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想起高考填志愿的日子

 桥妈hegt3ib2lo 2021-02-25

    前日晚饭时,一家人开心的吃着,聊着高考分数线的新鲜出炉。然后很自然的聊到了去年土豆填报志愿的那些事儿。现在想来是多么忐忑不安和焦虑的日子。

     孩子爸高考前一个多月就开始上网或翻书查阅填报志愿的信息。一个分数,80多个选择,必须谨慎。两本报考指南书,一有闲就被我们翻来翻去,在那一个多星期里,我们为填志愿是相当的纠结,草稿纸上也写满了××大学,××专业,以及近两年的招生名次对比表格,还有一些学校的“大小年”之区分,电脑上也查询了许多学校的资料,如学校排名、教育资源、地理位置、交通条件、校内环境、学校前景、城市发展前景等等。小子也向上一届的学长们适当咨询自己钟意的学校和专业。于是一家人围坐商量讨论,划划点点,那段日子现在想来是最最充实的忙碌啊!

     的确,填志愿比高考还要费脑筋。那时候我们的意见也出现了分歧,当爸的反而希望考的学校离家近点,专业上选医生或以后毕业了考个公务员。当妈的希望离家远点也可以,只要小子自己喜欢。

     其实真正填报志愿的时候,还是要依据孩子的意愿。因为最终去上大学的是孩子。这一次,真的该让孩子做一次主了。他做主选择的,一定是热爱的,在以后的道路上,也一定会为自己做出选择负责。

     于是我们征求小子的意愿及爱好,找出几所学校和专业,由他自己选择。然后咨询了内行的专业老师和孩子的班主任老师们。志愿顺序大多数按“冲一冲、稳一稳、保一保”进行排列。(冲的志愿建议远20个左右,保选40个左右,守选20个左右)。超一本线50多分,省外选择的余地更大,985、211也可以冲一冲。于是我们就慎重选择,以求稳求准的心态,而且还要兼顾孩子喜欢的电子信息、计算机之类的专业。否则,进了好学校,却是孩子不敢兴趣的专业,那大学的日子会不开心的。      

      回头,我特别想说的是不愿意浪费分数,想压线走的孩子,愿意学校优先 ,那么能上985,就不要选211。因为保研或考研的时候,通常还是要看你本科是哪所学校的。学校优先,选了不怎么喜欢的专业也不要紧,因为上了大学,还会有至少两次转专业的机会。当然,也得要为此付出努力。

     想起好友SY的话:念書只是個過程,但是思想受限就可是一輩子,跟外界的聯繫還是要有的,学校城市还是重要的。如果要我说的话,我们的孩子在选择志愿时,我的建议是按照城市一学校一专业排列作选择。

      在选择学校尽量往大城市或者有潜力的城市去靠近,毕竟资源会更多,前景会比较好,见识到的东西会更多。

     感谢那时帮助指点的老师们!孩子算是幸运的,既进了大城市985的学校,又是自己感兴趣的专业。他的分数,志愿能达到这样境界,那是相当的幸运!

     正在选择的孩子们,无论如何,遵循本心,做到无悔即可。因为只要心裡還有夢想唸哪都可以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