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诗经臆读二十三:你看我时很远,你看云时很近

 披衣闲坐养幽情 2021-02-24

郑风·东门之墠

东门之墠,茹藘在阪。其室则迩,其人甚远。

东门之栗,有践家室。岂不尔思?子不我即。

诗经臆读二十三:你看我时很远,你看云时很近

对于男女的情感而言,真正的距离不是时间与空间的距离,而是心与心的距离。有时候可以天涯若比邻,然而有时候又一转身就是咫尺天涯了。

「东门之墠,茹藘在阪。其室则迩,其人甚远。」「茹藘」便是《出其东门》中「缟衣茹藘」的那个「茹藘」,是茜草,可食,亦可作染料。「墠」是平坦之地,东门平坦之地,山坡上长着茜草。这是一个目之所见环境的描述。

「其室则迩,其人甚远」,这句就奇了。姚际恒说:「人在室中,何分远迩?妙义请参。」人就在屋中,何以言屋很近,人很远呢。这种远近,自然不是空间的实指,而是感情的距离。在空间距离上,这屋子很近。在情感距离上,那人离的很远。《西厢记》中,崔莺莺见了张生后,神魂荡漾,情思不快,其云:「系春心、情短柳丝长,隔花阴、人远天涯近。」情比柳丝短,人比天涯远。这是从心理感受而言,两人明明离的很近,却感觉遥不可及。这便是「人远天涯近」。顾城《远与近》亦云:「你,一会看我,一会看云。我觉得,你看我时很远,你看云时很近。」这都是从「其室则迩,其人甚远」化出。

诗经臆读二十三:你看我时很远,你看云时很近

《诗经》中的男女之情,距离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女子要登上山坡,登上城楼,远远眺望着情郎所在的方向。男子要涉水过河,为见一面心上人而把自己弄得狼狈不堪。很多诗篇都会写到这种期盼,这种在路上的情形。《东门之墠》则没有这样的距离,「其室则迩」,很近。

《论语》曰:「『唐棣之华,偏其反而。岂不尔思,室是远而。』子曰:『未之思也,夫何远之有』。」「唐棣之华」四句,是逸诗,不见于《诗经》篇中。不是不想你,是离的太远了。这种说辞似乎是借口,所以孔子说:「未之思也,夫何远之有。」当然孔子引这句诗并反驳,并非就男女之情而言,而别有发明,其意和《论语》中「冉求曰:『非不说子之道,力不足也。』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 」这段意思相似。虽然「室是远而」是个借口,还是不用心,但也可见,距离也确实是个问题。

「岂不尔思,室是远而」这句诗,其实是可以表达两重意思的。一重意思就是借口,如果「远」就现实空间距离而言,或指一些小阻碍。这句便是借口。「未之思也,夫何远之有」,你都没尽心尽力,一有点儿阻碍就放弃了。这不行。另一重意思,是可以表达一种无可奈何。不是不尽心尽力,而是真的做不到,是真有一种无法逾越的阻碍。「岂不尔思,室是远而」,不是现实距离的远,而是情感距离的远。这便如《汉广》之「江之永矣,不可方思。汉之广矣,不可泳思。」不是这河真宽广到过不去,而是一种情感上的「不可」,「汉有游女,不可求思」。这种情况,是无法用「未之思也,夫何远之有」来批评的。

《汉广》是用一种空间距离的远和不可逾越,来表示情感上的远和阻碍。《东门之墠》则如姚际恒云:「此偏言「室迩」,而以「远」字属人,灵心妙手。又八字中不露一「思」字,乃觉无非思,尤妙。」他不用距离上的远,来表示情感上的远,而偏说距离其实很近,人却很远。下章言:「岂不尔思?子不我即。」这种「其人甚远」的感觉,是由于「子不我即」造成的。姚际恒云:「『子不我即」』,正释『人远』,又以见人远之非果远也。」鱼玄机《隔汉江寄子安》诗,其后两联云:「烟里歌声隐隐,渡头月色沉沉。含情咫尺千里,况听家家远砧。」这和《汉广》一样,都是隔着一条江,但却不像《汉广》那般言江之宽广,却言咫尺千里。这是用了《东门之墠》之笔法。

诗经臆读二十三:你看我时很远,你看云时很近

「其室则迩,其人甚远」「岂不尔思,子不我即」,写的很动人。朱守亮《诗经评释》云:「『远』字最传神,『思』字最情切。室虽迩但子不我即,亦最莫可如何也。似诉似怨,真情全流露矣。」这两句的情态语气,牛运震体会最为得之,其云:「意中遥拟,指曰其人,恍如觌面相呼,则切言之曰子。始而若自语,既而如与人语也。甚矣,思之妙也。」一开始「其室则迩,其人甚远」,像是自语,是自己的感叹忧思。后面「岂不尔思?子不我即」,这便像朱守亮说《子衿》中的「纵我不往,子宁不来」一样:「不仅似一绝佳尺牍,且直如面诉。」仿佛这人就在眼前,把这话说给他听。

《诗经》中有很多诗,不仅无法断定其为何人所作,为何事而作,有时连作者男女都无法分清。比如《陈风·东门之杨》便无法断言其为男女。说诗之病,便在于穿凿附会,「强以事实之」朱熹云:「文意事类可以思而得,时世名氏不可以强而推。」可谓读诗至言。

诗经臆读二十三:你看我时很远,你看云时很近

《东门之墠》这首诗作者之性别,亦难断定。有人以为是女子幽思,也有人以为是男子的徘徊。于是这首诗便有了一种似乎是调和之论的解释,认为这首诗是男女互答之诗。方云润《诗经原始》云:「就首章而观,曰室迩人远者,男求女之词也。就次章而论,曰子不我即者,女望男之心也。」作如此解,亦是妙绝。

男子又来到女孩的窗外,犹豫徘徊,忧思难绝,一堵墙隔绝了两个世界,「其室则迩,其人甚远」。而女孩,隔着一层帘幕,早已知道男孩在窗外,其实女孩也是思念男孩的呀。「岂不尔思,子不我即。」你怎么还不来啊。其中可读出的意味很多。是两人吵架后相互不理却又都想着对方,等对方先服软?想来一笑,年轻人之俏皮跃然而出。是两人相互爱恋而又羞于说出,等对方先开口?则感其男子老实与女子娇憨,令人莞尔。是两个相爱的人不能在一起,被一堵墙隔绝而只能在墙里墙外各自思念?则忧郁哀伤。

「其室则迩,其人则远。」「岂不尔思,子不我即。」像是一个人的叹息,又像是两个人各自的心思。各有其妙。孙鑛云:「两语工绝,后世情语皆本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