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山东大学附属济南市传染病医院主任医师 汪明明在2020年的最后一天,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对外宣布,国药集团中国生物新冠病毒灭活疫苗已获得国家药监局批准附条件上市。2020年12月上旬和中旬,英国、加拿大和美国等国家也都先后批准了由美国辉瑞公司和德国BioNTech公司共同研发的新冠病毒mRNA疫苗上市。疫苗接种是预防传染病的最有效措施,新冠疫苗的研发成功并获批上市为控制新冠肺炎疫情带来了新曙光。  新冠疫苗通过刺激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而对人体产生保护作用,免于新冠病毒的感染。但是不是接种了新冠疫苗就万事大吉了呢?回答是否定的。有新闻报道,2020年12月18日,美国的一名45岁急诊科护士,在接种辉瑞公司生产的新冠病毒mRNA疫苗一周后出现了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阳性。那为什么会出现接种了新冠疫苗疫苗仍被感染的情况呢?原因是多方面的。据公开的资料显示,国药集团中国生物新冠病毒灭活疫苗的保护率为79.34%;辉瑞公司新冠病毒mRNA疫苗的保护率为90.0%。疫苗的有效率与疫苗的生产工艺和疫苗种类有关。需要说明的是,在选择疫苗时“有效率”并不是唯一需要考虑的因素。任何疫苗或药品的使用,第一位需要考虑的是“安全性”,其次才是“有效性”,再就是“可及性”。灭活疫苗采用的是传统生产工艺,技术成熟,经过长期的临床检验,安全性良好;mRNA疫苗采用的是最新的生产工艺,免疫原性良好,最早是用于恶性肿瘤的治疗,而用于疾病的预防是一种创新,其长期的安全性还有待观察。不同种类的疫苗有不同的优缺点,我们需要正确去认识。疫苗作为一种生物制剂需要低温储存,包括冷链运输。新冠病毒灭活疫苗冷藏温度要求是2~8℃,这与大多数疫苗的储存温度一样;辉瑞公司的新冠病毒mRNA疫苗需在-70℃超低温下储存,条件要求较高。如果温度未达到储存要求,疫苗将很快失效。 历史上,国内外曾发生多起因冷链运输出问题而发生的疫苗事件。2020年9月就有媒体披露,韩国发生一起250万支流感疫苗置于常温下储存事件,所幸发现及时,终止了该批次的疫苗接种而未酿成大错。疫苗的保护作用与疫苗接种的时间和产生效力的时间有关。 任何疫苗在接种后诱导机体产生保护性抗体都需要时间,大多数疫苗在接种后一周开始产生保护性抗体,在全程接种后达到高水平,从而对人体产生保护作用。国药新冠病毒灭活疫苗全程要求接种两针(接种第一针后,第28天接种第二针)。如果接种者在接种疫苗前的数日内已感染新冠病毒,疫苗起不到保护作用,照样会发病;或者,接种者在接种疫苗后人体尚未产生有效的保护性抗体的这段时间,与新冠肺炎患者接触也同样会被传染。 上述美国急诊科护士接种疫苗后仍感染了新冠病毒,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呈现阳性可能就属于这种情况。 接种疫苗刺激机体产生保护性抗体,这是一种主动免疫过程,但是免疫效果,或者说保护性抗体的产生、产生的水平如何,与人体的免疫功能有关。如果一个人的免疫功能低下,即使接种了疫苗,但因为产生不了足够有效的保护性抗体,照样会被感染。 造成免疫功能低下的原因有多种,包括急性发热性疾病、慢性疾病的急性发作期、免疫抑制剂的应用、免疫功能障碍性疾病(如艾滋病)等。这就是为什么在急性疾病状态下,不建议接种新冠疫苗的原因之一。综上所述,我们知道,接种新冠疫苗是预防新冠肺炎的有效措施,但即使接种了新冠疫苗,也不是万事大吉。我们仍应按照各级政府的防疫要求,做好自身防护,包括戴口罩、注意手卫生、保持社交距离、必要时居家隔离等。2021年已经到来,春天在向我们招手。愿天下安康,愿疫情早点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