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仿冒银行”花招多,小心掉进金融陷阱里

 京都闻道阁 2021-02-24

本阁作者文集:崔桂忠  杨德振  曹旭  

易书生  彭化义  师利国  赵萍 

文丨崔桂忠

据媒体报道,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的老张(化名)借出去70万收不回来,找一家名为“权行普惠”的机构帮忙“解债”,向该机构交了21万!然而,直到现在,老杨也没有按协议收回“解债”资金。此事曝光后,“仿冒银行”也被扒出来。

这家“仿冒银行”其实就是一家骗子公司,名字是“权行普惠实业有限公司”,2019年起在全国各地打出“权行普惠××支行”、“权行普惠××分行”的招牌,并仿照银行装修,以央企为幌子以帮人收债、还债为名,吸纳了大量资金,无数人上当受骗,金额巨大。

近年来,非法集资犯罪出现了多种新花样,蒙蔽了众多集资者,造成了巨大的损害,有的受害者甚至因此家破人亡。

“理财欺诈”“保健品推销”“以房养老”……前些年,经常看到某年轻人被骗去做传销的故事见诸报端,但近年来,这种赤裸裸的传销看起来少了,但是金融诈骗、金融骗局一点都没有少,而是改头换面、以一些新形式卷土而来。

这家“权行普惠”公司的诈骗手法其实并不新鲜,就是以前很流行的电话诈骗、网络诈骗的“实体店变种”。例如:骗子谎称你中了1000万的大奖,但是要先交一笔5万的保证金才能打钱给你,等骗到5万立即消失。

为什么现在金融陷阱越来越多?

一方面监管部门进行有效监管的过程,时间拖太长太迟缓。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太多的金融创新和金融产品被创造出来,在这同时,针对金融创新产品的监管政策和监管措施,却是滞后才能制定出来,这就给骗子留下了行骗时间。“权行普惠”已经运行一年多,还是媒体披露出来的,监管部门哪去了?

另一方面,法治建设相对更加迟缓,有时候不能有效进行处罚,而且处罚较轻,造成了很多违法违规公司以及个人也不怕被抓住,“如果成功,幸福一辈子,如果不成功,过两年出来又是好汉”。这就是骗子敢于冒险的核心思想。

投资者进行投资理财,其目的是为了将自己的资产实现保值升值。如果不慎掉入金融陷阱里,那么不仅没能实现资产保值升值,还会造成经济损失。为了避免这样的问题,投资应该学会避免金融骗局,树立健康理性的投资理财观念,自觉克服贪利心理。社会公众要对相关公司企业的资信、经营范围、业务活动等进行深入了解,判断是否符合正常的经营规律和商业逻辑,对所谓“高回报、保本金、低门槛”“钱生钱、利滚利”等诱惑要擦亮眼睛、保持警惕,理性选择投资理财渠道,保住手中的血汗钱、养老钱。

同时,要完善法规,细化制度。推进专业治理,强化金融领域司法保护,加大对涉众型经济犯罪的惩罚力度和对理财类企业的执法稽查力度;建立各部门协调、配合、沟通、协作机制,构建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形成打击防范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和集资诈骗犯罪活动的长效管理机制,在社会上形成群防群治、综合治理的好局面,让“骗子”行为无处遁形。

金融骗局比比皆是,而且呈现越演越烈的趋势。面对各种标榜“专业指导”“高额回报”“稳赚不赔”的投资诱惑,一定要保持冷静,谨防上当受骗!

读完本文顺便点下面的“在看”,以资鼓励!您的“转发”是我们前进的最大动力!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