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可以说是一百种口味。
有些人只是随着时间的流逝,混过了这一生。
而有些人,却从中学到了千千万万的人生情趣,赋于诗中,终于成就了一首美丽的诗。
一、
看破人生路,万事转头空。
三过平山堂下,半生弹指声中。
十年不见老仙翁,壁上龙蛇飞动。
欲吊文章太守,仍歌杨柳春风。
休言万事转头空,未转头时皆梦。
——《西江月·平山堂》
这首诗是为纪念欧阳修老师而写的。
十年前,苏轼和他的导师让酒谈得很开心。没想到,这个聚会成了一个永诀,第二年老师就死了。
在这十年里,我的官场是颠簸的,尝过世界的冷暖。作者回忆起现在和过去,感觉岁月被浪费,遇到了坎坷,生活就像一场梦。
不要说一切都变空了,当你不回头时,你就会做梦。
欧公仙死了,虽然一切都是空的,而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人,都不是在梦里,都是空的。
不要对东坡的消极态度掉以轻心,也许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他才能面对纷至沓来的政治打击。
我们追求的名利只不过是生活中的一种幻象。既然生活只是虚幻的、政治上的挫折感和挫折感,那又是什么呢?
人生要想活,只有看到破碎的得失,看名利,才能坦然面对挫折,微笑面对自己的人生。

二、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
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
——《和子由渑池怀旧》
人的一生,辗转各处,像什么呢?
就像鸟儿到处飞。到处飞是鸟的命运,到处是人类的命运,我们在哪里留下痕迹,停留在哪里,是偶然的,也是不可避免的。
无常是生命的最初名称。
生活是一系列意想不到的、意外的和意外的。既然如此,我们就不必担心生命的运行。
这两个人过去很亲近,因为他们自己的命运,这是无可指责的,都是偶然的事情,所以不必担心。
生活中充满了意外,我们需要以一种不可避免的心态来面对这些事故。

三、
直面人生风雨,一蓑烟雨任平生。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
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
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
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这首词写在苏轼降职黄州的第三年。苏轼和大家游玩,中途遇到大雨,同伴串通躲雨,但只有苏轼不这么认为。
面对人生的起起落落,选择走自己的路,有一种冷漠的感觉,不怕跌宕起伏。因为生活中的风雨与大自然的风雨交加没有什么不同,这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一个下雨天,习惯它是很好的。
生活就像泰戈尔的一首诗:天空没有翅膀的痕迹,但我已经飞过。
雨在自然界是普遍的,风雨交加在社会生活中,荣辱得失是不够的吗?

四、
人生如逆旅,你我皆行人。
一别都门三改火,天涯踏尽红尘。
依然一笑作春温。
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
尊前不用翠眉颦。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临江仙·送钱穆父》
这是一个告别词。作者向他最好的朋友钱穆父送别所作。
在上半节中,"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是朋友高风亮节欣赏,也是苏轼的自我写照。
古人曾说过:"生活在天地之间的人,万物的逆行,费时的,世世代代的过客。"就像"生活就像逆行,我也是行人"。
既然每个人都是天地之间的过客,为什么我们要注意在我们面前和长江以南的长江以北聚集和分散呢?
过路人太多了--不管你多么不情愿,过路人总是过路人,总有一天他们会离开的。
我们所能做的就是学会放手,以开放的心态,浪漫的感情,把沮丧的心情送去扫除。

五、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
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苏轼被从杭州调到密州,虽然他被降职了,但苏轼并不生气,因为这离苏辙更近,更方便他的兄弟团聚。
可不知为什么,两个人都在山东,今年的中秋节却没能团圆,看着天上的满月,醉酒的苏轼抱怨月亮故意不能和人过关。
世界上没有完美。如果人们想因为不能完美而变得多愁善感,那就没有必要了。
在这一生中,有些事情是出乎意料的,有些事情是合理的,有些事情很难控制,但无论发生什么事,不要忘记始终保持一种积极的心态,得失是无忧无虑的,跟你来吧。
事情怎么能令人满意,却值得一颗心。

六、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题西林壁》
公元1084年,苏轼最终结束了黄州团副使节的生涯,调往汝州。
经过九江时,去庐山写几首诗,而这一首,这是最后的总结。
在庐山,所有的山峰和流水都只是庐山的一部分,而不是整个。
有时,我们得到的是看不到的,我们看到的是没有感觉的,我们的感觉是不真实的。
我们所看到的是非并不是真的对或错,因为我们的视野会被事物本身所遮蔽,同时它们也会受到它们自己的好恶的影响。
在游戏中很多时候,我们会被许多复杂的事情蒙蔽,不能出来,但作为旁观者,我们可以看到正反两面。
顺便说一句,当权者都很着迷。

七、
婉转深沉皆浮云,人间有味是清欢。
细雨斜风作晓寒,淡烟疏柳媚晴滩。
入淮清洛渐漫漫。
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
人间有味是清欢。
——《浣溪沙·细雨斜风作晓寒》
写这首词时,苏轼从黄州迁到汝州,官场的压力减轻了,法院想重新申请苏轼。
苏轼说,"世界的滋味是清欢",表达了他对浅烟、柳树、香茶、春菜的热爱,也表达了他对世界万物的热爱。
我们既不能避免也不能从许多不公平的经历中选择。
我们只能接受已经存在的事实,调整自己。因此,当人们不能改变不公正和不幸时,他们应该冷静下来,冷静地接受。
总有一天,事情好转了,一切都会好起来的,平淡的日子也会是真的。

八、
此身飘摇无处寻,此心安处是吾乡。
常羡人间琢玉郎,天应乞与点酥娘。
尽道清歌传皓齿,
风起,雪飞炎海变清凉。
万里归来颜愈少,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
试问岭南应不好,
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定风波·南海归赠王定国侍人寓娘》
苏轼五台诗案涉及面广,涉及最多的是王巩王定国,但他毫无怨言地降职,并没有责怪苏轼。
王巩被降职后,他的歌舞伎坚定地陪伴着他,这使苏轼印象深刻,所以写下这个词,欣赏寓言中的人物。
千里来陪,在艰难的条件下坚决不改,苏轼问她怎么做?
母亲说:这种平静的心情是我的家乡。
每个人都渴望身体和精神的安顿。我们希望生活不再漂泊,我们心中不再有恐惧和忧虑,一切都不会让我们如此疲惫,但生活中总会有各种各样的变化。
真正的解决是心的安顿。如果心没有家,到处都是流浪的。
心是稳的,浪是不可能的,那么自然就能随情而去,处处都是故乡。

九、
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
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
烟雨暗千家。
寒食后,酒醒却咨嗟。
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
诗酒趁年华。
——《望江南·超然台作》
1069年,王安石的改革正式开始。1071年,苏轼要求自己离开北京,到杭州就职。
然而不久,他就被调到了密歇根。他来到密州时,密州正处于“蝗虫还干,盗贼渐旺”的紧张局面。
一年后,他把它整理好,重建了城北的老平台,取名为“超验平台”。
每个人都会怀旧,想家,为没有报酬而悲伤。
然而,如果你整天沉浸在这种情绪中,你会回到你的家乡吗?你的梦想会实现吗?
不要把家乡留给老朋友,这会增加你的思念。既然你无法改变现状,何必为自己的感受而烦恼呢?
如果你用现在的时间去回忆,感到悲伤,那么这一次就会悲伤,然后它也会“老”。
与其怀旧,不如珍惜现在,珍惜现在。

十、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写下这首词的时候,苏轼妻子王弗已经去世十年。
苏东坡十九岁时,与年方十六的王弗结婚。王弗年轻美貌,且侍亲甚孝,二人恩爱情深。
可惜天命无常。这天是爱妻的忌日,苏轼夜里终于梦到了妻子,感伤之余,写下这首词。
人的一生,谁也逃不了七情六欲,悲欢离合,生老病死,这都是人之常情。
有时候,有些事,不是经常想念,但绝不是已经忘却。这种深深地埋在心底的感情,难以消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