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厚龙——我的战友我的连

 老兵原创之家 2021-02-25
永远的铁道兵

《上篇》

(1969一1983)

  我是一名铁道兵战士,我所服役的是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铁道兵组建于1948年10月,1984年1月撤销,集体转业并于铁道部。铁道兵这是一支不怕困难,不怕牺牲,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在解放战争,朝鲜战场,越南战场,为确保战争中的后方运输线畅通,为建国以后我国铁路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的英雄部队。

铁道兵臂章

铁道兵纪念塔(哈尔滨太阳岛上)

兵部首长的合影照    欢送吳克华司令员,欢迎陈再道司令员的兵部首长合影照(77年)

何辉燕将军      1964年中央决定修建嫩林铁路,由何辉燕将军率铁道兵三、六、九师8万官兵进驻大兴安岭。

铁道兵纪念碑    中共大兴安岭地区委员会,大兴安岭地区行政公署,为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开发林区修建铁路,1989年在加格达奇北山公园修建的纪念碑。

铁道兵纪念塔    两根直立钢轨中间拥抱铁道兵军徽徽章的纪念塔。

  我是1970年12月(为71年兵)由湖北省应山县应征入伍,乘坐闷罐铁皮火车,途经河南,河北,辽宁,吉林,黑龙江走了七天七夜,到达严寒没有村落,没有居民的大兴安岭林区深处,樟岭白卡尔山下的铁三师十四团,在此,三个月新训结束后被分到三营十三连,48天后调入仓庫,在仓库服役十三年(含13连和材料股住勤一年余),仓库根据需要1972年搬迁到满归,1973年搬迁到吉林桦甸,1977年海拉尔,1981年十八站,直至1984年1月铁道兵撤销。我1983年年底转业到湖北襄阳,转业后的几十年里,时刻都在想念我的战友,想念我的(部队)连队。

铁道兵部队官兵,坚决执行中央军委决定,徒步挺进大兴安岭。

战士们穿林海丶踏雪原丶肩扛帐篷去找宿营地。

铁道兵在林区连队营房    大兴安岭冬天最低气温零下50多度,无霜期只有二个多月。清理出一块平地,帐蓬搭起来就是连队营房战士们的家。

铁道兵工程测量队,翻山越岭丶酷暑严寒为修路架桥保驾护航。

铁道兵逢山凿路遇水架桥    施工战士在零下四丶五十度冬季破冰挖桥墩基坑。

战士们在路基上辅设枕木丶钢轨。

油画,铁道兵在辅轨

英姿飒爽伐木女民兵与铁道兵战友并肩战斗在大兴安岭

铁路通了,火车将林区木材源源不断运到祖国最需要地方。

  十四团仓库是1954年6月在陕西华阴县整编设立的,当时十四团后勤处下设仓库,运输班(后来汽车连),卫生所(后来卫生队)三个直属分队,后经多次不断扩编壮大。

  仓庫主要主要任务是对作战训练的武器弹药,铁道建设的施工材料,机械汽车配件,服装食品等集中保管发放。毛主席说,"人民解放军,既是战斗队,又是工作队和生产队"。为了减轻国家负担,保障施工建设需要,提高战士们生活质量,仓庫还开展加工,维修,种地,养殖等工作生产活动,办有木材加工,机具维修加工,食用粉条及酱油加工,饲养马(寄养着朝鲜战场立过军功3匹马)、猪、兔、鸡。在桦甸和海拉尔连队种的疏菜能够自足有余。

  仓库1968年前为排的编制,兵员几十人,69年后为连级编制,最多时四个排(含木材加工排),13个班(含炊事班),150余人。一排装运;二排修理;三排警戒保管;四排木材加工(木材加工排是79年由13连调入仓库)。

  1971年5月我调入仓库,当时连队班子成员是:主任吕纯甲,政指郑林友,付主任曾建文,付政指姚文孝,助理吕文举,司务长金荣国,一排长吕云义,二排长孟在天,三排长胡清玉。

  主管部门后勤处,营房,材料,装备,运输,军需等有关股室对仓庫相关业务有着密切指导与配合关系。

十四团党代会合影照     在海拉尔东召开的中共铁十四团第八次党代会,林成山,李厚龙为仓库代表参加会议。照片中的房子是团部大礼堂,部队开大会、看电影的场所。

材料股合影照      从左至右前排:张秋林,束化丰,杨德俊,赵忠华;中排:吕忠文,王助理,李树文;后排:刘作昌,连培升,孙永本,陈启银。…束化丰老股长山东人,建国前参军,参加过解放和援朝战争,为人和蔼可亲老前辈,工作认真负责。

仓库老领导      前排左起:李厚龙(71年湖北),刘作昌(68年大连),刘廷宽(68年大连);后排左起:徐占青(71年松源),郑林友(56年浙江),孟在天(69年延边)。…郑林友,56年浙江入伍,是仓库首任指导员,时任团后协理员。

十四团材料员培训班合影      70年5月14团材料员学习班全体合影(胡清玉提供)。

加格达奇三师办公楼    身后是铁道兵东北指挥部(505),铁三师先后的办公楼(现为地区检察办公楼)。(2006年)

十四团驻桦甸县团部一角      吉林省桦甸县北台子是十四团修烟白铁路时团部机关所在地,当时团机关部分房子还在。

十四团团部生活用水水井     这是当时团部进驻时生活取水斜井井囗(原为矿井),距地面30余米,人工挑水。

十八站十四团团机关遗址      当时食堂,会议室是砖瓦房,各职能股室住的是帐蓬。(近期照)

大勃吉火车站     火车站站房建在原仓库库房遗址上,仓库连队营房在上方十多米的上坡上(现为玉米地)。

仓库营房遗址    吉林桦甸县大勃吉,仓库营房遗址已变成玉米地。(近照)

爆炸物品库房遗址     横穿铁路往上50米的山凹便是当年雷管、炸药库房。

十八站仓库连部       这是唯一保存下来的十八站仓库庫部(连部),不过瓦、窗都进行过更换,墙壁进行过粉刷,连部前各班的帐蓬和左边库房都不存在。(近期照)

十四团后勤处党代会合影 照       十四团后勤处第一次党代会,王守国,冯卫国,李厚龙为仓库代表参加会议。

加南学习班全班的合影     在加南师教导队干部学习班,班长郑华才政委,付班长陈贵和参谋长及全班成员在飞机场上的合影。

师后业务训班合影       排前左:余尚银,刘光暑,李厚龙,张宝贵;中:胡武荣,馬云然,胡必贤;后:郭金美,…、…、赵列章。(1973,3)

在十八站团部路边林地战友们合影               左起:李厚龙,刘长春,刘正清,李启华,余尚银,李新民,熊启志,梁正安,徐华永。(1983,冬)

转工前合影      前排:李厚龙,张满春;中排:李新民,余尚银,马光猛;后排:张义国,刘正清,张其学,邓学元,徐华勇。

白卡尔新老战友合影      前:徐占青,李厚龙;后:李双月,曹洪和。

桦甸12位战友合影      前排左起:李贵福丶石磊丶崔殿英丶闫志国丶孙志新丶王启鹏;后排在起:…丶刘兴华丶付民丶云树申丶孟兆凤丶何善基。

吉林桦甸战友合影       前左:云树申丶刘德光丶伦会民丶徐占青丶王维才丶李贵福;中左:王啟鹏丶白云成丶石磊丶闫志国丶鞠风武丶岳文昶;后在:付民丶孟兆凤丶?丶孙立新丶刘兴华丶许树祥。

每天早饭后的天天读    在文革时期天天读雷打不动,这是兄弟连队学习照。

保管班在大勃吉营区合影      在帐蓬前合影,从前排左:杨全友,徐占青,吕文举,李进才,李厚龙;后排左:胡武荣,杨庆军,郭金美,鞠风武,边同望。

应山县五位战友合影     前排左起是:李厚龙,何善基,后排左起是程运国,刘兴华,李观明。同为71年入伍,湖北应山县(现为广水市)。同为老乡的王立德因在满归转运站而没能合影。

老战友们合影(胡清玉提供)

在海拉尔材料股战友合影      81年8月14团材料股部分战友合影(胡清玉提供)。

刘廷宽排长与战友们          前左:苏俊芳丶刘廷宽丶谭述;中左:刘海龙丶张俊龙;后右:李义杰丶王晓忠丶鞠凤武。

设立党支部后仓库战友名录

(始于69年一终于83年)

66年前参军    浙江:郑林友;湖北:吕纯甲;上海:程福兴;北京:姚文孝;湖南:曾建文丶肖成尧;吉林延边:金荣国;吉林榆树:包福才丶赵兴范丶吕忠文丶于占林丶李洪斌丶陈贵丶李有贵丶李华丶;四川剑阁:贾上先;黑龙江:吕文举丶马俊;吉林浑江:法文连。

68年参军    辽宁大连:刘延宽丶连培升丶曹洪和丶殷发权丶史光福丶朱天学丶杜国仁丶司朝贵丶钟家礼丶管树彬丶林庆连丶生吉安丶初正敏丶张福龙丶刘作昌;   四川宣汉:姚厚见丶赵春荣丶陈启银丶吕云义丶湖清玉丶张天月丶王天贵丶李志政丶向守万丶向守恒;   黑龙江:张祥丶康东阳。

69年参军    辽宁海城:赵长栋丶唐述宏丶张守德丶李雨波丶李庆余丶李士勇;   吉林延吉:孟在天丶金虎山丶洪成日丶金齐星;  吉林舒兰:赵成灿丶卢根善丶郑京植丶朴明焕丶徐胜丶李贵福丶李永和丶张云和;黑龙江集贤:杨焕文丶唐金科丶张景丰丶陈兴久丶孟兆风丶云树申丶秦万财丶张科学丶田成民;四川峨眉:戴成军丶张华生丶钟正才。

70年参军    河北献县:刘雨顺丶陏洪义丶李双月丶王亭善丶徐树华丶张焕国丶刘俊会丶韩清红丶杨德丰丶孙世建丶张树增丶李进才丶张德亮丶陈谷生丶赵瑞发丶巩喜朋丶高国啟丶杨全友丶高景元丶王茂广丶李振岩丶库英杰丶李国奇; 四川泸州:丁德福。

71年参军   湖北应山:李厚龙丶何善基丶王立德丶徐华永丶余尚银丶熊奇志丶程运国丶李观明丶刘兴华;  吉林通榆:李俊峰丶白云成丶付合丶孙立新丶刘德光丶王兴财丶孟令才;吉林松原:徐占青丶伦会民丶闫志国丶鞠风武丶李佰祥丶邵开金丶石磊丶王启鹏丶樊云龙丶付民丶岳文昶丶林成山。

73年参军   四川威远:刘光暑丶曹建华丶胡武荣丶黄恩富丶王甸书丶张忍丰丶彭世伟丶段永良丶黄永堂丶叶俊阳丶黄仁旭丶余月海丶何崇才丶刘守贵丶杨德友丶林代明丶刘跃明丶曾木生丶罗林书丶徐林森丶曹天福丶董明高丶李德华丶王文章丶闵邦才丶唐登文丶丁仁书丶董志超;  河南淇县:崔殿英丶郭金美;河南浚县:边同望丶李成堂丶牛子德丶赵修道丶刘奎丶张文堂丶李银江丶池月海丶张德茂丶李勇军丶王廷军丶张志江丶刘振忠丶马新根。

75年参军   辽宁朝阳:姚志远丶刘海龙丶王晓忠丶尹国军丶张明义丶谭述丶马云青丶王志化丶李义杰丶刘明丶郭宗富丶苏庆芳丶周国生;辽宁建平:田树丶张俊龙;  浙江瑞安:林奎远丶林志新丶潘国岁丶黄益贤。

76年参加军    辽宁义县:苏宝玲丶刘荣林丶郭跃东丶冯卫国丶沈长仁丶孟祥友丶阚瑞贵丶夏兆金丶程友林丶张铁林丶孙广柱丶杜占华丶王恩成丶雷祥丶艾国民丶张景贵;  辽宁锦西:李玉清丶任万桥丶施用田丶钟树宝丶王海忠丶陈宏太丶杨忠斌丶张保坤丶包建忠丶古万海。   河北吴桥:陶风彬丶陈中林丶宋海平丶王殿合丶赵文信丶张润生丶李永富。

77年参军   四川南部:何永超丶孙伟丶周蜀东丶张茂林丶赵强丶张洪亮丶赵大明丶李自俊丶宇啟文丶吴星丶袁选文; 湖南炎陵:李爱华丶史福云丶罗爱中, 湖南茶陵:袁件云丶谭晚生;  山东惠民:李玉平丶闫少成丶马新民丶骆建国丶郑德水丶李清水。

78年参军   江苏如皋:庄国华丶贾建华丶张光林丶朱义如丶徐永富丶许建华丶沈国华丶赵夕贵、周久如丶朱国汉丶王俊;  山西应县:王守国丶王守平丶李尚瑞丶李跃军丶陈大富丶刘玉丶丰开润丶马存英丶赵充祥,山西大同:任庆财丶任忠丶韩海泉丶于茂丶齐开世丶王珍丶王儒丶燕军;  安微界首:史宏友丶许斌丶王军丶王友宣丶高慧泉丶徐建国; 安徽和县:吕林丶张同印丶张志强丶王庆余;陕西西安:张静杰丶王林丶崔春满。

79年参军   湖南石门:杨万能丶伍千然丶覃平丶王连学丶汤光佑、吴贤钦丶田玉国丶王永哲丶黄宏华丶李景武丶郑孝满丶严白云丶陈绍富丶黄永爱丶杨贤荣丶羊厚满丶揭正靠丶胡光学丶刘湘群丶易继富丶文书协丶王先平丶向绪金丶付左仁丶曾祝庆丶覃章榜丶龚道忠丶黄修法丶罗国禹;  河北卢龙:橄永林丶王华丶袁长忠丶刘博才丶陈辉丶丁秀民丶莲贵丶穆民丶陈玉才丶刘铁宝丶张宝成丶袁德军丶潘风余;河北清县:王孝刚丶赵玉文。

81年参军   四川邛崃:孟华忠丶周培志丶张世斌丶唐富军丶曹长青丶曹应辉丶李久华丶李雨顺丶古代刚丶庞继高丶涂学文丶牟旭洲丶方德明丶陈留柱; 四川温江:杨开元丶王小泉丶冯昌阳; 四川大邑:王泽贵丶黄学明。

82年参军   黑龙江哈尔滨:蒿占贵;黑龙江密山:龚秀宇丶房来祥丶荆宝山丶高浩丶孙宝国;  辽宁瓦房店:冯党章丶徐连春丶姜洪波。

(据回忆计收录了350多位战友名单,包括已去逝和联系不上的,因时间久远,仍有些战友未统计到。)

连培升工作照       时任七班班长在为战士补衣服,七班任务是为连队缝补帐篷、补衣服(后任材料股付股长)。

曹洪和战友      68年大连入伍机配库保管员

赵长栋   69年辽宁海城入伍任战士丶报道员。

徐胜   69年吉林舒兰入伍保管员

李双月    70年河北献县入伍材料庫管保员

刘雨顺   70年河北献县入伍战士

李俊峰   71吉林通榆入伍战士、文书

连培升班长与伦会民71年松原入伍(长春知青)在一起。

石磊       71年吉林松原入伍战士丶通信员,于樟岭白卡尔仓库。

王立德    71年湖北应山入伍战士、班长。樟岺火车站是当时铁路的终点站,距白卡尔仓库二十多公里,仓库派驻一个班负责物资转运。

白云成     71年吉林通榆入伍战士丶班长。新训结束后分配十三连,71年5月和李厚龙丶闫志国同时调到仓库。

二位文书工作交接时合影      右为李俊峰   71年吉通榆入伍战士丶文书;左为崔殿英   73年河南凌县入伍战士丶文书。

胡武荣        73年四川威远县入伍材料保管员丶班长。

段永良   73年四川威远入伍战士

刘海龙   75年辽宁朝阳入伍机械库保管员

王晓忠   75年辽宁朝阳入伍材料保管员

郭跃东    76年辽宁义县入伍战士

陈中林    76年河北吴桥入伍材料保管员

山西五位战友    前:李尚瑞丶刘玉丶陈大富;后:丰开润丶任忠。

王守国   78年山西应县入伍任理发员丶给养员。

于茂     78年山西大同入伍战士

组合照      于茂与张静杰78年陕西西安入伍卫生员(左上)丶杨万能79年湖南石门入伍军需保管员(右)丶黄宏华79年湖南石门入伍汽配保管员(左下)三位战友在一起。

夏兆金   79年河北卢龙入伍战士

田玉国   79年湖南石门入伍战士丶文书。

揭正靠    79年湖南石门入伍战士

周培志    81年邛崃入伍战士

龚秀宇  82年黑龙江密山入伍卫生员

  我是1976年10月下令任仓库政治指导员,刘廷宽1979任仓庫主任,姚厚见1983年任仓库主任。历届仓库领导人员名单是(以先后为序):主任:陈福兴,吕纯甲,刘廷宽,姚厚见,指导员:郑林友,姚文孝,赵兴范,李厚龙,赵春荣,付主任:曾建文,徐占青,随洪义,姚厚见,付指导员:马俊,姚文孝,康东阳(达吾尔族),刘作昌,张福龙,助理员:曾建文,吕文举,李厚龙,孟在天(朝鲜族),林成山,司务长:金荣国(朝鲜族),包福才,冯卫国,;排长:胡清玉,吕云义,孟在天,徐占青,王子焕(未上任),林成山,李成堂,何永超,庄国华等。

李厚龙 在马存英延悼会上致悼词

70年12月湖北应山县应征入伍,71年5月由十三连调入仓库,任战士丶保管员丶班长丶助理员丶指导员。

刘廷宽主任与夫人李凤英       刘延宽由十四团生产基地调入,历任仓库排长、主任。

姚厚见68年四川宣汉入伍,由二营调任仓库付主任,接刘廷宽任主任。

刘作昌       68入伍,辽宁,78年仓库任付政指,后调八连任政指。

徐占青       吉林前郭县70年12月入伍,在仓库任排长,付主任。

欢送吕文举助理转业合影照        前排左起:郭美金,李厚龙,吕文举,徐占青,胡武荣;中左起:?李玉清,陶风彬,王晓忠;后左起:刘海龙,史富云,陈忠林,张明义。…吕文举助理员65年由嫩江县考入军校,后分到仓库任助理员,他是位有文化,有才华而不得志的老战友。

孟在天助理与保管员们       从左至右,前排左:王俊,陶风彬,孟在天,庄国华,张光林;  后排左:杨万能,黄宏华,曹仁辉,陈玉财,方德明。

孟在天,69年吉林延吉入伍,历任仓库战士、班长、排长、助理员。

家属探亲合影       左边起:任忠夫妇,中间李厚龙夫妇及儿子,右边是吕云义夫妇及女儿,后排右二是冯卫国。吕云义,68年四川宣汉县入伍,历任仓库战士,班长,排长; 冯卫国,76年辽宁义县入伍,历任仓库战士、上司、司务长。

湖南炎陵县的战友们        前排右:李爱华(仓库住勤司机),史福云(实习学生、任军需保管员),袁件云(任仓库战士通信员等),后排右:罗爱忠,毛永年及三位同乡战友{李爱华提供)。

姚厚见主任与战友们        从左起:孙万江、黄永爱、杨献云、姚厚见、李自俊、任庆财、王泽贵、田玉国。

辽宁76年入伍11位战友    前:施用田丶杨忠彬丶刘亚峰(团小杜上士)丶郭跃东;中:任万桥丶沈长仁丶阚瑞贵;后:包建忠丶张宝坤丶张景贵丶孟祥友。

义县战友与新训排长  前排:郭跃东丶新训赵排长丶聂福金;后 排:苏宝玲丶沈长仁丶郑思杰 。

沈长仁母子和杜占华

姚志远战友       75年辽宁朝阳入伍文书丶班长。

张明义      75年辽宁朝阳入伍材料保管员丶付班长。

机关战友登上仓库岗楼      在海拉尔东站,自卫反击战前夕,即79年春节,机关几位战友来连看望。从左:刘正清,余尚银,郑安友,李厚龙,马光猛。

苏宝玲      76年辽宁义县入伍曾任战士、班长、二排付排长。

何永超      77年四川南部入伍,历任仓库通信员、文书、排长。

庄国华       78年江苏如皋入伍,历任仓库保管员,排长。

任庆财      78年山西左玉县入伍战士

王守平      山西应县78年入伍二排四班

李跃军  78年山西应县入伍战士

丰开润     78年山西大同入伍战士

仓库湖南石门县79年入伍战友的合影

合影照       左:袁件云(通信员);右:韩海泉二排(代理文书)。

王永哲       湖南石门79入伍战士丶文书,爰好文艺。

李厚龙与战友们      从左:何永超(文书),李厚龙(指导员),孙伟(一排战士)齐开世(通信员),李玉平(理发员)周未在一起。

孟华忠       81年邛崃入伍军械保管员,军转工时负责武器弹药移交事务。

卫泽贵      81年四川大邑县入伍战士。看舍不得部队军装,脱装再穿上新装照个像,好帅好精神的小伙。

蒿占贵      81年哈尔滨入伍,当兵时仓库末任文书。

十四团汽车连在大兴安岭合影照

湖北襄阳籍78年12月参军到铁三师的26位(其中15位)女战友

李厚龙与73入伍五位老战友       这是75年吉林桦甸,前排左起,胡武荣(材料库),王甸书(汽配库),郭金美(工具库),后排左起刘光暑(机配库),李厚龙(任班长),边同望(军需库)。他们五位都是73年入伍,是班上骨干。王旬书是第二个汽车连借调仓库的。

熊启志      70年12月由湖北省应山县入伍,仓库汽配保管员,是第一个由汽车连借调仓库的,后任汽车连排长,连长。

李自俊      汽车连借调仓库汽车司机李志俊,仓库搬到十八站后与姚厚见付主任等留守海拉尔东一年多。

徐华永       71年湖北应山入伍,任实验室试验员,十八连排长,1981年率18连一个排来仓庫配属搬迁工作。

四位女战友组合照      上左:陈慧玲,70年兵东指(505)电台;上右:张艳华71年兵,十四团卫生队;下:龚襄珊79年兵,十四团卫生队;王丽华79年兵,十四团卫生队。

三位军属与铁二代       她们是:姚厚见夫人王昭碧丶儿子姚军,冯卫国夫人李莉丶儿子冯政,李厚龙夫人石义华丶儿子李科。

李厚龙       探家:返队途中(81年)游北京明十三陵

大兴安岭初春满山红

大兴安岭夏日樟子松

大兴安岭冬季雾松

大兴安岭冬季零下40,50度,开水泼出去瞬间成冰。

大兴安岭当铁道兵各班必备的烧柴柈子

大兴安红豆,又称相思豆。见物思人,思念当年一起的战友们。

  《上篇》…记载是从1969年……1983年底当兵时的人物、故事。在那个年代,社会经济、文化、技术(照像)都较落后,连队又住深山老林,照个像不容易,许多战友和当时库房,连队营房没能留下张照片,很遗憾!  (2018年9月)

责任编辑:梦醒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