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肝胆好医生】肝纤维化与肝硬化:你害怕,但你可能并不了解

 新用户8825scGG 2021-02-24

肝纤维化与肝硬化,您一定经常听说,但您真的了解吗?

普及肝病知识 聆听权威声音

由肝胆相照平台隆重打造的科普栏目“肝胆好医生”全新上线!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韩大康医生亲临直播间,为您带来肝纤维化与肝硬化的诊疗知识。

精彩内容

详戳左下方“阅读原文”!

肝胆好医生

专家简介

韩大康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肝病与肿瘤生物科副主任医师、医学硕士,首都医科大学北京佑安医院优秀见习教师,全国肝胆病咨询专家。工作25余年一直从事肝病专业的临床医疗、教学、科研工作,对慢性肝炎的抗病毒、抗纤维化、肝脏肿瘤、重型肝炎肝衰竭治疗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对于肝脏肿瘤进行了靶向和免疫治疗的临床研究。在肝胆相照上发表科普文章17篇。参与编写《疑难及重症肝病查房实录》《人工肝治疗学》《新编临床实习手册》《感染科专科医师临床思维》等著作。

点击左下方“阅读原文”

看完整视频

什么是肝纤维化与肝硬化

肝脏纤维化:是肝脏在慢性炎症的作用下,肝组织反复损伤修复的一种反应。肝脏星形细胞的激活是肝纤维化发生的中心环节。

肝硬化:是在慢性炎症和弥漫性肝纤维化的基础上,肝脏结构破坏,有异常的结节形成。临床上可以看到患者有低蛋白血症、胆碱酯酶减少、血清总胆红素升高、凝血酶原时间延长,还有门脉高压的表现:脾脏增大、食道胃底静脉曲张、腹水形成等,有些患者出现肝性脑病。

肝硬化是肝纤维化进展的结果。

常见病因有哪些

▪病毒性肝炎

▪慢性酒精性肝病

▪非酒精性脂肪肝

▪长期胆汁淤积: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

▪药物或毒物

▪肝血液循环障碍:慢性右心衰、布加综合征、肝小静脉闭塞(HVOD

▪遗传代谢性疾病:Wilson病、血色病、α1-AT缺乏症、糖原累积病、酪氨酸血症

▪免疫紊乱:自身免疫性肝炎(AIH)

▪血吸虫

▪隐源性:病因不详、病理无特异性表现,常与感染、肉芽肿、营养不良有关。

危害不容忽视

肝纤维化/肝硬化升高慢性肝病恶性结局如死亡或肝细胞癌(HCC)的发生风险。中重度肝纤维化广泛存在于慢性肝病患者中,需要给予高度重视。

90%HCC来源于肝纤维化/肝硬化

▪慢性肝炎和肝纤维化会形成缺氧、血管增生、生长因子分泌增多的免疫耐受环境,促进不典型增生的肝细胞向肿瘤细胞转变。

症状与诊断方法

★ 临床表现 ★

早期一般无症状,无特异性的表现。随着疾病的进展患者可能出现乏力、食欲不振、消瘦、腹胀、皮肤瘙痒、面色晦暗、轻度黄疸、肝掌、蜘蛛痣、浮肿等表现。

★诊断方法 ★

1.病理检查是诊断的金标准,准确度高,可以分期,缺点是有创伤,不能反复进行。

2.血清学:肝纤维化:纤维化指标;肝硬化:肝功能、血常规、凝血、血氨等综合判断。

3.影像学诊断:超声、CT、MRI。主要针对肝硬化,早期无典型变化。

4.肝纤维化的无创性诊断。

治疗原则

一般治疗:休息、营养、护肝、定期复查。

对因治疗:控制起始因素。

抗纤维化:中药类。

对症治疗:治疗低蛋白血症、出血、腹水、肝性脑病等。

▪肝移植。

各大指南明确指出,伴有严重的肝纤维化的慢性肝病患者需要给予更积极的治疗方案和更严密的监测。

◆◆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