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被孤立、被欺负、朋友少:给孩子看这5部电影,秒变高情商(直接观看)

 carol876 2021-02-25

原创文章,其他公号转载请后台输入“授权”
春节跟亲朋好友聊天,几个朋友都提到很为孩子“内向”而着急。

担心孩子会因为内向而交不到朋友,也担心孩子以后出去在外面会因为不够合群而被孤立甚至受欺负。

其实我倒是从不觉得孩子内向是问题,他们只是跟性格外向的孩子,获取能量的方式有所不同。

咱们之前提到过,性格外向的孩子是通过跟其他的人打交道来获取能量,而内向的孩子则是通过与自己的独处来获取能量。
只要孩子内心丰盈,无论内向外向都非常好。

有些孩子不爱说话,也未必是因为性格内向。很多孩子可能是因为缺少合适的玩伴、受外界环境影响之类的原因,才显得不太活泼。

今天给大家分享5部电影,都特别适合内向孩子的观看。

有些能够让内向的孩子更懂得如何跟世界相处,也有些堪称是跟内向孩子相处的教科书。里面也有很多为人处世的道理,对教孩子交朋友、提升孩子情商非常有帮助。
链接放在了文末,大家可以自动获取:
 01  

《刺猬的优雅》:
教孩子用自己的方式与世界相处

 
我是先看的《刺猬的优雅》这部小说,而后才看的改编版电影。

很喜欢原著中的一句话:
 
“我们都是孤独的刺猬,只有频率相同的人,才能看见彼此内心深处不为人知的优雅。”
 
内向的孩子,往往都有着细腻丰富的内心。

这部电影会让孩子们意识到,在自己的世界里悠然自得,是一件多么珍贵的事。

 
影片开头,小姑娘帕洛马在为她的12岁生日倒计时,她每天在妈妈的抽屉里偷一颗安眠药,她算好了,到她生日那天她可以获得杀死自己的剂量。

 
在她的眼中,父亲虚伪、母亲神经质,姐姐目中无人……总之,这是一个不值得生存的世界。
 
直到小女孩无意中与看门人勒妮相熟,才发现人生有这么多的可能。

 
看门人勒妮外表肥胖、冷漠、梳着万年不变的发型,从不与人多说话。
 
但是在卑微的工作之后,她会打开自己狭小的卧室,那个小小的房间,摆满了书。

 
看书、喝茶、抚摸小猫,这是属于她的优雅。

白天她是贫穷、孤独的看门人。夜晚,她是自己世界里的君主。


勒妮的生活方式,让小姑娘意识到,每个人都有与世界相处的方式。
 
一个人的内心越丰富,就越不会在意外界的评判和声音。活出真实的自己,才最优雅、最高贵。
 

 02  


《玛丽与马克思》:
教孩子学会与朋友相处

 
这是一部根据真实故事改编的定格动画电影,非常适合曾感受过自卑、孤独的孩子们,能够带给孩子们很多思考和力量。
 
它还获得了2009年法国昂锡国际动画影展最佳动画长片奖,柏林国际电影节水晶熊奖及渥太华国际动画电影节最高奖,艺术水准很高。

 
玛丽是个8岁的小女孩,她头上有一块很像便便的胎记。父母都是爱酗酒,没人真正关心她。
 
她一直非常的自卑,没有任何朋友。很偶然的机会,她与同样没有任何朋友的成年人马克思成为了笔友。

 
玛丽在信中诉说自己的心事,表达自己的困惑。而马克思也真诚的回信,帮助玛丽排解孤独。
 
两个孤独的、内向的人敞开心扉,互相支持,保持通信20多年。

 
两个人有过矛盾、有过误解,但最终还是彼此牵挂和原谅。
 
因为源于真实故事,所以影片更加触动人心。它告诉孩子们:
 
人生都有孤独,但一定会有一个人来拯救你的孤独;人生都有裂缝,但正是有了裂缝阳光才能照进来。
 
就像马克思对玛丽说的:
 
“心理医生告诉我,如果我生活在一个孤岛上,那么我就要适应一个人生活。

他说我必须接受我自己——我的缺点和全部。

然而,我们可以选择自己的朋友。我很高兴我选择了你。”
 

 03  


《秘密花园》:
教孩子敞开心扉


这部电影是根据美国作家伯内特的小说《秘密花园》改编的,整部影片美得像童话诗,非常适合假期带孩子一起看。
 
小女孩玛丽从小就由仆人照顾长大,因为父母陪伴的缺失,在别人眼中,她性格古怪内向。


因为一场意外,玛丽父母双双去世。她被送到姨父克莱文勋爵在英国的庄园。
 
玛丽到庄园之后,才知道姨妈因为从花园秋千上摔下来,已经过世多年。
 
姨夫因为伤心过度,吩咐永远将花园锁上,并常年在外游历。
 
家中只剩下病痛缠身的表哥科林和刻板严肃的管家。
 
偶然的机会,玛丽找到了打开花园的钥匙,并结识了农家孩子迪肯。


此后,玛丽、迪肯和科林三个人,便经常到花园玩。在玛丽和迪肯的鼓励下,疾病缠身的科林渐渐克服了对行走的恐惧。


影片中的玛丽和科林,在外人眼里都是内向、难相处的怪咖。但是他们组合在一起,就都成了活泼爱笑的小天使。

儿童教育专家李跃儿在看完这部电影之后,分享了一段她的感受:
 
在生机蓬勃的小天地里不受干扰地玩耍,孩子们学会了友爱待人,恢复了纯真快乐的天性。
 
孩子应该有这样一个属于自己的秘密地方,一辈子直到老了,想起这里还是会感觉到温暖和美好。
 
内向,并不是一种错误。

当我们给内向的孩子们空间,让他们有机会充分接触大自然,有机会在不受打扰的小天地里舒展自己,他们都会发展出特别的力量。
 
我们要做的,只是引导、信任和陪伴,仅此而已。

 04  

《彩虹照耀》
教孩子学会爱与担当
也教会父母如何爱内向的孩子


这部片子获得了2009年世界儿童电影节的最高奖项,风景美得像油画,人心美得像彩虹。


我觉得不仅适合内向的孩子看,它也是给父母们的一本教科书,告诉我们该如何与内向的孩子相处。
 
男孩汤马斯在孤儿院生活,他性格内向,胆小怯懦。在孤儿院,经常被大孩子们孤立和欺负却无处可逃。


直到有一天,养母梅尔出现了。
 
养母有天使般的笑容, 她愿意领养汤马斯,汤马斯灰暗的生活开始有了明媚的色彩。

 
汤马斯跟着养母来到了一个美丽的小岛,但胆小的他却被养父所嫌弃。
 
养父是个高大的硬汉,他希望领养一个强壮阳光的孩子,所以总是板着脸,不跟他交流。


养母安抚汤马斯:“我知道他看起来像个石头,但他内心很柔软,有一颗爱心,总有一天你会懂得。”

在小岛上,汤马斯得到了养母非常悉心的照料和包容。养母懂他的担忧,给他尊重和包容。
 
渐渐的,汤马斯变得开朗爱笑,变得勇于担当,越来越像男子汉。结交了真正的好友。


跟养父的相处,也越来越融洽,用爱融化了彼此。


杨澜曾说:
 
一个母亲,能够给孩子最棒的东西,就是一种价值观,一种世界观,一种心智模式,一种格局。
 
我们给孩子的是一个core(核心)。这一生,无论孩子怎样伸展,遇到外界的各种风吹雨打,他们总是可以回到这个核心。这个核心是安全的,有爱的,有力量的,独立的,自由的。
 
这个核心,不是靠父母说教出来,而是需要父母展示自己的活法。”
 
影片中的养母,就是这样能够给孩子温暖核心的人。

内向的孩子不容易轻易表达感情,但是当他们得到足够的爱。敞开自己的心,你会看到他们有更多的勇气和力量。

这部片子没有惊心动魄的剧情,我却在结尾忍不住的哭泣,非常的感人和治愈。

  05  


《海蒂和爷爷》
让孩子感受友谊的美好

 
这部电影我特别喜欢,带着女儿看过2次了。还专门给大家做过一段小视频。
 

这部电影中有孩子纯真的笑脸,有阿尔卑斯山迷人的风光,每一帧都可以用来做壁纸。


影片中的主人公海蒂自幼父母双亡,一直是由姨母养大。
 
可是姨母在外地谋得一份差事,决定把海蒂扔给素未谋面的爷爷抚养。

 
爷爷性格古怪,但是内心善良,独自一个人生活在阿尔卑斯山顶上,他担心自己不能很好的照顾海蒂,一度想要把她送走。
 
但是海蒂的纯真热情温暖了爷爷,他决定亲自抚养海蒂。

 
海蒂也过了一段无忧无虑的时光,跟放羊娃皮特成为了好朋友。


但是见钱眼开的姨妈某天突然赶回,把海蒂骗去给富家小姐做玩伴。
 
富家小姐克拉拉双腿不能走路,生活在礼仪和各种条条框框的规矩之中。海蒂的到来,让克拉拉觉得终于有了朋友。

 
海蒂也喜欢克拉拉,但是对爷爷的思念,让她得了梦游症。
 
最终,在克拉拉奶奶的帮助下,海蒂终于回到了爷爷身边。


克拉拉去看望海蒂的时候,也偶尔学会了走路。
 
我觉得影片中海蒂、放牛娃皮特、克拉拉3孩子的友谊,特别值得一看。

爷爷、克拉拉都是性格内向但是心地善良的人。当遇到真诚的海蒂,他们都敞开了自己的心。

内向的人,不是不会爱人,只是把更多的感情都留给了他们更珍视的人而已。

性格内向的孩子们,可以从这部影片中感受到友谊的美好,也能从中学会很多跟同龄人相处的方法。


最后,几部片子的链接我也已经给大家准备好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