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道 | 术】名医谢海洲谈药露、药枕、药浴及制香

 一元堂中医张 2021-02-25

药露

药露是中药制剂的一种剂型,十八世纪才盛行起来的。《本草纲目拾遗》曾记载了22种,并对这一剂型的制法和作用作了说明。“凡物之有质者,皆可取露。露乃物质之精华,其法始于大西洋传入中国,大则用甑,小则用壶,皆可蒸取其露,即所蒸物之气水……。时医多有用露者,取其清洌之气,可以疏瀹灵府,不似汤剂之腻滞肠膈也”。
我国在元代时已能蒸取烧酒,《物理小议》亦记载有取露法。现代制药露法系取一瓶,其中放具挥发性的药物,通过一盘旋蛇管,加热而取挥发性的油水液,这样就相当于芳香水或酏、醑剂,与古代西方的蒸馏法并不完全相似,因此,可以认为制药露的技术为我国所固有,但曾受西方的影响。
露剂一般多用新鲜的含有挥发性成分的单味药物,如金银花、青蒿等,放在水中加热沸腾,这些有效成分随着水蒸气一起蒸馏出来,所收集的蒸馏液即是银花露或青蒿露。
金银花露或简称银花露,味甘性平,具开胃宽中、祛暑清火、解疮散毒的功效。青蒿露,味苦性寒,具明目、退热、清暑、辟秽的功效,适用于劳倦、骨蒸、虚热、虚烦、盗汗、久疟、久痢、蓐劳等症。
除上述银花、青蒿可制露外,藿香叶、枇杷叶、地骨皮、茉莉花等芳香性植物均可取露,取其气味芳香,清淡无色,便于口服,一般作为饮料,夏天尤为常用。一般每次服30-60毫升,早晚各1次,隔水加温饮,或冲入煎剂中服用。
露本为中医剂型,清代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温热、暑等篇或曾多次应用金银花露、鲜荷叶露,其后温病学家,如张聿青等多师其法,确为退热、清暑、开胃和中之良剂。
京津二市先后在建国初期,因有的药厂有偷工减料的嫌疑,因此即被无形中取消了此一剂型,但当时尚有二、三十种鲜药好用,近年来因为没有很好安排,鲜药也有暗中被消灭的趋势。关于提倡应用鲜药,将于另文说明。
清代马培之为江苏孟河名医,声名誉满江南,在其前后有费伯雄、绳祖父子、丁甘仁等名医。马氏曾创制有肺露复方,取其清肺消痰,用于吐血、衄血、干咳无痰、肺痿咳喘、虚损久咳等症。
北方中医虽然少用露剂,甚至北方药店也少有制露者,但露的名称反为近代新药所引用,如有名的止咳药枇杷露、止咳露、平喘露等,其实这些制剂都是糖浆剂,而取露的名字,也是疏瀹肺脏灵府之意。由此也可看出“露”剂的生命力。
露为中药剂型之一,应予提倡,恢复生产。

制香

民间香厂所用原料,一般为北苍术、白芷为主,间有用青蒿、艾叶、石菖蒲者,都是取其味香,至于粘合,则用榆树皮。
苍术:含挥发油及桉叶醇,辟秽浊,除恶味、解表,过去装香袋(香荷包)插门槛,辟秽邪恶之气。
白芷:含白当归素等,具祛风、抗菌、润肤、美容、退斑,中医面膜(整容)均以此为基质。
青蒿:主含青蒿素、挥发油等,气香,具香窜、透络、祛暑、辟秽,可抗疟驱蚊。
艾叶:主含挥发油等,可抑制多种细菌和真菌,燃着烟熏,温通经络,缓解麻痹。
石菖蒲:主含挥发油,可芳香开窍,醒脑,辟秽提神。
榆树皮:性粘,过去老年妇女梳头,即以其泡水刷头,取其粘性润滑。北方农民吃高粱米面饼子,需加适量榆树皮面,取其粘合成型。制香也是取其为粘合剂。
如为防止感冒,可制成“防感冒熏香”:防风、荆芥、藁本、葱白。其中防风散风,治一身尽痛,消炎镇痛;荆芥散风、解热、镇痛;藁本解表祛风,防蛀驱虫,通络缓痛;葱白解表散寒,通阳。
如为防治高血压,可制成“降压熏香”:槐花、橘叶、葛根、野菊花、夏枯草、黄芩。其中:槐花凉血平肝、降压;橘叶舒肝解郁,行气通络,清头目;葛根解热、解痉,增加脑及冠状动脉血流量,抗心率失常,降压;野菊花疏风清热、抗菌、降压、止晕;夏枯草清肝凉血,明目、降压利尿、消肿;黄芩清肺火,清血热,清头目,抗炎、抑菌、解热,镇静。

药浴

药浴是用中药来做为洗剂、熏剂、熨剂、熥(tēng)剂。
洗剂是采用一种或几种中草药,多放水煎汤(一般1:10),用于洗局部或全身,也可将药料装于口袋中,放在较大容器中煎煮,趁热熏之,利用其蒸气就叫熏剂,如熏眼,熏洗某局部。稍放凉,手可浸入即可洗涤或浸泡。也有时将内服药的第3次煎液换大容器,多加水,煮沸进行熏或洗的,一般用于治疗关节炎或肿胀部位。
有些老年人由于气血不足,皮肤干燥,遍体皆痒,即可采用药浴的方法。根据老年人体质是哪方面不足,如气虚、血虚、阴虚、阳虚,或气血俱虚、阴阳不足,适当加些扶正的药,然后再用些风药及祛湿止痒药等,通过用药煎水洗浴可以治愈各种皮肤病,以及老年皮肤瘙痒症。
温泉浴久为人们重视,在没有温泉的地方,可提倡药浴。
熨剂是将药料包在2个或2个以上纱布口袋中,放在笼屉或蒸锅中蒸热蒸透,乘热放于局部,进行熨贴、滚动,再加以按摩手法,使药发挥舒筋活血、通络散风止痛之功效,用2个口袋是为了更换。
熥剂多为已准备好的制剂,以备不同目的的选择,如骨科活血炉药,由当归、红花、透骨草、刘寄奴等预先制成粗末(以往用铁碾槽将药粗粉碎),临用时或熏或洗或熨皆可。

药枕

“高枕无忧”说明枕为睡眠所必需。如果一时没有合适的枕头,也要用其它代用品垫高头部,与肩相平,才能入睡,这是一般人的生活习惯。
婴儿头部易发热、出汗,发热最易受凉。夏天气温高,头部易出汗,有经验的老年人称这种婴儿为“头火”大,可以选用绿豆皮、蚕屎(即中药蚕沙)、夜明砂(蝙蝠粪类)、菊花等做枕芯,这样可使头枕部清凉,从而减轻“头火”。
高血压、高血脂的老年人,为了保持足够的睡眠,采用舒适的枕头也很必要。一般可用荞麦皮、柏树叶,同时为了配合降压也可以用马蹄决明(中药名草决明)、鸡冠花子(青葙子)、茺蔚子(益母草的种子)、车前子等作枕芯,这样既可清头目,又可降血压,使头火、头风相应减少,因此由高血压、高血脂以及动脉硬化所致的颈项(后头枕部及其以下部位)的拘急不舒,也可得到缓解。
枕对人们的休息大有好处,防止落枕,提倡药枕很重要。
本文摘自谢海洲著《谢海洲医学文集》,特表致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