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唐朝平定河北始末(九):决战洺水,李世民平定河北

 双飞金燕子 2021-02-25

武德五年(622)二月洺水县城之战以李世民的胜利宣告结束,刘黑闼的运粮通道受到严重威胁。此后,李世民趁热打铁,派兵成功切断刘黑闼粮道,迫使刘黑闼出兵决战,是为武德五年(622)三月洺水决战。本文对此进行具体分析。

一、李世民切断刘黑闼粮道

武德五年(622)二月李世民攻克洺水县城,在刘黑闼的运粮通道上打进了一根钉子。李世民迅速利用了这一来之不易的战果,派出程名振等人率兵切断刘黑闼粮道,并袭击刘黑闼的运粮队。

黑闼运粮于冀、贝、沧、瀛诸州,水陆俱进,程名振以千馀人邀之,沉其舟,焚其车。”(《资治通鉴》)

我们对照地图来看,刘黑闼当时的根据地主要是冀州、贝州、沧州、瀛州等州,而刘黑闼的主力在洺州。而处于二者之间的洺水县城,已经牢牢掌握在李世民手中。

正是因为洺水县城之战后形成的这种对唐军极为有利的态势,使得李世民几乎不费吹灰之力,只是派出了程名振等的1000余人的小部队,就完全切断了刘黑闼的粮道。

唐朝平定河北始末(九):决战洺水,李世民平定河北

李世民切断刘黑闼粮道

这也再次证明了李世民才是洺水县城之战的胜利者,虽然他在这里折损了爱将罗士信,但是却从战略上置刘黑闼于死地。以前看书看到这里时一直有个疑问,刘黑闼在河北本土作战,怎么会被远道而来的李世民轻易断了粮道?细读史书后才发现,是李世民通过洺水县城之战,硬生生的把刘黑闼的主力与他根据地之间的联系给割断了。

唐朝平定河北始末(九):决战洺水,李世民平定河北

罗士信

这里多说一句,程名振成功的切断了刘黑闼的粮道,也因此得罪了刘黑闼。程名振的母亲潘氏和妻子李氏此前在武德四年(621)十二月时被刘黑闼俘获。此时,刘黑闼盛怒之下,杀掉了程名振的母亲和妻子,和程名振结下了血仇。

二、决战前的对峙

自武德五年(622)三月开始,李世民率部与刘黑闼主力进行对峙。李世民和罗艺(李艺)率主力在洺水以南扎营,同时分出一部分兵力在洺水以北扎营,“三月,世民与李艺营于洺水之南,分兵屯水北”(《资治通鉴》)。

(一)扎营地点

对于具体的驻扎地点,由于唐军是分屯诸营,因此,地点并不唯一,但是,根据《元和郡县图志》的记载,主要驻扎点位于洺州临洺县的狗山,“狗山,在县西十里,……武德五年,太宗亲总戎讨刘黑闼,于此立营”。

唐朝平定河北始末(九):决战洺水,李世民平定河北

唐军驻扎地点

当时,刘黑闼的主力位于洺州州城一带。那么,李世民为什么要在洺州以西的临洺县狗山扎营呢?为什么不在洺水县城之战后,就近在洺州以东的洺水县扎营呢?

从整体的地理位置上看,狗山所在的临洺县,正处在太行东麓的南北交通主干道上。根据严耕望先生《唐代交通图考》考证,太行山东麓的南北交通主干道为:

洛阳——卫州——相州——磁州(治所在滏阳)——洺州临洺县(注意不是洺州州治所在的永年县)——邢州——赵州——恒州稿城县——定州

自定州向北即可进入突厥境内。

这条大路南通洛阳,是李世民所部唐军后勤保障的主干道,这条大路又北通突厥,是刘黑闼撤往突厥的主要通道,虽然当时洺州以北的邢州、赵州、定州等州均已被唐军控制,但一旦刘黑闼以主力北窜,当地唐军守军是无法挡住刘黑闼的,最多只能是迟滞刘黑闼北窜的速度。因此,李世民把唐军主力摆在狗山,能够看住这条南北通道,既保护唐军自己的粮道,又防止刘黑闼主力北窜,在刘黑闼主力北窜时能够及时追击。

而如果李世民选择在洺水县扎营,则太行东麓的这条大路就将暴露在刘黑闼主力面前,不但唐军自己的粮道会受到威胁,而且在刘黑闼主力北窜时,唐军将无法及时追击。正因为如此,李世民才选择了在临洺县狗山扎营,而不是在洺水县扎营。

(二)扎营方式

李世民在具体扎营时,采取“世民与李艺营于洺水之南,分兵屯水北”的方式,这又是为什么呢?

李世民把唐军主力摆在洺水以南,这很好理解,当时刘黑闼主力在洺水以北,如果李世民把唐军主力也摆到洺水以北,那李世民正面向北对阵刘黑闼,就会出现背水扎营的局面,这是自己坑自己的表现,把自己至于死地。请大家不要被历史上韩信的那个背水一战所迷惑,以为把自己军队至于死地,大家就一定会迸发出拼死一战的勇气,也很有可能会出现战斗意志彻底崩塌的局面,韩信能成功,那是因为韩信派了奇兵偷袭赵军军营,赵军自己乱了。如果韩信没有奇袭这一招,仅凭背水一战,他也未必能打赢赵军。具体到武德五年(622)的河北,李世民后来倒是把刘黑闼置于背水一战的境地,结果如何呢?刘黑闼主力在真正意义上被全歼了。

那既然如此,为何又要分兵驻扎在洺水以北呢?我认为主要起到牵制刘黑闼的作用,万一刘黑闼要跑,位于洺水以北的唐军就得负责牵制住刘黑闼,为洺水以南唐军主力的赶到争取时间。

那么,李世民具体选了谁在洺水以北扎营呢?

史书没有记载,我推测,很可能是李世勣。因为在双方决战之前,李世勣曾与刘黑闼进行了多次小规模挑战,还被刘黑闼夜袭过一次。李世民为什么要把李世勣放到洺水以北呢?我推测,李世民很可能是在历练李世勣。李世勣虽然后来成为与李靖并称的名将,但在武德年间,李世勣在战场上的表现并不好,特别是对刘黑闼,李世勣是有阴影的,在三个月前,武德四年(621)十二月,李世勣在洺州一带是被刘黑闼打成了全军覆没的。

唐朝平定河北始末(九):决战洺水,李世民平定河北

李世勣

很可能是为了让李世勣得到充分的历练,克服对刘黑闼的恐惧,李世民才把李世勣安排在洺水以北,直接与刘黑闼对抗。

三、对峙时的几次交锋

在双方对峙过程中,唐军与刘黑闼也发生了几次交战。

(一)互相挑战

三月壬辰(十一日),刘黑闼任命高雅贤为左仆射,并在军中举行盛大的宴会。

这里想多说一句,武德五年(622)正月时,刘黑闼任命范愿为左仆射,高雅贤为右领军。而此时又任命高雅贤为左仆射,似乎与范愿的任职重复。当时,范愿也是刘黑闼的核心成员之一,应该不存在被罢免或降职的问题。不知范愿是否又获得了高升,亦或高雅贤担任的是右仆射,而不是左仆射。这里暂且存疑。

当时,距离洺水县城失守已经十多天了,刘黑闼的粮道已被唐军切断,正是愁云惨淡的时候。此时,任命高雅贤为左仆射,并举行宴会,很可能是为了激励当时已经动摇的军心士气。

李世勣在得到这个消息后,就带兵前来叫阵,此时,宴会的主角高雅贤已经喝醉了,趁醉自己骑上马就出来应战,并追击李世勣,结果被李世勣部将潘毛一枪刺下马来,高雅贤的部下赶来救援,扶着高雅贤撤回军营,但因伤势过重,还没回到军营,高雅贤就死了。“壬辰,黑闼以高雅贤为左仆射,军中高会。李世勣引兵逼其营,雅贤乘醉,单骑逐之,世勣部将潘毛刺之坠马;左右继至,扶归,未至营而卒”(《资治通鉴》)。

高雅贤战死,对于刘黑闼来说,是一个重大损失。最初,正是高雅贤等人力劝刘黑闼,刘黑闼才在漳南起兵。起兵后,高雅贤一直是刘黑闼的得力干将。结果在此关键时刻,很意外的战死了。

两天后,三月甲午(十三日),得了便宜的李世勣等人又去刘黑闼军营挑战,结果这一次刘黑闼有了防备,交战中,上次刺中高雅贤的潘毛,不幸被刘黑闼部将王小胡抓获,不知所终。“甲午,诸将复往逼其营,潘毛为王小胡所擒”(《资治通鉴》)。

这种挑战,其意义何在呢?我认为,挑战的主要目的,就是要激怒刘黑闼,促使刘黑闼在丧失理智的情况下出战。

(二)刘黑闼夜袭李世勣

在李世勣的挑战下,刘黑闼确实出战了,只不过,刘黑闼没有直接进攻李世民,而是对李世勣发动了夜袭。“黑闼潜师袭李世勣营”(《资治通鉴》)。

得到消息后,李世民率军连夜赶去救援。

李世民采取的办法是袭击刘黑闼的后军,把刘黑闼吸引过来,从而解李世勣之困,结果反而被刘黑闼给包围了。幸亏尉迟敬德率领唐军壮士打开缺口,冲了进去,李世民才得以和略阳公李道宗冲出包围。“世民引兵掩其后以救之,为黑闼所围。尉迟敬德帅壮士犯围而入,世民与略阳公道宗乘之得出”(《资治通鉴》)。

这一仗,乍一看上去,李世民打得也比较狼狈,还一度陷入包围。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从李世民的救援情况看,李世民应该是只带领了很少的人就冲过去了,因为,李世民被包围的时候,尉迟敬德都不在身边。查尉迟敬德在武德年间的经历可知,尉迟敬德在跟随李世民作战时,一般是作为亲随将领使用,作战时紧跟李世民。连尉迟敬德都没跟上,说明李世民当时是很着急的带着少数骑兵就冲过去了。

唐朝平定河北始末(九):决战洺水,李世民平定河北

尉迟敬德

李世民为何如此着急呢?我认为,因为当时刘黑闼攻击的是李世勣,之前也说过,李世勣面对刘黑闼是有心理阴影的。在武德四年(621)十二月的时候,李世勣面对刘黑闼不战而逃,最后还没逃成,被打的全军覆没。再加上当时又是晚上,军队很容易夜惊。因此,李世民才着急去救李世勣,我估计李世民害怕一旦救的晚了,李世勣又逃跑了。

而李世民当时在洺水以南,他要赶去救援李世勣,需要渡河到洺水以北,虽然李世民提前在洺水上游做了手脚,筑坝截断河水(这一点下文详述),但是,毕竟洺水没有完全干涸,还是需要徒涉的,因此大军赶到洺水以北总得耗费不少时间,于是,李世民就先带领少量骑兵冲在前面,先在刘黑闼背后打响,一边打一边等待后续唐军赶到。

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李世民才陷入刘黑闼的包围之中。这是正常现象,如果连李世民的少量骑兵刘黑闼都围不住,那刘黑闼也就太废物了。

但从另一方面说,李世民只是用了少量骑兵,就把刘黑闼进攻李世勣的大队人马给吸引了过来,“既而黑众至,其军四合”(《旧唐书》尉迟敬德传),也就是说,刘黑闼对李世勣的进攻,也就相应的被化解掉了。

此后,尉迟敬德率部及时赶到,撕开了口子,并击败了刘黑闼所部,“敬德率壮士犯围而入,大破贼阵”(《旧唐书》尉迟敬德传)。

因此,这一仗,李世民打得并不狼狈,成功化解了刘黑闼对李世勣的进攻,还挫败了刘黑闼。

至于李世民一度陷入包围,说实话,这种事情李世民又不是第一次遇到。武德三年(620)九月,李世民率领500骑兵被王世充1万多人包围,就是尉迟敬德带李世民冲出了包围圈;武德四年(621)二月,李世民在北邙山又被王世充包围(这一次是李世民想感受一下王世充军阵厚度而主动冲进去的),是丘行恭把李世民带出来了。

这与李世民的性格有关,李世民喜欢身先士卒,冲锋在前,而作为冲入敌阵的先锋部队,被包围是肯定要发生的事情。被包围却没被吃掉,最终达成作战目标并全身而退,这才是本事。

四、决战洺水

(一)预设战场

自武德五年(622)二月庚辰(二十八日)李世民攻克洺水县城,切断刘黑闼粮道之后,经过将近1个月的对峙,到三月下旬,刘黑闼的粮食终于逐渐的消耗殆尽了。对此,史书一般记载说,李世民与刘黑闼相持60多天,“秦王世民与刘黑闼相持六十”(《资治通鉴》),这是从武德五年(622)正月李世民进入河北与刘黑闼交战开始算的。

李世民预计到刘黑闼军粮耗尽后,肯定会来决战,所以提前给刘黑闼预设了战场。当时李世民和刘黑闼主力之间隔着洺水,为了让刘黑闼主力能够顺利的南渡洺水,进入到李世民给他们预备的坟场,李世民特意命人在洺水上游筑坝截断河水,使河水变浅,方便刘黑闼渡河,“太宗遣堰洺水上流使浅,令黑闼得渡”(《旧唐书》太宗本纪)。同时,李世民还专门嘱咐守堤坝的官吏,要在恰当的时间开闸放水,什么时间呢?《旧唐书》刘黑闼传说的最为准确:

我击贼之日,候贼半度而决堰。

也就是等到刘黑闼主力正在渡河的过程中放水。请注意,兵法上常讲,待其半渡而击之。现在,李世民在半渡而击之的基础上,又加上了半渡而决堤,双重叠加。

(二)决战

武德五年(622)三月丁未(二十六日),刘黑闼率领着他当时的全部家当,步骑二万人,南渡洺水,逼近唐军军营,“黑闼帅步骑二万南度洺水,压唐营而陈”(《资治通鉴》)。

此后,双方开始交战,对于交战的过程,史书记载的很简单,以《资治通鉴》为例:

世民自将精骑击其骑兵,破之,乘胜蹂其步兵。

意思是,李世民率领唐军骑兵击败了刘黑闼的骑兵,然后乘胜进攻刘黑闼的步兵。

给人的感觉,似乎是唐军的骑兵战斗力能够压倒刘黑闼的骑兵。

唐朝平定河北始末(九):决战洺水,李世民平定河北

唐军骑兵

实际上没有那么简单。根据《册府元龟》卷19记载,在交战时,李世民是有战术安排的,应该是再一次采取了他擅长的骑兵背冲或者侧冲战术。他先命令唐军部分轻骑兵正面迎战,然后趁双方激战时,李世民再亲率精锐骑兵进攻刘黑闼的骑兵,从而将刘黑闼骑兵一举击破,“(指李世民)遣轻骑当之,贼皆殊死战,於是亲率精骑击贼马军,破之”。

所以说,看似简单轻松的交战,实际上里面都贯穿着很严密的战术布置。

刘黑闼纵横河北,是以骑兵见长。现在,他的骑兵被李世民摧毁了,刘黑闼的失败也就注定了。

这时候,虽然刘黑闼的部队还在与唐军激战,甚至表现的还算英勇,还在殊死战斗,从中午一直打到黄昏,双方交战多个回合,但最后还是败下阵来,逐渐支撑不住了,“帅众殊死战,自午至昏,战数合,黑闼势不能支”(《资治通鉴》)。

这个时候,刘黑闼的部将王小胡对刘黑闼说,咱们现在智慧和力量都用尽了,赶紧跑吧,“智力尽矣,宜早亡去”。

应该说,一直到这时候,刘黑闼在战场上的表现还算是可圈可点,可是,这时,刘黑闼却做出了一个特别掉价的决定,他带着少数人、主要是高级将领,临阵脱逃,把部下扔下不管了。刘黑闼的部下还不知道自己的主帅已经跑了,还在拼杀,“馀众不知,犹格战”。

此时,大致的态势应该是,刘黑闼的骑兵已经被摧毁,步兵还在与唐军交战,逐渐支持不住了。

这时候,在洺水上游守堤坝的唐朝官吏开闸放水,涛涛的洺水汹涌而来,水深一丈有余,这成为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本来就已经支持不住的刘黑闼所部至此彻底崩溃,当时,刘黑闼所部就处于背水一战的境地,前有唐军,后有洺水,这种处境并未激发他们的斗志,反而让他们意志崩溃了。

这里还想说一句,当时李世民为了切断刘黑闼的退路,除了放水之外,很可能还在洺水北岸布置了一支部队,根据《张士贵墓志》记载,在讨伐刘黑闼时,张士贵也参战了:

后黑闼将数万众,密迩军幕,公率其劲勇,截其要津。飞镝星流,委甲鳞下。

这里的“密迩军幕”,指的应该是刘黑闼“压唐营而陈”的事情,亦即是在洺水决战时。张士贵率军“截其要津”,看来是切断了刘黑闼的渡口。当时,虽然唐军在上游放水,水深一丈有余,但是,那是整体情况,洺水不可能到处都一样深浅,很可能有水流平缓且比较浅的渡口,而张士贵的任务,应该就是在洺水北岸控制住渡口,彻底切断刘黑闼北逃之路。从交战过程来看,“飞镝星流”,就是箭如雨下的意思,看来张士贵是在洺水北岸,隔着洺水对着刘黑闼所部放箭。从战果来看,“委甲鳞下”,刘黑闼所部丢弃的铠甲像鱼鳞一样成片成片的,丢的到处都是。

刘黑闼所部崩溃之后,又无处可逃,被唐军压缩在洺水边杀了个痛快,被斩首1万多级,另有数千人淹死在洺水。“守吏决堰,洺水大至,深丈馀,黑闼众大溃,斩首万馀级,溺死数千人”(《资治通鉴》)。

刘黑闼主力一共2万人,被斩首1万多,被淹死数千,倒算之后,还有几千人,去哪里了呢?

其中只有很少一部分跟着刘黑闼跑去了突厥,具体逃跑的人数,诸书记载不尽一致:

黑闼与范愿等以千余人奔于突厥。(《旧唐书》刘黑闼传)

黑闼与二百余骑北走突厥。(《旧唐书》太宗本纪,《资治通鉴》、《册府元龟》卷19略同)

当然,二者之间也未必矛盾,有可能跟随刘黑闼逃跑的总人数大约1000余人,但其中的骑兵只有200余人。

除这些人之外,其他活着的都做了俘虏,“悉虏其众”(《旧唐书》太宗本纪)。

至此,洺水决战以李世民的完胜而告结束。

最终的决战地点,按照《元和郡县图志》记载,很可能在洺州永年县西南十里的地方,这里有一座“皇家平刘黑闼垒”。贞观四年(630),已经是皇帝的李世民下令在垒东建立昭福寺,祭奠阵亡将士,碑文由岑文本撰写。

最后,我想就网上一个流传甚广的谣言说几句。不知从何时开始,网上开始流传说,李世民为了能在洺水歼灭刘黑闼主力,不惜放水,把唐军和刘黑闼军都给淹了。说放水把刘黑闼军给淹了,这是事实,可水淹唐军不知从何说起。从上面分析的交战情况来看,放水淹没的只是刘黑闼的后军,刘黑闼的前军都没被淹着,还得需要唐军亲自上场砍杀,“斩首万馀级”,怎么可能淹到唐军自己呢?此传言影响甚坏,特在此予以辨析。

五、对刘黑闼的评价

对于刘黑闼的能力,史家历来评价很高。例如,胡三省就曾说:

按秦王之讨黑闼,前后接战,黑闼之众皆决死确斗。特秦(王)大展方略,黑闼智力俱困而败走耳。秦王之平群盗,黑闼最为坚敌。

唐朝平定河北始末(九):决战洺水,李世民平定河北

刘黑闼

如果说,刘黑闼是李世民的诸多对手中比较难缠的一个,那我不予否认,但是,现在有些人过度拔高刘黑闼,甚至认为刘黑闼可以比肩李世民,这我认为就吹捧的过了。

实际上,纵观李世民平定刘黑闼的整个过程,从武德五年(622)正月李世民进入河北以来,就从战略、战役、战术上全方位碾压刘黑闼。刘黑闼始终被李世民牵着鼻子走。面对整个战略局面的变化、李世民与罗艺的会师、自己北撤的通道被封闭、自己的粮道被切断,刘黑闼束手无策;自武德五年(622)正月开始的历次战役,正月的徐河之战、二月的列人之战、洺水县城之战、三月的洺水决战,刘黑闼是连战连败,只能给李世民制造一些暂时的麻烦,但无法改变屡战屡败的结局;即便在战术层面,刘黑闼也被李世民的骑兵战术击败。最终,刘黑闼举河北之力,跟李世民过招不过两个多月,就遭到了完全的失败。

唐朝平定河北始末(九):决战洺水,李世民平定河北

李世民

因此,综合来看,刘黑闼根本无法与李世民抗衡,只不过是在被李世民碾压的过程中,时不时能反击几下而已。

六、洺水决战的意义

我认为,对于洺水决战,其直接的意义是显而易见的,那就是河北平定。刘黑闼主力在洺水之战中被全歼,刘黑闼本人北逃突厥,河北无力抵抗唐军,全境投降,“山东悉平”(《资治通鉴》)。

但是,深一层次看,洺水决战的意义又不止于此。武德四年(621)五月武牢关之战,李世民也是摧毁了窦建德的主力,此后,河北也是一度传檄而定。但是,武牢关之战的战果,是斩首三千,生俘五万,而李世民战后实行宽大政策,把五万俘虏全部释放,因此,河北的战争潜力还在。此后,因唐朝在河北的善后工作不力,刘黑闼漳南起兵,河北的战争潜力再次被发掘。

而洺水决战的深层次意义就在于,它基本摧毁了河北反唐势力的战争潜力,刘黑闼所部,同时也是窦建德旧部,比较能打的精锐力量,在洺水决战中被摧毁,而且大部分是彻底摧毁(斩首或淹死)。此战之后,河北单独依靠自身力量已无法反抗唐朝的统治,只要唐朝对河北善后工作得当,唐朝就可以在河北站稳脚跟。

但是令人没有想到的是,如此简单的工作,竟然也被唐朝给搞砸了,由于李渊担心李世民掌控河北,刻意阻止李世民插手河北善后工作,在洺水之战后,将李世民紧急召回长安,而李渊安排的主持河北善后工作的人又很不给力,导致唐朝对河北的第二次善后工作再次失败,对此,我将在以后详细分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