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赵丹阳:究竟是谁耗死了诸葛亮?

 丹阳论道 2021-02-24


本集要点:

郭淮这个人既有将帅的勇猛彪悍,也有军师的沉着冷静。关键是他“知耻而后勇”,善于自我反思、以敌为师,最后总结出《六必察,五可击》的经验教训,成功抵御诸葛亮。

六必察:

亮多作障蔽,而鸟起树动,有云如山岳在外,或如青鸾映天者,此车骑之所伏,有云如赤杆耸立,条直尖而细利者,或如青缕不绝者,此弩兵之所伏也。亮之所善,车骑大阵并敌于前,步卒弩兵掩杀于后,必谨察之。

亮辞强而进驱,无约而急战者,必谨察之;

亮不及半月而粮储告竭,杖立而佯饥者,诱也,必谨察之;

亮兵怒而相近,久而不合,又不相去,必谨察之;

亮半进半退,数顾仿失其群者,必谨察之;

亮行俗赏而滥罚,激所叛以相投者,诈降也,必谨察之;

五可击:

蜀寇旗动吏怒,见利而不进者,可击也;

蜀寇粟马食肉,军无悬簟,不及其舍者,可击也;

蜀寇新到陇右,行阵未定,人马未食,可击也;

蜀寇行坂涉险,半隐半出,就于险道狭路,可击也;

蜀寇迁延日久,阵数移动,前军叫嚣,后军先离者,可击也!

凡见此数者,击之而勿疑。

本文节选自《三国大军师》,在当当网有售,可以点击原文链接进行购买。淘宝、天猫也有,欢迎捧场

作者  赵丹阳  文史作家,时评人。微信公号:wuleihuaji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