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美丽的村庄,我亲亲的家

 酸枣花syime6dm 2021-02-24

我的家乡,河南省林州市原康镇的西山沟里的小山村,国家城镇化使得人们搬到了县城,原来喧闹的小山村没有了往日的热闹。

依山而建的名居,巧妙地利用了地形地势,下面桥涵可以疏水,其他 地方可以作为储藏间,上面居室,高手在民间呀。

全是石头的房子,每一座都是一块块的石头,经过石匠一锤一钻修整后,无缝对接,垒砌成房屋,没有石灰和水泥,经过几百年风雨交替,见证着农村的沧桑岁月。

党的政策好,村村通工程将每一个小山村连在了一起,远在城里的小女婿也没有了借口不得不去看看远在山里的留守丈母娘。

这是龙口村的一位留守老人,年轻时候可是走南闯北,给城市建设出啦不少力。一个人在这个山神庙旁静静的回忆着流年。

这是原康镇牛窑沟村通往九龙村的隧道,人工开凿的,那些年,大山里的姑娘走不出山门,如果没有这个隧道,要绕几十里山路才能到达河涧乡镇,家里的柴米油盐等生活用品全靠从这里扛回去。洞外的小伙子要不是这个隧道开通,还不知道去哪里娶媳妇呢。

这是龙口村的村标牌。

留守老人坐在门口的石头座上、电线杆上和摄影者攀谈。在农村,无论什么都可以变废为宝,没有不用的东西。城里的沙发在这里没有施展的空间。

这是殿沟村的俩位留守老人。好歹有个人说话,看着他俩想起来龙口村的哪位,孤独呀,连个说话的都没有。

农村的窗户,窗户纸是绵纸胡的哟。下方一小块不同颜色的是现代的产物。(玻璃)

留守老人,在山坡上种的豆角,鲜美可口,无污染,纯绿色,虽然没有官职,吃的蔬菜却不必正国级干部的差,这大概也是农村老人长寿的秘诀吧。

用报纸糊裱的墙面,石头墙是泥巴抹的,农村没有现代的涂料,这种糊裱的纸墙面是我们小时候过年必须要做的一件事。不要小看这种技术,如果糊裱不好,颜色是不会这么一致的,并且要使用报纸大小一致,糊裱起来才接缝整齐,横平竖直,一般不是干部家属,还没有这么多的报纸用呢,这也是农村人了解国家大事的一种渠道吧。(要知朝中事,山野问草民)现在你知道为啥山野人知道朝中大事了吧。

老人在烧火做饭,身后垛得整整齐齐的柴火。据说,柴火做的饭可口美味,不知道客官有没有山里的亲戚,尝过这种烧火做的饭菜没有。

一桌一表静悄悄,一炕一枕软绵绵,一扇一灯伴年华,一屋一人度春秋

石头铺砌的地面,报纸糊裱的墙面,古老的桌子,树叶制作的蒲扇,虽然简朴,却也能看出主人的生活干净整洁。

除去门窗,房子全部是石头材质,冬暖夏凉。美美哒。

看到了没有,这里有一个长形的类似桌子的物件,轻轻地告诉你,这可是富裕人家的象征,山里人叫“谷囤”,里面是空的,用来储存粮食用的,我们那时候娶媳妇,谁家要不陪送一个这玩意,那会让人看不起的,姑娘到婆家要遭白眼的。(一般人我还不告诉他呢)

这是通往龙口村的一座小桥。全是石头建造的,这是村民自己建造的桥涵,没有设计图纸,没有监理师,寿命却远远超过了50年。不知道那些建造师看到了会做何感想。

在桥涵上面建造的石头房子,没有伸缩缝,没有构造柱,没有基础梁,你说,它咋就在哪里屹立不倒呢。

      这个不用介绍了,重兴店村牌,你对比一下,石头牌和钢制牌子,

一个高高在上,一个默默无闻,那个更接地气。

河涧集赶会。

山桃木做的宝剑、小葫芦。

民间艺人

河南元卖姜的老人,这可是老姜啊,有句俗话“姜还是老的辣”说的是老年人的阅历丰富。在这里有老姜,也有老人。老人和老姜同框。

著名的河涧梁氏猪蹄,看着这色相,都流口水了,听老人说呀:河涧集的梁氏猪蹄,三不粘:不粘手,不黏嘴,不粘牙。

猪蹄因丰含胶原蛋白和多种营养成份,而具有养颜美容、丰乳健体的功能而深受广大市民,特别是女性朋友的青睐。但大家在食用猪蹄时常常有一个苦恼,就是猪蹄手,从而产生了一句俗话“猪蹄能解馋,落个两手粘”。而河涧名吃“三不粘猪蹄”则彻底解决了这个问题。为了向全国人民推广这种“三不粘猪蹄”,中国文化大师、河南安阳林州市河涧梁氏猪蹄为迎五月端午,为各地人民带来了中原名吃“三不猪蹄”,5月6——20日在河南省林州河涧梁氏食府举行免费品尝会,让全国各地人们免费品尝具有特色的猪蹄产品。
    据介绍,“三不粘”猪蹄有三百多年的历史,以色鲜、味美、香脆不腻而闻名,清朝乾隆年间曾被定为贡品,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被评为中原“四大名菜”之一,2003年被评为“河南名吃”。为了弘扬民族饮食文化,创造名牌产品,近年来,梁先生利用祖传秘方,结合现代工艺,潜心研究,集三十多味中药材和调味品,以山村优质猪蹄为原料,精心研制出不含任何化学成分和添加剂,不手、不嘴,不牙的“三不粘”猪蹄。该产品的研制成功,彻底结束了“猪蹄能解馋,落个两手粘”的历史。

河涧梁氏食府乘车路线:安林高速——林州市——河涧合嘴路口——老河涧镇——向南200米路东。

右下角点赞、右上角点分享,就是最好支持!走起!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