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干扰素治疗慢乙肝期间有哪些不良反应?如何应对和检测?

 新用户8825scGG 2021-02-24

专家简介

刘梅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肝病内分泌科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美国德州大学博士后,北京自然科学基金委专家库专家、多个SCI杂志及其他杂志审稿专家,“北京市卫生系统高层次卫生技术人才”,以负责人身份承担省部级课题多项,并作为科研骨干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十二五、十三五重大专项、北京自然科学基金、首都特色项目等多项课题。承担首医本科生、研究生、留学生的中英文教学,并多次获奖。

♡♡

请输

♡♡

请输

♡♡

请输

请输

干扰素

不良反应及应对策略

01

点击左下方“阅读原文”

看完整视频

start

在临床当中很多乙肝病人会选择干扰素来抗病毒治疗,因为它有很多优点,有可能让患者在短期内结束抗病毒治疗,有的病人能快速将大三阳转成小三阳。但是在进行干扰素治疗之前,一定要考虑到干扰素相关的副作用。

01

♡♡♡

比如最常见的流感样症状,在注射干扰素,尤其是长效干扰素后,尤其在第一针之后,很多患者会出现高热,有的达到40度,甚至40度以上,还有头痛、浑身肌肉酸痛等表现,临床医生称之为“流感样症状,就像得了重感冒一样,但是出现这些症状并不是特别大的问题,是干扰素非常常见的一种副反应,积极对症治疗就可以。由于可能会出现发热症状,患者最好是在医生护士的监护下来进行使用第一针干扰素,所以很多病人第一针、第二针干扰素都是在医院里进行注射并且观察的。

有的患者在注射一到两针之后,不良反应会慢慢缓和,以至于在患者注射完干扰素之后,不再有这种严重的流感样症状,只是轻微的乏力、肌肉酸痛。而有的患者对干扰素的反应是比较大的,我曾经有一个病人,他使用干扰素已经三个月了,每月注射4针干扰素,但是三个月后仍然每次注射完后都会出现39度以上的高热,流感样症状非常严重,这种患者是否能坚持下去实际上是个问题。

02

♡♡♡

第二个不良反应就是一过性的血细胞下降,尤其是白细胞以及血小板。在使用干扰素之前医生会观察患者白细胞、中性粒细胞、血小板的水平,如果注射干扰素之后,患者的白细胞,尤其是中性粒细胞下降到0.75*10^9/L,血小板下降到50*10^9/L以下,我们这时候要考虑是否调整药物的剂量,然后每周观察检测血常规,如果经过减量以后血小板、中性粒细胞有所回升,这时候再逐渐恢复原来的剂量。但是在注射的过程中,如果白细胞下降到0.5*10^9/L以下,血小板下降到25*10^9/L以下,这时候我们可能要考虑暂时给患者停药,经过处理之后再继续使用干扰素。应对不良反应的主要措施,我们可以使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来进行升白治疗,如果经过升白治疗后中性粒细胞恢复到我们可以使用的水平,那我们再次开始使用干扰素,这是第二个主要的不良反应。

03

♡♡♡

第三个不良反应主要是部分患者在使用长效干扰素的过程当中可能会出现一些精神异常的表现,比如抑郁、焦虑、行为异常。出现这种情况,我们应该再次询问患者以前的病史,是否有精神异常的病史,另外也有可能患者没有这种病史,而是因为使用干扰素诱发的,当出现这种情况,一方面我们应当考虑是否给患者调整治疗方案,可以不打干扰素,因为抗病毒治疗的手段现在还是很多的,也可以选择非干扰素的治疗。另一方面我们需要让患者去专科医院就诊,由专科医生评估患者现在的精神状况。

04

♡♡♡

还有一个有关干扰素的不良反应是自身免疫方面的。干扰素对于自身免疫是有调节的,有时在使用干扰素的过程当中,患者的甲状腺功能,患者的自身抗体,患者的一些其他自身免疫相关疾病,像类风湿关节炎、银屑病、白癜风等等一些疾病有可能会由于使用干扰素而诱发出现,这时候我们就要考虑调整干扰素的治疗方案。当然,干扰素也可能会引起其他器官的损害,比如肾功能损害、肺功能损害、间质性肺炎等等这些不良反应,所以在使用干扰素的过程当中,我们需要严密的监测这些不良反应并给患者进行对症处理或者调整治疗方案。

end

◆◆
刘梅教授专栏推荐
◆◆

慢乙肝患者,如何选择干扰素?!

刘梅教授:乙肝患者感冒了怎么办?

无症状、超隐匿!丙肝来袭请注意!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