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福传读书的第138期精神粮食 想让母亲看看舞台上的自己,曾经未有机会,以后,也不会再有。 可是,当我们真正懂得这个道理,她们早已与岁月融为一体。 这是看完电影《你好,李焕英》后,给我最大的感触,也许正如许多人说的那样,当时在电影院看这部电影时,自己并没有哭。 但是当自己走出电影院那一刻,回想起这部电影,才慢慢懂得了这其中的道理,自己再也控制不住眼泪,瞬间流泪满面。 01 打败你的不一定是专业 而是你亲身经历过 《你好,李焕英》这部电影,想必很多人都看了,截至我发布这篇文章时,票房已经破43亿了。 这让导演“贾玲”在赢得大家认可的同时,也为她带来诸多荣誉。 例如,内地电影票房排第五位的导演,中国内地票房最高的女导演,甚至还有希望成为全球首个票房最高的女导演。 而贾玲的身份,也从一个演员,演变成为了导演。 单从票房上看,对于43亿我们好像也没有什么概念,但这个成绩,却可能是,有些导演拍一辈子电影成绩的总和还要多。 这部电影,从专业的角度上讲,无论是拍摄,还是剪辑,都谈不上专业,甚至给人一种拼凑感很强的感觉。 但尽管如此,仍然阻止不了,观众喜欢这部电影。 因为这部影片,就是“贾玲”自己的真实生活写照,贾玲妈妈的真名,就叫“李焕英”。 早在2000年,贾玲报考中央戏剧学院的表演专业,结果她最终落选了。 但在2001年的时候,贾玲一鼓作气,同时报考了两个专业。 一个是戏剧表演专业,一个是相声表演专业,结果如奇迹般,两个都考上了,但由于母亲“李焕英”的误选。 最终贾玲只能就读自己不太喜欢的,相声表演专业,但也是在这一年,李焕英因为一次意外的车祸去世了。 所以这是一部,由贾玲自己现实生活改编而来的电影,也正是她对于母亲的这一份思念之心,深深打动了一个又一个观众。 这是贾玲第一步自导自演的电影,在专业导演看来,这部影片似乎有点业余,但却取得了,连专业导演,都为之震撼的成绩。 世上没有什么感同身受,除非你成为它,所以打败你的不一定是别人专业,可能是别人亲身经历过。 02 母亲不是你免费的保姆 更不是你的“保温盒” 这是一位网友的真实案例,他说:我之前中学住校,当时特别想家,快过生日了,我就问我妈,我能不能吃上她包的饺子,我妈说“能”。 结果我生日当天她包了饺子给我送过去,当时刚下了雪,路上结了冰,几十里路,骑不了车。 我妈推着自行车到的学校,摔了无数跤,就因为答应了我让我吃上饺子。 几十里路过来,虽然当时没有保温饭盒,但饺子也没有凉,因为母亲就是最好的保温盒,但是我自那以后就再也不爱吃饺子了,再也不想过生日了。 因为每每想到吃饺子或过生日,自己就会不由自主地想起,母亲为自己送饺子的这段经历。 正如“樊登”老师说的那样:许多人平时在家里,就完全把自己的父母当成免费的保姆来看待。 不仅没有工资,有时可能因一点点小事,就会对自己的父母,大吼大叫。 但你有没有想过,如果你父母当成生的不是你,那她们会不会比现在幸福? 正如影片中,贾晓玲(贾玲)说的那样: “我妈把我生下来,我就没有让她省心过,从小到大就没让她省心过,如果我妈生的不是我,她会不会比现在过得幸福……” 03 不要以为你已经很爱很爱妈妈了 其实妈妈远比你想象中更爱你 在戏中贾晓玲从小,一直是一个不让自己母亲省心的人,有一次,她想让母亲开心一回,竟然自己伪造了一张录取通知书。 母亲果然是非常高兴,还在家里大摆宴席。 结果贾晓玲一不小心漏出破绽,让母亲知道了真相,贾晓玲原本以为,母亲知道真相后肯定会勃然大怒,然后大骂自己一顿。 结果知道真相后的母亲,不仅没有骂她,而是很客气地跟她说:妈妈相信你以后一定会有出息地。 也正是因为这一句话,贾晓玲痛定思痛下定决心,一定要考上一所好大学,让母亲真正的开心一回。 结果在2001年,她真的如愿以偿考上了自己理想的学校,但也在那一年,自己的妈妈却因一场意外的车祸,撒手人寰了。 在戏中,伤心欲绝的贾晓玲,突然意外穿越到了1981年,与年轻时的母亲李焕英相遇,两人还成为了好闺蜜。 这时的贾晓玲,为了让母亲过得幸福快乐,她拼命的帮母亲找工作,还帮她介绍对象,想让母亲开开心心的过好每一天。 有一次两人在喝酒时,贾晓玲对李焕英说:下辈子我们做母女,不过我做妈妈,你做女儿。 没想到喝着喝着,贾晓玲就喝多了,结果身材瘦小的李焕英,只能背着贾晓玲回家。 原来此时的李焕英也穿越到过去了,她知道眼前的这位贾晓玲,其实就是自己的女儿。 在背贾晓玲回家的途中,李焕英说:恩好的,希望我们下辈子还做母女,不过我还是要做你的妈妈,你还是当我的女儿。 短短的一句话,却道出了母亲对女儿满满的爱,在现实生活中又何尝不是这样呢,不要以为你已经很爱很爱你妈妈了,其实妈妈远比你想象中更爱你。 04 没有母亲的家 人生永远不完整 什么是家? 百度上说:家,是温暖的地方,是可以供人遮风挡雨的地方,因为那里有自己最爱的亲人。 是啊,哪里有亲人,哪里就是家,亲人在家就在,但亲人没了,家也就不完整了。 “贾玲”在一次采访中说:妈妈走了,我这辈子都不会快乐,快乐永远缺一角,感觉自己的人生也不完整了。 正如开头说到的那样,她想让母亲看看舞台上的自己,曾经未有机会,但是以后,也不会再有机会了。 而此前,“俞敏洪”母亲去世后,俞敏洪也发了一篇对母亲思念的文章。 文中提到:不管儿女长多大,在妈妈面前都是孩子,不管人生走多远,有妈妈陪伴的人生,就是不孤单的人生。 不管我们多大多老,失去父母的世界,我们都是孤儿,从此只能在世界上孤独的流浪。 从文中,我们并不难看出,原来贾玲眼中的家,和俞敏洪眼中的家,都是一样的。 家的含义不是在父母庇护下的和风细雨,而是父母带着孩子,不管遇到多少困苦都不放弃希望,不放弃对未来的追求。 加夫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在《百年孤独》中说:“父母健在的时候,你和死亡之间有一层垫子,父母离开以后,你就直接坐在了死亡上面。” 这或许正是,很多人说的,当自己看完这部影片之后,再也没有不会跟父母大喊大叫了的原因吧! ——EN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