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农药行业农药浓度换算公式

 落日瑶 2021-02-24
   农药浓度通常有百分浓度、百万分浓度和倍数法三种表示法。
  (1)百分浓度(%):即一百份药剂中含有多少份药剂的有效成分。如50%“XX”乳油,表示100份这种乳油中含有50份“XX”的有效成分。
  (2)百万分浓度(ppm):即一百万份药剂中含有多少份药剂的有效成分。如300ppm的“XX”,表示一百万份这种溶液中含有300份“XX”的有效成分。在配制1ppm浓度时,1克农药或肥料(指纯量)加水1吨(1000000克),依此类推。现根据国际规定百万分率已不再使用ppm来表示,而统一用微克/毫升或毫克/升或克/立方米。
  (3)倍数法:药液(或药粉)中稀释剂(水或填充料)的用量为原药剂用量的多少倍,即药剂稀释多少倍的表示法。如50%“XX”乳油800倍液,即表示1斤50%“XX”乳油应加水800斤来稀释。因此,倍数法一般不能直接反映出药剂的有效成分。根据所要求稀释倍数的大小,在生产应用上通常采用内比法和外比法两种配法:
  内比法:此法用于稀释一百倍以下(包括一百倍)的药剂,计算稀释量时要扣除原药剂所占的一份。如稀释80倍,即用原药剂1份加稀释剂79份。
  外比法:此法用于稀释一百倍以上和药剂,计算稀释量时不扣除原药剂所占的一份。如稀释1500倍,即用原药剂1份加稀释剂1500份。
  二、稀释计算法
1.农药有效含量的计算
  通用公式:原药剂浓度×原药剂重量=稀释药剂浓度×稀释药剂重量
  例:用50%“XX”乳油拌麦种,拌种有效浓度为0.5%,10kg该药剂可拌多少麦种?
  解:50%×10=0.5%×X ,求得X=1000kg,即可拌麦种1000kg。
2.农药稀释倍数计算
  通用公式:稀释药剂重量=原药剂重量×稀释倍数
  例1:配制50%“XX”乳油1000倍液喷雾,问1.0kg该乳油需兑多少水?
  解:X=1.0×1000=1000kg,即需兑水1000kg。
3. 农药混配计算(两种上的农药合用)
(1)作用对象不同的农药混配计算
  某种农药需用量=混合药液量÷此种农药稀释倍数。
例1:要配制甲基硫菌灵800倍和50%对硫磷1500倍混合液100公斤,需以上两种农药和水各多少?
  甲基硫菌灵用量=100公斤÷800倍=0.125公斤(125克),对硫磷用量=100公斤÷1500倍液=0.067公斤(67千克),用水量=100公斤
例2:某农药是100倍液,配30斤水的用量,问需要某农药多少克或毫升?(1斤=500克)
解:X=30÷100=0.3×50(1两)=15g,即要某农药15克或毫升。(后附:农药配比速查表)
(2)作用对象相同的农药混配计算
  例如:现要配2.5%敌杀死5000倍与50%久效磷2000倍液100公斤防治棉蚜,问需上述两种药液各多少?
单配5000倍2.5%敌杀死用量为100公斤÷5000倍=0.02公斤(20克)
单配2000倍50%久效磷用药量为100公斤÷2000倍=0.05公斤(50克)
敌杀死和久效磷的防治对象都是棉蚜,如果仍按单配时的用药量,则药液的浓度增加了一倍,因此上述二种农药混用时各自用量都应除以2,即敌杀死10倍,久效磷25克。如果防治对象相同的3种农药混用,则应将各自的单倍用量除以3。

4. PPM浓度的计算
要根据农药或肥料的纯含量以及需要稀释的浓度(用ppm单位)确定加水量。其计算公式是:
   每克农药或肥料的加水量=1000000×药品(肥料)含量(%)÷浓度(ppm)
   例1: 需用15%的多效唑配制成300ppm的药液,喷洒水稻秧苗,1克农药需加多少克水呢?按计算公式计算如下:
   加水量=1000000×15%÷300=500(克)
   即1克15%多效唑加水500克,即可配制成300ppm的多效唑药液。
例2: 要配制40ppm浓度的CCC溶液1000斤,那么需要多少CCC原药和水?
计算方法: 1.设CCC原药(纯度100%)量为X
1000000 : 40 = 1000 : X
X = 0.04(斤)= 20(克)
2.需水量:1000 — 0.04 =999.96(斤),即(外比法)1000斤水加入20克原药,就是40ppm。
如果CCC不是原药而是50%的水剂,那么药量应为:20÷50%=40(克)
   目前,在大多数科技期刊中,已经不使用ppm,而改用“‰”,ppm换算成‰为:1ppm=0.001‰

100倍液=1cc(ml)药液混合100cc(ml)清水调配(即1:100)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