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京都三念:品读东瀛茶文化

 apaol 2021-02-25

坐在京都的电车上,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严谨却压抑的气息。静默无声的车厢氛围,女列车员标准而冰冷的职业笑容,窗外不断后退的干净然而略显老态的建筑。

温煦的夕阳下,我们没有闻到海水咸湿的气味,倒是感受到了后工业时代的几分落寞和疲乏。

这一趟日本之行,像是约定了几个世纪。关于日本茶道,早已听小林讲解了多年,从日本铁壶的古朴,茶杯茶托的沉厚,到日本茶道的内敛、严谨,茶人的亲切笃定以及与之相关的花道、香道等,在有着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联系的同时,还有着专属于他们的独特魅力。

然而浮生苍茫、俗务繁杂,我们始终都没能抽出时间同行,直到偶染小恙,检查却又虚惊一场。这便再次起念,干脆多歇几日,与小林一同来感受这东瀛茶文化的工整与静美。


 茶人:竹下羽客醉流霞 

漫步在京都街头,日本文化中的克制内敛随处可见,行人低眉顺目、轻声答礼;门前的花圃修葺整齐、素洁典雅;公共道路也是纤尘不染、各行其道。身处其中,鲁莽如我也不得不压低音量,尝试不去干扰到他人。

深夜里与小林从超市出来,兴奋地谈起一路见闻,然后小林告知我,这样的音量基本等同于宿醉酒鬼在街头发疯的吵闹。我暗自发笑,这仅仅是情绪略略高涨,若真的开怀大笑,那还不惹得警察前来问询?

因此,日本的茶人同样拥有着这份内敛气质。无论是茶店内导购的温柔和善,还是御所里茶艺师的精湛表演,举手投足皆渗透着对泡茶、品茶这项艺术的深入理解和真诚尊崇。

这种清幽寂静的风格,已经通过文化传统埋植于每位日本人的内心,加上长时间打磨修炼,茶人因此有了更多的笃定。


日本茶道“鼻祖”著名的千利休便是此种文化的集大成者。少年时的千利休认真学习茶道,18岁拜伟大茶匠武野绍鸥为师。

当时的日本茶道以禅宗思想为指引,所用茶具被称为“唐物”,基本可算是继承学习中国茶道的一个分支。

绍鸥把连歌道这一独特的传统艺术引入茶道,完成了茶道的民族化。而千利休则在熟练掌握中国茶道的基础上,继承绍鸥的遗旨,完成了对茶道的全面革新。

千利休对茶道的革新体现在茶器、程序、动作等各个方面,并且朝其他艺术门类不断扩充,形成了以饮食、园艺、建筑、花木、书画、礼仪组合形成的综合文化体系。

在此基础上,他提出了“和、敬、清、寂”的茶道思想。

听小林细细说来,颇有些难以消化,好在早已预约了高台寺的茶席。一路走过去,略显冗长的路程并不乏味,京都的旧时建筑多仿照了中国唐代长安和洛阳城的风格,虽在其中添加了几栋新楼,但这交错之间却仍弥漫着浓浓的古意,加上空气里弥漫着的煎茶香气,内心欣喜,脚步也因此轻盈了许多。

走近寺门,友人早已在此等候,富有日本特色的冗长答礼后,终于启步进入室内。茶道师是一位温柔的女子,一颦一笑透出的优雅气质,软声细语营造的温柔氛围,让一路行走的烦热迅速消退,很快融入这茶席的肃穆之中。

首先是师傅献上的茶前点心,乳白的团子衬在一方干净的纸巾上。然后,茶道师便擦拭器物,取水烧沸,一项项有条不紊,细致严谨,实在不忍发出声响破坏她的庄重。

更多细节无需赘述,只是按照小林的提醒,我们将茶碗双手端起,顺时针转动两下,然后尽量避免正面对着自己,如此的谦卑和克制,正是日本文化中最核心的特质。

茶道师则无处不呈现这份特质。从进门迎客到结束拜别的端坐,洁器、冲泡时的专注认真,再到端送茶杯时的低眉顺目,处处都能让人感受到谦卑与善意以及对茶道文化深入骨髓的尊崇。正因为有了茶人们的坚守,才让日本茶道一直保持纯粹、特色鲜明。


茶器:骤雨松声入鼎来

台湾音乐人屠颖的钢琴专辑《古都漫步》将京都叙述得有些清冷。在琴键孤独的延伸之中,我们仿佛能够听到木屐在石板路上的敲击与回响。

这无疑是日本社会某一个面向的真实,地域窄小决定了日本人必须克制内心情绪,彼此之间保持礼节,这样才能使整个社会更为有序和高效。然而,过分的客套和克制也会呈现出一种冷漠。

这是我与小林一路争论的焦点,对于我这般聒噪粗野的村夫,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更懂得喧哗和热络。

在中华广袤的田地之间,沉默意味着另一种孤独,只有弄出些声响,在远处便呼喊问好,对朋友敞开怀抱、高谈阔论,或者近乎无礼的干涉生活,才能在痛苦无助时有些依靠和希望,才能让个体感受到人生和世界的美好

而永远保持理智的压抑,永远尊重别人的独立性,其实也是一种高端的冷眼旁观。


相比起人性,日本的茶器却带着一种旧日的温情。千利休在革新和拓宽日本茶道内涵之外,也对日本茶器进行了深入的改良。茶碗可算作日本茶器中的典型代表。而其中最知名的“乐茶碗”正是由千利休设计指导,著名陶工长次郎制作。

在京都的几日里,我们见识了各种各样的茶碗,从茶席中的高贵名品,到橱窗内的现代设计,甚至小旅馆房间中的标配,茶碗贯穿了日本人的生活起居。

某些茶碗拥有纯正的汉风元素,明显是在战国时由当时的中国本土或高丽传入,上面的纹饰端庄秀雅,让人仿佛听见远古皸钟磬之声;某些茶碗则拙朴深沉,它们的美学更多是源自于天目一派。

当时日本僧人多在天目山修行,那里几乎都使用福建建州窑生产的建盏茶碗。后来天目茶碗的内涵扩展到了所有黑釉碗。

而日本乐窑茶碗却又是其中最契合茶道本质,也最符合“侘”茶的美学特征。厚实苍朴,似乎未经雕琢的质地加上纯黑的色泽,盛置着冒着水汽的茶汤,端在手中,细细品读,在浓郁茶香间,感受到身外的繁华美景不过是过眼云烟,唯有固守本心的拙朴,方能参透这人世的汹涌翻覆。

正如《南方录》中所记:“屋,能遮雨;食,能解饥,足矣,此乃佛之教诲,茶之汤之本意也。”


茶道:花笺茗碗香千载

肃寂静雅是京都街头随处可见的景致。茶道和佛学的那份美感似乎早已融入了日本人的血液之中。克制内敛的社会气质,也正彰显了传统人文中对佛学的尊崇和执守。

我们行过京都的古寺与巷道,南禅寺的玄关上,写有“看脚下”的木牌;永观堂里的王国维故迹,某处仿佛还留下过他流亡时的墨印,而其方丈内的“回望阿弥陀佛”雕塑,竟然与万里之外中国安岳县圆觉洞的16窟雕塑如此神似。

和小林说起这些,并非刻意炫耀佛学知识,而是要从中更深地领略日本茶道“空寂”之境界。

《南方录》开篇所言:“汲水、取柴、烧水、点茶,供佛,施人,亦自饮;立花,焚香,此等行为,皆为践行佛祖之举止也。”


这便也道出了日本茶道的真谛。除开从中国茶道继承来的禅佛意境和飘逸心态,日本茶道更建立了细致的反思和抑制的体系。

敏锐地察觉人类个体的欲望、情绪、需求和生存,对其进行反省,同时融入整个茶道的程序和美感之中。身为茶道修习者,在生存需求得到基本满足的前提下,顺利完成了社会角色和阶层的提升。这一切,都体现在了“茶事”之上。

除了前述的高台寺茶席之外,我们也感受了小旅店、地铁站里的简单茶饮,烤肉馆、海鲜店内的爽口绿茶,还有遍街的宇治抹茶店以及在古寺和家中庄重的茶席。

虽然层次不同,日本茶道的那份自省与持重始终能令我们迅速抛开奔波行走的疲乏困顿,以严谨端坐的心态,去面对日本茶人的服务和分享。


一位茶主人向我们介绍了茶道在日本的发展,几乎每所学校都有茶道俱乐部和讲授班,学习泡茶程序,修习茶道细节。在熟练的过程中感受传统文化对细节的把控和对他人的尊重。

这也成为繁忙的现代生活一项富有意味的调剂。凭借着这项看似刻板的美学活动,日本人逐渐学会了去除琐碎动作和内心杂念,保持沉静与谦卑,让整个饮茶的行为呈现出令人愉悦的仪式之美。

以此引申开来,整个社会便能建立秩序,每位个体也能因此拥有坚定信念。以茶道之法门实现自己的人生修行。

飞机从大阪关西机场起飞回程。我与小林意犹未尽地望着脚下的小岛,这个严谨有序又略显压抑的国度,让茶道展现出与古典一脉相承的静默气息。京都的石阶和古寺在脑中浮现。

我却又忆起千利休对“茶禅一味”的解释:“天地同根,万物一体,舍小我而融入天地之中,其静寂无为,所示正是茶之正道。”

茶道如人生,有了这份关于日本茶道的记忆,便可循此继续探寻罢。



排版编辑:一棵大白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