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针对匈奴,汉武帝专挑春季进攻,结果匈奴女子与牲畜大量“流产”

 新用户91993998 2021-02-24

汉朝自开国之后,就视匈奴为主要对手。自从汉高祖刘邦白登山之围后,汉朝与匈奴达成了屈辱的和亲政策。

针对匈奴,汉武帝专挑春季进攻,结果匈奴女子与牲畜大量“流产”

可即便如此,匈奴依旧频繁侵犯汉朝,让百姓们苦不堪言。直到汉武帝时期,这一情况才算逆转,汉朝经过文、景二帝的休养生息,再加上汉武帝雄才大略,善用人才,接连大败匈奴,大汉王朝成为主动的一方。

在这期间,汉朝与匈奴的和亲政策虽然没有中断,可汉武帝却不再远嫁公主,而是赏赐性地将一些罪臣的子女或贱籍送过去和亲,以达到恩威并施的目的。

汉武帝在针对匈奴的战事中,出现了一件有利于汉朝的现象:匈奴的女子以及牲畜都出现大规模的流产现象。

针对匈奴,汉武帝专挑春季进攻,结果匈奴女子与牲畜大量“流产”

这一现象在《汉书》《资治通鉴》等相关史料中都有记载:

匈奴孕重惰殰,罢极苦之。

“匈奴马畜孕重堕殰,罢极,苦之”。

可见,这确实是一件真实发生过的事儿。这难道是天助汉朝吗?并非如此,这其实是汉武帝专门想出来的一个“狠招”。

这就要从匈奴这种游牧民族的习性上来说了。

我国古代就有“防秋”以及“秋高马肥”之说,比如杜甫在《对雨》一诗中提到:“雪岭防秋急,绳桥战胜迟”;《靖康传信录·卷三》也有“秋高马肥,虏(对游牧民族的蔑称)必再至”;《新唐书·邢君牙传》“使君牙将兵屯好畤防盛秋”等相关记载。

针对匈奴,汉武帝专挑春季进攻,结果匈奴女子与牲畜大量“流产”

自古以来,匈奴人的进攻是有季节性的。

游牧民族以放牧牲畜为生,他们没有秋冬储存粮食的习惯,因此为了准备过冬食物,他们就会在冬季之前大规模的入侵掠夺。

也正因此,秋季的匈奴人马往往兵强马壮,干燥的气候也很适合骑射的战术要求,对于匈奴人所擅长的弓弩以及弓弦的使用条件也极为友好。

而此刻恰恰是汉族农民收割粮食的时间,人们都忙着收割庄稼,人力匮乏,根本无力抵御匈奴的入侵。这时的边境地区往往开始不太平起来,农业从事者的利益得不到保障,产生的结果就是边境地区的动荡不安。

自秦始皇修长城开始,汉民族在抵御游牧民族入侵的手段上就开始绞尽脑汁。而匈奴的饮食习惯和游猎习俗,早就形成了其彪悍的战斗力,各个朝代每到秋季,都会增加边境防卫,防止游牧民族的入侵。

针对匈奴,汉武帝专挑春季进攻,结果匈奴女子与牲畜大量“流产”

汉族军队往往难以正面抵御。

面对秋季匈奴人的入侵,汉朝人则只好被动防御。可因为匈奴人的高机动,导致他们掠夺完就跑,一直“打游击”,致使汉朝人苦不堪言。汉武帝前期,采用主动出击的策略时,也收效甚微。

为此,汉武帝则转变了思路:将主动出击的时间定于春季,冰雪刚刚消融之时。

冬季的匈奴人虽然可以喝奶吃肉,但是牲畜们的生活却异常艰难,吃的都是干草,营养极低,马匹也瘦弱了不少,正是进攻他们的绝佳时机。

冬季气候寒冷,游牧民族则会驻扎于一地,会降低迁徙频率,匈奴人以及他们所饲养的牲畜,要抵御严寒,抱团取暖,这就导致他们失去了超强的机动性。这样很方便汉军们寻找,给他们来一个“连窝端”。

针对匈奴,汉武帝专挑春季进攻,结果匈奴女子与牲畜大量“流产”

除此之外,还有最主要的一点:

而冬季之尾,刚刚初春的时期,不管是匈奴人还是他们所饲养的牲畜,都是繁衍后代的时期。这个时期怀孕,等到春季草原复苏,牲畜们会吃到鲜嫩的草料,而匈奴人也能得到优质的羊奶。

同时,游牧民族最担心“跑青”这一现象。

跑青是指牛羊吃了一冬天的干草,当见到春季刚刚发芽的嫩草时,会经受不住诱惑,跑过去吃草,而新发芽的青草不多,往往从远处看过去绿油油的一片,走过去却根本少得可怜,这也是诗句“草色遥看近却无”的原因。

如此一来,羊群就会越跑越远,却吃不到东西,很容易导致怀孕的母羊流产,甚至整个羊群在跑路中活活累死。

针对匈奴,汉武帝专挑春季进攻,结果匈奴女子与牲畜大量“流产”

这种情况下的牲畜根本不服从牧主管理,牧民要扶持大量的人力来控制这些牲畜。也正因此,春季就是游牧民族最虚弱的时期,根本不会外出掠夺。对于这一现象,《资治通鉴》记载道:

从今尽三月,虏马羸瘦,必不敢捐其妻子于他种中,远涉河山而来为寇。

于是,汉武帝就将汉朝的进攻时期,定在了春季。不仅如此,汉武帝几乎每年都会对匈奴进行攻击,即便没有进行正面作战,也能让匈奴女子以及牲畜出现大规模的流产现象。如此下来不断削弱匈奴的势力。为之后的决战打下坚定的基础。

汉武帝反击匈奴之战历时四十四年之久,而其中要数三场战役意义最大——漠南之战、河西之战和漠北之战。而这三场战役都有一个共同点——主要作战时间都是在春季。

针对匈奴,汉武帝专挑春季进攻,结果匈奴女子与牲畜大量“流产”

漠南之战:元朔五年春(公元前124年),卫青进军漠南,俘敌一万余人,巩固朔方要地,从根本上解除了匈奴对长安的威胁。次年二月与四月,卫青两次出击,再次取得大胜。

河西之战:元狩二年三月(公元前121年),霍去病率精骑万人进攻位于河西走廊的匈奴人,歼敌近万,俘虏匈奴浑邪王子大胜而归。

漠北之战:元狩四年春(公元前119年),汉武帝集结精兵十万,分别交给卫青与霍去病指挥。此战汉朝大军深入漠北,与匈奴展开大决战,最终歼敌9万余人,再次取得大胜!

这些战争中,除了汉武帝以及将帅们出色了战争策略之外,与出击时机也异常关键。

针对匈奴,汉武帝专挑春季进攻,结果匈奴女子与牲畜大量“流产”

为保存势力,匈奴往往选择逃窜,然而此时的牛羊已经匈奴人的孕妇根本无力抵抗短时间内的长距离跋涉,往往引发流产。并且由于冬季的脂肪消耗殆尽,牧草也未生长完全,匈奴人根本没有足够的体力完成战斗和战略物资的转移。

如此下来,匈奴人终于受不了了,主动派遣使者向汉朝求亲。《资治通鉴》记载道:

“武帝征伐匈奴,深入穷追,二十馀年,匈奴马畜孕重堕殰,罢极,苦之。常有欲和亲意,未能得。”

不过面对匈奴的“认怂”,汉武帝并未理会,依旧在春季对匈奴进行打击,穷极一生。直到汉昭帝时期,匈奴再次遣使请求和亲,汉朝才对匈奴进行笼络的态度:“遇汉使愈厚,欲以渐致和亲。汉亦羁縻之。——《资治通鉴·汉纪十五》”

针对匈奴,汉武帝专挑春季进攻,结果匈奴女子与牲畜大量“流产”

汉武帝面对匈奴时,起初并不顺利。元光五年(公元前130年),汉武帝曾在秋季与匈奴进行过一次作战。

当时汉武帝命卫青出上谷、公孙敖从代郡,公孙贺从云中,李广从雁门共计四路出兵,结果除了卫青取得胜利,公孙贺没有遇敌之外,其余两路皆大败,李广更是惨败。

然而随着汉武帝作战四路的转变,改为春季进攻,效果却十分显著,可见随机应变是多么重要。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各位读完这篇文章是否有感触呢?《资治通鉴》中对汉武帝的功绩有着相当深入且客观地记载,汉武帝不仅仅维护了汉族人的民族利益,更是通过思维转变的方式对匈奴进行打击,确实值得后人铭记。

针对匈奴,汉武帝专挑春季进攻,结果匈奴女子与牲畜大量“流产”

《资治通鉴》中记载了很多蕴含智慧的故事,读史就是如此,我们能从古人的行为中学到很多经验和智慧,这也是“读史使人明智”的根本原因!

在众多史书中,《资治通鉴》简直就是一部社会百科全书,让人鉴古知今,在成长的道路上少走很多弯路。怪不得有人说,《资治通鉴》就是一部“帝王之书”!

由此可见,司马光的《资治通鉴》确实是一本相当厉害的书,越读越有韵味,越读你的脑子就越清醒。

但是对于普通大众来说,阅读文言文还是比较吃力的。因此,笔者向大家推荐一套白话版本的《资治通鉴》。

针对匈奴,汉武帝专挑春季进攻,结果匈奴女子与牲畜大量“流产”

这套书是由全国百名大学教授、学者,历时3年,合译而成,并且经过中华书局、上海古籍、商务印书馆等权威机构进行校勘。

因此这套书绝不是现在市面上,那些粗制滥造、携带私货的资治通鉴。而是尊重原文,逐字逐译,不多增一个字,以求贴近、还原《资治通鉴》本义。不以“现代眼光”作解,更不平添枝叶。而且是全本。

针对匈奴,汉武帝专挑春季进攻,结果匈奴女子与牲畜大量“流产”

这套书的封面制作也非常考究,送领导,送朋友都非常有面儿。

作为历史爱好者,入手这一套非常划算,这套书现在在做活动,一套4大本,原价696元,现在头条读者只要98元,可以说是很超值了。

对于这本书,只要能够读一遍,就能有巨大的收获。因此笔者建议大家,赶紧买这套书,多读几遍,长长见识,学学权谋。相信读完这本书,你将比别人多走1300多年的人生路。

大家可以点下面的链接购买,新年已经可以发货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