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马老师治疗妊娠恶阻验案 -- 马氏妇科

 用户08204546 2021-02-25

蔡慧

初诊:2018815。阚某某,29岁。因“停经25+5周,反复恶心呕吐4月余”入院。201886 温州市人民医院检查:红细胞计数3.51 10^12/L,血红蛋白109g/L,红细胞压积30.8%,血钠135mmol/L724温州市人民医院查B超示:宫内单活胎,孕22+4周,胎心166/分,胎动可见,胎盘附着于子宫前壁,成熟度0级,距宫颈内口>20mm,羊水指数100mm,脐动脉S/D2.73mmRI0.63

患者现自觉胸闷不适,只进少许面条、粥,进食米饭等不易消化之品,即觉胸闷、胃脘部不适,约1小时后呕吐,呕吐物为食物。可饮少许姜汤,饮温水后自觉胃脘部冰冷、有水晃动感,胸及背冷。嗳气难,或泛酸,胃脘割痛,大便4天一行,口微酸。舌淡红,苔薄白,脉细软。

中医诊断:妊娠恶阻(水饮内停)。

西医诊断:妊娠剧吐,妊娠期贫血。

治则:温阳化饮,调气和胃。

方药:苓桂术甘汤加减。

茯苓10g  肉桂4g  炒白术10g  炙甘草6g  紫苏梗12g  佛手10g  檀香5g  沉香(冲)1g  炒白芍10g3剂。

二诊:2018818。胸闷好转,呕吐好转,舌脉如上。

中药守上方肉桂加至6g,紫苏梗加至15g,加半夏10g3剂。

三诊:2018821。呕吐消失,胸闷续减,胸背冷减,舌脉如上。

中药守上方加瓦楞子30g、陈皮103剂。

四诊:2018824。胸背冷式微,诸症均见好转,耳塞,舌脉如上。

中药守上方加太子参12g、砂仁(冲服)5g3剂。

五诊:2018827。胸背冷除,胸闷,耳窒,舌脉如上。

茯苓10g  肉桂4g  炒白术10g  炙甘草6g  紫苏梗15g  佛手12g  太子参15g  沉香(冲服)1g3剂。

六诊:2018830。胃痛除,耳窒,目黑,舌脉如上。

茯苓10g  肉桂4g  炒白术10g  炙甘草6g  紫苏梗15g  沉香(冲服)1g  太子参15g  甘松10g4剂。

按语:患者胸闷不适,进食不易消化之品后胸闷、胃脘不适,且一小时后呕吐(呕吐物为进食物),且患者自觉胃脘部冰冷,有水晃动感,胸及背冷,此乃脾阳不足,水湿内停所致。脾为中土,司气化,为气机升降之枢纽,有运化水湿之功。该患者胃脘不适、冰冷感,且饭后1小时呕吐,此乃脾阳虚衰之象。脾阳虚弱,健运失职,气机升降失常,故见嗳气难、泛酸等。脾失健运,无以运水制水,则水气内生,或湿滞化痰化饮。痰饮随气机升降,停于胸胁,则见胸闷不适、胸及背冷;滞于中焦,则见胃脘不适,有冰冷感、水晃动感。仲景《金匮要略》云:“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故治当温阳化饮,调气和胃,方用苓桂术甘汤加减。

苓桂术甘汤中茯苓健脾利水、渗湿化饮,伍以肉桂补火助阳,散寒止痛,兼可鼓舞气血生长,两者配伍,可增强温阳化气之功;方用白术健脾燥湿,与苓、桂相辅相成;方中炙甘草调和诸药,四药合用,温阳健脾,淡渗利湿,标本兼治。初诊时,方加紫苏梗、佛手、檀香、沉香均有行气理气止痛之功,可增强运化水湿之效;紫苏梗还可舒郁安胎;佛手尤可和胃疏肝;檀香可开胃温中,镇定安神;沉香又可温中止呕;而方中之炒白芍则可平肝止痛,养血调经。二诊时,患者胸闷已好转,呕吐亦好转,故而肉桂、紫苏梗加量,又加半夏燥湿化痰、和胃止呕。三诊时,患者呕吐已消失,胸闷续减,背冷亦减轻,故方中加入瓦楞子取其消痰、制酸止痛之功,又伍陈皮理气健脾、燥湿化痰之效。四诊时,患者症状均已好转,胸背冷式微,但有耳塞,故在方中加入太子参补气益血,又加入砂仁温脾开胃、化湿行气、理气安胎。五诊时,患者述其胸背冷已瘥,然又有胸闷、耳塞,故以苓桂术甘汤伍紫苏梗、佛手、太子参、沉香以治之。六诊时,患者胃痛已除,仍有耳塞,目黑,故去佛手,改用甘松理气止痛,醒脾健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