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冯建海原创丨《你好,李焕英》观后感

 真言贞语 2021-02-25

《你好,李焕英》观后感

文/冯建海

一本小说为什么让你能读下去,因为写得好,愿意读,一部电影也是这样吧。都说贾玲导演的《你好,李焕英》好,看吧,看吧,就是因为都说好,就是想看看为啥都说好,这就是让我看下去的原因。

口口相传是上好的广告方式。

故事很平淡。

叙述不平淡。

文似看山不喜平吗!

叙述运用了穿越方式。就是把已故的母亲李焕英当成活着的母亲李焕英,女儿实现了母亲生前的心愿,也就是说实现了女儿尽孝的心愿。

这种穿越方式,作为观众,得仔细看,得从头看,否则会不知其所以然,分不清谁是母亲,谁是女儿,也分不清所处的时间。这样来回地穿越,挺吸引人的,可一气看下来,也为导演捏了一把汗:挺乱,总算扯落清了。

影片有独到的重要的思维。

当按照惯常思路看着看着,忽然女儿看不到妈妈了,却出现了什么声音,出现了黑白电视机,原来是电视机里的声音。黑白电视机是女儿的记忆,也是对母亲美好的回忆。

还来了一个特技——女儿坠入深渊,不是从高处摔下,是不慎?是自杀?是玄幻还是真实?

还有女儿给母亲李焕英找对象,重温母女情,重温一家亲,女儿以与母亲表妹关系为叙述角色,还有几个叔叔,这些都需要观众仔细看。

对于女儿给母亲找对象,沈光林(沈腾饰演)算是插了一杠子,这是增加电影搞笑的内容,里面的看电影、划船、登台演出等情节,就是小品,一般的小品。

当回到现实,女儿哭着喊妈妈,跑着喊妈妈,让人不禁落泪。

关于落泪,我这样认为,与任何人的演技无关,只要喊妈妈,我都忍不住流泪,甚至我一想到妈妈我就流泪,世上只有妈妈好。

这部电影也与时机有关,不能否认。

我认为,由于疫情,拍电影的少了,人们精神也很压抑,恰巧来了个安抚心灵的电影,恰巧兜里的一点余裕正无处花销,就送给了《你好,李焕英》。

当然,这也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证明。

字幕时段安排,照片结尾安排,也是亮点。

以我个人的猜测,贾玲这个胖妞尚没有这个独到的重要的思维,应当是有高人相助。

诗有诗眼,也就是灵感,也就是初心,电影也有,我认为电影中的这句话就是这部电影的“影眼”,是导演的初心:让我高兴来了。意思是女儿要让妈妈高兴,以求心灵慰藉。愿有在天之灵。

还有需要斟酌的情节。

买电视时,两个女人当众互掐,不大可信。

买完电视,三个男的找一个女的“算账”,不大可信。

为了组成一个排球队,给一个女队员割稻子,割稻子可没有这么浪漫轻松,不大可信。

女儿从高处坠落到地上,虽然地上有一堆树叶,竟没有摔重伤或摔死,不大可信。

我记得有医疗常识,摔伤时,不能立即搬动伤者,容易加重创伤,而电影里的处理方式不可效仿。

李焕英在车间工作时,头上戴着工作帽,而两条辫子耷拉在外边,这是不符合安全规则的,也不可效仿。

关于不可或缺的电影插曲,给我的印象不深,很可惜的。

我认为,这部电影的成功,主要以技巧取胜,其实,应该内容为王。

(2021年2月23日)

【作者简介】冯建海(男),山东济宁鱼台人,1964年生,1985年考学来济南,学士,从事无线电技术工作,发表若干篇技术方面文章,也喜欢文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