轩 杜军善摄

燕子砭,龙潭上,燕子翻飞,山崖陡峭,砭道狭窄,地形险要。解放战争中,国民党反动派在砭头筑有岗楼,人民解放军进山剿匪,曾在此与群匪激战,抢险闯关。如今这里修建了九龙关,雄关砭道,险要壮观。

原文来源:《毓秀华州》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