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徐炯明1-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浅议传统民居建筑的保护修缮.docx
2021-02-24 | 阅:  转:  |  分享 
  
浅议传统民居建筑的保护修缮徐炯明宁波市文物保护管理所摘要:在少数民族历史文化中,传统民居建筑是重要的象征物,是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推动力量,这
已经成为了社会大众统一思想共识。通过加强传统民居建筑的保护修缮,可以促进少数民族文化传承,更好地保护历史民族文化,并促进村落健康发
展,将村落优良的文化风俗习惯、历史风貌充分体现出来。本文主要针对传统民居建筑的保护修缮展开深入研究,重点阐述几点针对性的优化措施
。关键词:传统民居建筑;历史文化;保护修缮;优化措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对传统民居建筑提出了全新的要求,要想将传统文化独有的魅力充
分体现出来,传统民居建筑是重要的载体。但是在实际上,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过程中,传统民居建筑走向了逐渐消亡的境地,进而极大地促进了传
统民居建筑的保护和修缮工作的开展,继承传统、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将传统民居建筑的保护和更新工作落实到位,进而更好地传承和发扬传统民
族文化,推向传统民居建筑走向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传统民居建筑保护价值历史文化价值诸多传统民居建筑,是不同历史时期、地域农耕文化的重要
代表,隐藏着诸多历史文化信息,是人类文明的重要象征。在村落内,对于民居建筑、祠堂、传统民风习俗以及民间艺术等,都是传统文化积累的成
果,其历史文化价值和教育研究价值比较显著。在传统民居建筑的核心价值中,历史文化价值是极其重要的构成内容,属于重要的遗产,也是传统民
居建筑保护工作的重要一项内容。以浙江省宁波市的宁海望海茶为例,现阶段,宁波市的宁海望海茶的茶源用途和功能为出现显著变化。当地以茶为
主,其生活方式也集中在种茶、产茶以及用茶等方面。在当地居民对茶的需求不断增长的情况下,广泛应用传统植茶技术,进而有效保留了茶园和天
然森林的功能和用途。同时,当地村民也保持了原有的传统生活方式和祭祀活动,结合茶山和森林,开展生产活动和宗教祭祀仪式。由此可见,宁波
市的宁海望海茶对自然古茶林和传统少数民族村落进行了保留【1】,可以贯彻落实好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原则,彰显出历史和文化价值。生态景观
价值古人在选址建房时,往往会对环境优美、地势平坦等地带进行优先选择,传统民居建筑的形成主要得益于地势和田地位置等,进而可以使自然环
境和村落之间的联系更为紧密,大大体现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原则。传统民居建筑周边的自然环境,具有丰富的人文气息,而且在传统风俗、民
间传说的影响下,其文化气息也比较浓厚。案例分析-以浙江省宁波市为例宁波传统民居的聚落布局宁波的传统聚落,主要为多系同姓同族聚居,依
山傍水而建,靠近土地。在聚落的布局和规模方面,具有分散化、大小不等等特点,相互之间的距离也比较小。村庄位置多避风向阳,广泛集中在平
坦地区。房屋排列极其紧密、集中,避免受到风雨的侵蚀。一般来说,宁波主要位于平原低丘陵地带,可以抵御外来的侵扰,属于良好的天然屏障。
宁波诸多聚族而居法聚落,均具有一定规模的公共空间,比如祠堂、广场以及街道等,与宗族之间的关系较为密切,具有极大的凝聚力。总之,对于
宁波传统民居建筑来说,可以将村落内各个成员联系在一起,并且还是各个村落成员宗教信仰情感的寄托。民居案例--宁波市走马塘古村民居以宁
波市走马塘古村民居为例,走马塘出了70多名进士,具有“中国进士第一村”的美称。走马塘古村落整体呈东西长约460米、南北长约430米
的方形面状格局,四周环绕的护村河,具有安全防卫的效果。走马塘村内现保存的传统民居主要以清代民国时期为主,出仕做官或经商致富者的大宅
主要以院落群的形式为主,民居大都采用传统土木做法,空斗砖墙维护。此外,在造型方面,还具有独具特色的砖拱窗过梁、浮雕门头等,对原始材
料的质地进行了保留,是特色传统民居建筑的缩影。(三)宁波市传统民居建筑特点特色鲜明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较多的数量。根据
调查发现,全市一共保存完好的传统民居建筑有350多栋,占地面积将近80万㎡,建筑面积将近19万㎡,数量和面积位居前列。其次,集中的
群落。比如宁波市走马塘古村民居,具有保存价值高、分布集中等特点。价值深厚对于宁波市传统民居建筑,具有特有的结构体系、优美的艺术造型
等特点,是当地人民向往生活和精神追求的重要体现,其文化价值、经济价值等较为深厚。具体来说:(1)在文化价值方面。传统民居建筑所蕴含
的民俗文化具有高度的纯朴性和和谐性。首先,与自然和谐文化相符合。传统民居建筑屋侧又有“依山傍水”之感,在外观和造型的影响下,与天人
合一的儒家思想相符合。其次,特色的院落。民居院落四周的围墙和屋墙,仅仅在二楼墙头开窗,一定程度上使院落与外界形成了较为独立、封闭的
空间,在风水上具有“保气”的作用,并且可以防治盗贼的出现,给予人们高度的安全感。最后,淳厚的民俗文化。在专制礼教的限制下,屋顶设计
高低、传统民居建筑门前等非常讲究,要符合主人的官阶地位;屋侧建造月牙廊桥,作为重要的活动场所,可以与亲戚朋友吟诗作赋、把酒言欢,真
是人生的一大乐趣。(2)在经济价值方面。加强传统民居建筑资源的高效利用,可以培育全新的经济形态,促进地方经济健康发展。基于传统民居
建筑的乡村民俗风情,已经成为了宁波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石柱、石窗等,为石材产业的开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宁波市传统民
居建筑保护利用情况1、开展保护修缮现阶段,对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比如潜口民宅、天水胡氏民居等,作为重点维修项目,其立项和方案已
经获得了国家文物的批准【3】。2、利用资源争取政策扶持宁波市具有丰富的民居建筑资源,数量和规模也比较庞大。现阶段,宁波市要贯彻落实
好弘扬传统文化和加强历史文物保护的指示精神,在全省文物重点工作中,加强传统民居建筑和民居建筑保护工作是至关重要的。其中,通过“留住
乡愁”工程的开展,已经成为了全省今年重点文物工作内容。宁波市积极争取政策扶持,在全省文物保护发展的重点方向中,重点包括宁波市传统民
居建筑的保护和利用。3、与生态旅游相结合将传统民居建筑的保护利用和旅游结合在一起,宁波市积极进行探索和实践。比如宁波市开明街26号
屠呦呦女士的故居,已经纳入到了古村落旅游路线,并且属于宁波人的老建筑,青墙黛瓦,不显眼但很实,体现出了“天人合一”的居住观,具体如
图1、图2所示。图1图2同时,宁波的老建筑散见各处,以月湖周边最多。月湖已经成为了宁波人文胜地之一,具有丰富的文物史迹,古
老街巷也是随处可见。目前,在月湖两岸,依然有些老民居,在花丛树木掩映下,为游客制造惊喜和浪漫。如图3所示。图3三、传统民居建筑
的保护修缮中存在的问题体制机制因素造成管理缺失一些传统民居建筑属于国有,诸多传统民居建筑产权属于集体或私人,受到破坏和流失现象比较
严重。首先,缺少明确的体制来管理主体,现阶段,尚未形成完善的统一联动、部门协调配合的工作机制,很难有效治理破坏传统民居建筑行为。而
且对于列入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的传统民居建筑产权所有者对政府给予了高度的依赖【4】,对于大多数没有列入文物保护单位的古宅,难以通过机制
来给予约束和干预,尚未实现有法可依、有理可据,产权所有者存在着一定的心理误区,认为这是祖辈留下的财产,所以经常对民居建筑进行拆除和
变卖,存在着极大的随意性。其次,缺少清晰明确的产权关系。一些传统民居建筑在常年传承的影响下,很难对产权归属进行确定,产权呈现出较为
混乱的局面,一定程度上加大了保护工作的难度性,保护修缮问题的意见层出不穷。最后,缺少良好的投入渠道。对于文物管理部门来说,其资金使
用并不是无限的,仅仅针对一些列入国家和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传统民居建筑,开展相应的抢救性维修工作。同时,及时列入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由于缺少充足的资金【5】,很难及时进行维修,残墙断壁和门楼随处可见。此外,传统民居建筑中集体所有的祠堂,有宗族众人出资修缮,其他
传统民居建筑很难开展相应的保护修缮工作。利用方式较为粗放现阶段,以宁波市走马塘传统民居建筑为例,仍然处于起步探索阶段,诸多传统民居
建筑的利用,仅仅围绕满足居住这一条件。走马塘古村民居,已经得到了湖北省文物局的高度重视,并投入了资金进行维修,前往参观的游人越来越
多,但是散客占据大多数,由于尚未进行旅游开发建设,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并不显著。而且在保护过程中,没有结合实际情况应用修缮、整改拆除或
维修等方式,实施成效并不显著。主体建筑受损现象严重在传统民居村落中,诸多建筑物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进行了一定的改建,真正意义上的传
统民居建筑并不多,一些现代建筑在村落中难免给人带来生硬之感。结合当地村民的反映,对于现代建筑的出现,主要是由于人们明确提出了对采光
照明、舒适性等方面的要求,所以一些人将老房子拆除掉,建设现代化别墅式建筑。同时,也有一些居民进行了局部改造【6】,但是由于保护意识
较为薄弱,在改造时,存在着严重的随意性,比如在架空层,用红砖砌筑成了围墙,进而很难将传统村落的和谐元素体现出来,从而影响到村落的整
体性和和谐性。此外,村落中道路、照明等基础设施,也有待进行改造,存在着较多不完善的地方。四、传统民居建筑的保护修缮的完善对策发挥出
依法保护的机制作用首先,对于市县乡三级政府的工作责任,要进行明确。市县乡人民政府要提高对传统民居建筑保护的高度重视,将其纳入到社会
发展规划之中,加强传统民居建筑保护工作责任机制的构建,将传统民居建筑的保护修缮工作落实到位。比如要完善传统民居建筑配套基础设施、加
强传统民居建筑资源的高效利用、严厉惩处不遵守传统民居建筑保护规定的行为等【7】。其次,在传统民居建筑保护过程中,文物管理部门和规划
部门等工作权责要进行明确。城乡规划部门和城市管理部门要积极开展传统民居建筑保护建设活动的监管工作。而国土资源部门和环境保护部门等要
履行好自己的职责,共同致力于传统民居建筑保护工作的开展。最后,在传统民居建筑保护中,村委会发挥的作用也是极其显著的。在传统民居建筑
的宣传和巡查工作中,要制定村规民约,引导居民要严格遵守相应的保护规定和要求,对民居进行高效利用。如果古民居的损毁程度比较高,要及时
进行登记,并及时通告给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等。此外,结合当地传统民居建筑消防工作需求,还要加强志愿消防队的构建,避免民居建筑火
灾现象的出现。选择适宜的保护和更新方式传统民居建筑保护和更新的方式比较多,主要包括修缮、维修以及整修、拆除等,具体来说:修缮在传统
建筑保护中,修缮是极其重要的方式之一,确保外表与原样无本质差别,现阶段,文物建筑和重点历史建筑,对修缮这一方式进行了广泛应用。在日
常保养中,要不定期检查和修理建筑和周边环境,防止建筑受到任何破坏现象。在检查建筑本体过程中,要对内部设施、下水管道以及环境卫生等进
行深入分析,实施整体性的保护工作。对于防护加固来说,主要是指在外形不会受到影响的情况下,在原有建筑中,将粘结材料注入进去【8】,建
筑局部增加支撑点和替换相同材料等,不断增强建筑结构的稳定性,维护建筑传统风貌的完整性。同时,还要及时修复传统民居建筑中的重要部分,
增强建筑之间的相互联系性。例如:龙津风雨桥的桥身部分为重点修复对象,通过相同材料复原原样,并与明代市桥墩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维修维修
,主要是指对建筑物进行加固和保护,属于一种复原性活动。对于保存良好的传统民居,可以进行局部维修工作,并及时更新配套设置,最大程度地
满足传统民居建筑的可持续性发展需求。在宁波市内,以传统民居建筑某大院为例,院内,门窗老化非常严重、封火墙部分也受到了严重的损坏。所
以要加强维修方式的应用,维持建筑原有结构,对门窗木板进行更换,并及时修补好山墙和门罩【9】,确保建筑物原有形态的完整性,积极传承传
统民居建筑,具体如图4所示。图4大院维修情况示意图整修和拆除如果现代建筑物与传统民居建筑出现了冲突或矛盾,要将其全部进行拆除,
严格控制保护区内建筑高度和建筑密度。而如果现代建筑不会对传统建筑风貌造成影响,可以进行局部改造,不断优化和调整内部设施,维护建筑外
貌和周边传统建筑,做到相互协调、相互配合。保护主体建筑,合理利用空间格局在空间格局的保护和利用方面。在民族传统文化中,村落空间是极
其重要的传承方式,加强村落空间的修缮或重建,可以激发村民对保护传统文化的欲望。而且通过场景和象征元素,将其展示出空间中,可以使村民
和游客尽情感受村落历史文化的魅力。首先,整治基础设施。一些传统民居建筑,主要借助地势进行建造,道路通常都是沙土,进而与现代化交通需
求出现了极大的差异。所以必须要拓宽道路,不断提高道路质量,为村民出行提供一定的便利。而且还要增设公共设施,比如太阳能路灯、垃圾处理
厂等。改善居住环境。一些传统民居建筑形式主要以架空层和卧室等为主。村民大都将架空层围起来养殖家禽,这对整体村容村貌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也不利于村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在村落修缮过程中,对于人畜生活环境【10】,要将其分离开来,确保村民生活环境的舒适性。保护周边古茶树
构成的空间环境。在村民生活中,古茶园也是重要的构成内容,也是传承茶文化历史的重要载体。在村民活动中,茶园的祭祀活动是至关重要的。所
以,在村落保护修缮过程中,要贯彻落实好原生态森林保护原则,新建居民也不允许破坏现有的生态空间、但是也不能盲目新建民居,要对村落的各
项指标进行深入分析,比如容积和建筑密度等。结束语综上所述,加强传统民居建筑的保护修缮势在必行,可以维持传统民居的原有风貌,更好地传
承当地传统民族文化,彰显人文特色和魅力,也可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结合实际情况进行修缮、维修以及拆除,积极开展生态旅游业,吸引更
多的游客,不断增强传统民居建筑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参考文献:[1]余亮,曹倩颖,丁雨倩,王梦娣.浙江木构传统民居空间及地域特性的初步
探析[J].中国名城,2018(10):72-76.[2]黄豪璐,潘辉,吕梁,毕安平,陈硕,徐恒,严丹希.元坑古镇传统民居的外在表
现形式和地域特质[J].宁德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03):273-280.[3]郭雅颖,丁宁,刘鑫.特色民居与文创
书店耦合共生的探讨——与福建特色民居为例[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28(24):167+169.[4]龙厚全,朱华,陈晓龙
,王惠明.新型防水及加固材料在苏式传统民居修缮中的应用研究[J].新型建筑材料,2017,44(12):110-112.[5]陈帅,曹胜利,李宏娟,喻亮.大数据对航天物资供应链管理价值提升的分析及研究[J].物流技术,2017,36(12):154-157.[6]冯向荣.河北传统民居建筑装饰艺术的研究与分析[J].江西建材,2017(23):43+46.[7]邢洪涛.基于传统民居对新农村建筑设计影响研究——以晋中王家大院传统民居的实例[J].明日风尚,2017(24):51-52.[8]姜力,吴金芮,黄靖淇.以北京胡同现状浅析传统民居的保护与改造[J].中外建筑,2017(12):46-48.[9]余敏.浅析大数据环境下集成供应链运作与物流管理[J].时代金融,2016(36):291.[10]杨灿魁.基于大数据的供应链管理全过程决策分析体系探索[J].机电信息,2016(36):138-139.
献花(0)
+1
(本文系句章地人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