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拥有冯明远的信达澳银是怎样一家基金公司?

 基尔摩斯 2021-02-24

信达澳银基金由中国信达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和澳洲联邦银行的全资附属公司康联首域集团有限公司(East Topco Limited)共同发起,是国内首家由国有资产管理公司控股的基金管理公司,也是澳洲在中国合资设立的第一家基金管理公司。

2015年5月22日,信达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受让中国信达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持有的股权(54%),与康联首域(46%)共同持有公司股份。

也就是说,它现在的股东是信达证券和康联首域集团,它是一家中外合资的基金公司。

信达澳银基金成立半年多便遇到2007年的牛市,资产规模快速突破200亿,谁曾想这是漫长10年的高峰,下一个200亿直到2020年二季度才达到。


具体到产品上,信达澳银基金200多亿的规模并不是由固收类基金堆积的,它家货币基金,截至6月底,规模最大的信达澳银慧管家货币C也不过3.96亿。

现在固收占比低,并不意味着一直占比都低,它家以前是靠固收做大规模的。

2015年,信达澳银基金的管理规模站上了100亿,总规模为107.38亿,货币基金达到了60.67亿,固收基金规模达69.56亿,固收规模占比高达64.78%,

2016年和2017年,随着货币基金规模的不断上升,信达澳银基金的总规模也一路增长。

2016年固收类基金占比83.51%,2017年固收类基金占比78.60%;直到2019年,公司的货币基金规模由上一年的82.32亿减少到了只剩下9.15亿;2020年进一步减少到8.02亿。

立足现在,我们纵观它家38只基金(不同份额分别统计),你会发现,信达澳银基金的规模全靠冯明远一人撑着。

规模超过10亿的6只基金中,有5只是冯管理的。截至6月底,冯明远在管基金规模191.76亿元,占信达澳银基金总规模的75.13%

Wind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12月31日,冯明远管理的信达澳银新能源产业2019年内收益94.11%,位居主动股票型基金榜眼,最近三年收益达到126.88%,成为主动股票型基金业绩榜三年期收益的冠军,

因此,冯明远在近两年力压不少知名老牌基金经理,成为一匹不折不扣的大“黑马”,他的代表作信达澳银新能源产业股票规模突破100亿,达到128.69亿,也是信达澳银基金旗下唯一过百亿的产品。


然而,当公司整个规模都寄予一个基金经理身上,是极其有隐患的,如果未来发生人员离任,特别容易导致规模流失,信达澳银的管理层必然深知利害。

信达澳银基金旗下现有10位基金经理,尹华龙、孔学峰主管债券、货币。

剩下的还有:冯明远、曾国富、王咏辉、刘威、王辉良、邹运、杨超、杨珂

信达澳银基金领导层要想发展全明星阵容,必须将其他基金经理推向市场,上述10位选谁呢?

尹华龙、孔学峰率先pass,曾国富、王咏辉、王辉良,3位虽然从业经验时间长,但历任基金业绩相对于同类一般,说服力不够。

数据来源:天天基金网,截至20200816

数据来源:天天基金网,截至20200816

数据来源:天天基金网,截至20200816

常规思考,经验(基金经理从业时间)+业绩,两方面都还可以的,只剩下邹运。

数据来源:天天基金网,截至20200816

所以,邹运能成为信达澳银蓝筹精选股票的拟任基金经理,一切也说得通了。

公开资料显示,邹运,东北财经大学金融学硕士。2012年-2015年在富达国际,任研究员;2015年10月加入信达澳银基金,历任行业研究员,2019年5月20日开始做基金经理,是位新人。

他虽然管理过3只基金,但是,都不是单独作为基金经理的,你无法判定,他管理基金的历任回报是不是他带来的。


综合看,信达澳银基金有认识到自身存在的问题,进而打造自身的基金经理团队的想法是好的。但,需要发新基金吗?让邹运把在管的老基金做好,有成绩后再发新,岂不更有说服力。要知道邹运在管的3只,规模都极小啊。



最近有朋友问我:为什么没有及时看到推文?因为微信改了推送规则,没有点『赞』『在看』、没有把我们『星标』,都有可能出现这种状况。

『星标』,不迷路!重要的事情说三遍!不想错过精彩推文,看完文章顺手点『赞』『在看』,把基尔摩斯设为『星标』,就可以每晚准时与我见面了~




风险提示

基金有风险,过往业绩不预示未来表现,投资需谨慎。以上观点不代表基金公司立场,也不构成对阅读者的投资建议。

你的每一个“在看”都是写文的动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