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钓策(23)——本地河道冰钓鲫鱼方法简介 冰钓是北方冬季特有的垂钓方式,也是地域性差别最大的钓法,颇有“三里不同音,十里不同俗”的特点,比如京津两地冰钓差别就很大,有经验的钓友单凭冬钓竿的长度,就可以轻松区分钓友来自何地,以后可以专门写一篇文章介绍,这是后话。本文的主题是简要介绍天津地区冰钓的通用方法。
 子牙河冰钓彩笔图 一、安全上冰的条件 计算和实践数据表明,当冰层厚度达5cm以上时,单人行走才达到初级安全标准。本地大约在新年元旦之后,一些开放的钓场开始对外放钓,此时上冰相对安全。但是,每年都有钓鱼人在冰层厚度为2、3cm时,就急于上冰垂钓,单人上冰会出现脚下承重冰层炸冰的现象,这时最容易发生危险的情况是:一人垂钓,围观人数超过两个人时,就可能导致冰层蹋陷,全员落水的危险状况发生。出于安全考虑,冰钓爱好者一定要待冰层厚度达到安全标准时上冰。同时提醒大家:不要聚集围观,以免发生意外伤害,牢记安全第一,万万不可麻痹大意!

独节冰钓竿 二、冰钓传统装备 1、冰镩:开冰眼必备工具,多为C45碳钢打制,镩尖为柳叶形好用,渔具店或网店均有售。如今手动、电动、油动冰钻亦开始流行。 2、笊篱:捞碎冰必备工具,以不锈钢编制的最好,短柄、长柄、伸缩柄均有售。不要将家用笊篱代替专用笊篱,很可能一次报废。 3、钓竿:冰钓竿多为7、80cm长,有独根式与伸缩式,材质多为碳素或玻璃钢,配小型绕线手轮,人们习惯3根竿同时使用。 4、浮漂:本地多使用传统人工制作的塑料圆肚漂,或者玻璃纤维漂尾。不建议使用芦苇或者羽毛等高档浮漂,稍有不填极易损坏。 5、钓线:中档尼龙线即可,冬季线径在1.2—1.5#足以应对绝大多数渔情,子线配0.6—0.8#,主要考虑冰、线时有磨擦,子系适当放大。 6、钓钩:主打钩型为万能袖,钩号3、4#均可,海夕细条钩也没有问题,主要是上穿红虫方便。如使用蚯蚓饵,丸世最好的选择。 7、竿架:目的是支起竿子前后端,防止竿子天冷钓竿或钓线与冰冻在一起,造成起竿时断竿或断线,可以购买或者自己制作。

收缩式冰钓竿 四、钓组的组装 1.主线安装:将选定号数的主线缠绕在小手轮上,一般绕20——30米。然后将线头顺次穿过竿子导环,先预留20cm线头。 2、主线固定:剪一段1cm左右长的气门芯,将预留线头穿过,然后再穿过竿尖导环,这样可以防止主线结冰串,与冰面冻在一起,导致提竿断线。 3、浮漂安装:无论使用传统或台钓漂,漂座均为气门芯类管状,使浮漂钓线平行贴紧,然后在漂尾底部或者漂脚上部用气门芯锁紧,保证浮漂始终与水面垂直。 4、子线长度:与台钓相同,但不宜使用长子线,个人认为钓鲫鱼10cm足矣,其目的主要是防止一钩中鱼后,另外一只钩子钩住冰眼底层冰体,导致整个钓组被卡不能动弹。

台钓漂气门芯漂座

台钓漂上部气门芯固定

主线与竿尖固定(气门芯) 三、选位与开眼 1、钓位选择:选钓位是个辩证问题,通常情况下首选向阳面,冰层下有芦苇水草的地方。但这不是绝对的,选择河道阴面深水区,往往收获满满,所以不能一概而论。 2、开凿冰眼:开冰眼时方向要与河岸垂直,这样3个冰眼相当于垂钓三个不同水深的钓点,看哪个冰眼上鱼,然后再向与岸平行方向延伸,这样就找到了鱼所在的水深位置。 3、选位参照:冬天鲫鱼不怎么动,只有钓鱼人多不断砸冰,才能促使鱼的游动,所以首选人多钓点,尽量避免自己单独选择钓点,人单势孤再加上选错地方,可能会参军。 4、冰镩用法:无论长柄短柄,均应先以与冰面成45度角的方式开冰,这样可以节省体力,然后分层向下开冰,贯通后再采用立式方法修理冰洞成20c左右的圆形。不建议开长方形冰洞,一是中鱼易相互缠线,二是万一鞋滑容易落水挨冻。

冰钓专用浮漂 四、调与钓的方法 1、调漂方法:冰钓调漂相对简单,最实用的办法就是空钩半水调平水。如果想再精准一点,可以双钩挂饵调平水。如果你想调高钓低,必须要注意以下两个关键点:一是冬季水表层密度增大,表面张力变大,特别是表层结冰膜时,要充分考虑到钩饵已触底;二是冬钓大多使用红虫活体,密度比水小,水的浮力可能大于活虫的重力,也要考虑钩饵的离触底状态。 还有一种调法,就是空钩半水调水下一目钓半目,以此应对冰洞表层结薄冰的情况。 2、钓目确定:理论上调平水钓1目肯定没有问题,但结合以往实钓经验,调平水钓平水的效果似乎更好,这不完全是灵敏度提高的问题,而是天寒口稀之时,冰眼表层结膜冰的速度很快,当鱼咬钩时,浮漂上下活动被卡住不动而丢口,只有当鱼吃死口时,浮漂才会出现向一侧倾斜,这大大降低了中鱼机率。而冰钓浮漂就在眼前,钓平水目时,那怕表层有膜冰,只要浮漂有小的上顶,漂尖就会刺动膜冰,从而能够及时抬竿。

长柄立式冰镩 五、守钓与走钓 1、守钓:顾名思义,就是在某个冰域钓到鱼后,证实这个时段鱼在该区域活动,采取打窝诱鱼的方法,然后坐等鲫鱼进窝。打窝方式分为两种:一种是当天钓当天打窝,天冷返窝需要的时间比较长,所以钓者要有耐心。打窝一般用酒米,量绝对不能大,也可以用母红虫打窝,每次从洞口撒入10个左右即可。母红虫招鱼快,适时撒几个没有问题,但量一定要少。如果决定明天继续钓这组冰眼,收竿时可以多打一些酒米。另外一种就是提前做窝,选定位置后,只将冰穿透不开大洞,避免为他人作嫁衣,一次性窝量要大。 2、走钓:在一定冰域内不固定冰眼,哪里上鱼就向哪里移动。这种钓法不用作窝,即可以随时开新眼,也可以钓别人弃钓的老眼,甚至可以在各个老眼循环反复作钓,我个人比较喜欢这种方式。鱼是游动的,老眼不代表没有鱼,相反一些老眼因为钓友已经打过窝子,常常会有出乎意料的收获。当然运用走钓方式,当冰层很厚时开新眼比较消耗体力的。走钓并不意味着盲目蹿动,一些老眼本身就可能是鱼道,鲫鱼每天经过鱼道的时间大体固定,只要细心总结,就可以时间为节点轮动作钓,在这方面我是有亲身感受的。

三竿一组标配 六、冰钓用饵的问题 1.红虫活饵:红虫是冰钓的首选,主钓鲫鱼可采用单条直接挂钩的方法,无需红绳捆把儿。虫体应为公红虫,挂钩时有一定的技巧:捏住公红虫上部,钩尖从公虫黑头下方大约2毫米处刺入。把上好的红虫向里推,并露出钩尖。鲫鱼吃饵一般是先从钩尖处,咬第一条红虫的黑头,当它吞食时就会把其他红虫推向里侧,很多时候钩在鱼嘴里,红虫在嘴外,这样既可节省红虫,又能减少频繁挂饵的麻烦。 2、蚯蚓面饵:蚯蚓和面饵,冰钓似乎很少用到特别是面饵,其实是我们对冰钓的规律还没有完全掌握,人用我亦用罢了。钓相对固定河道时,刚开始上冰时先使用红虫,一段时间过后如果出现小杂鱼闹窝,这个时候就可以改用蚯蚓作钓,很多时候效果非常好。又过一个阶段,当使用蚯蚓又出现杂鱼,便可以使用腥味面饵,面饵要软一点,可借助粗头注射器储、挤饵,钓水下1目,效果有时出奇之好。这不是信口开河,而是我与高师傅、霍师傅用两个冬钓季,在两条河流做过实钓测试后的结论。 3、红虫养护:如何保存红虫,我在以前的帖子中曾作过介绍,今再赘述一遍,供钓友参考。 ——准备一只碗,找一块窗纱布,剪成比碗口稍大的圆形。碗内盛多半碗水,碗口铺好窗纱布,将剩余红虫倒在布上,活虫自行钻入碗中,死虫留在窗沙布上,自此完成活虫与死虫的自动分离。清理沙窗布死虫,每天换一次水,重复以上简单操作,红虫保活7—10天没有问题。

伸缩式捞冰笊篱 本帖属于地方钓法简介,不是技术贴,文中涉及的一些方法,希望对喜欢冰钓的朋友有所启示。

丰年兆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