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国时期十大军事战略家,诸葛亮只排第四?

 建怀v394hwyhnb 2021-02-25
三国时期十大军事战略家,诸葛亮只排第四?

小说跟历史有区别,将军跟军师有区别,军师跟战略家又有区别。所以,小说《三国演义》是一回事,三国时期那段真实的历史是一回事;荧屏中的人物是一回事,现实中的形象又是另外一回事。

在我看来,《三国演义》小说,对于诸葛亮、庞统、徐庶这样的军事的作用太过夸大的,现实的战争中,阴谋诡计也不一定有那么大的威力,真正起到决定作用的,还是一个集团的战略力。

今天就来跟各位聊聊三国时期的战略家十强,这只是个人观点,各位有什么想法可以在文后评论区讨论。

第十名:陆逊

相比周瑜的少年得志,鲁肃的忠厚沉稳,陆逊的知名度要小得多,但是不要因为他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人物,就轻视他的战略能力。即便是在小说里,面对刘备七十万大军,东吴将士连连败退,夜里常常能听到战士在偷偷哭泣,因为谁也不知道 还能不能活过明天。

三国时期十大军事战略家,诸葛亮只排第四?

国家面临危机之际,初出茅庐的陆逊自告奋勇,坚信自己可以战胜来势汹汹的蜀军。因为他心里已经盘算好了:如果硬碰硬,自己绝对不是刘备的对手。所以只能以退为进,千万百计保存实力,等着对方犯错,然后一举中的,绝地反击。

一个士兵如果只需要作战勇猛,他就可以做百夫长、千夫长,但是一个将军不但需要勇敢,更需要的是对战争资源的调配能力。作为战略家最重要的就是知己知彼,理性而坚定,不能意气用事。

仅仅凭借这一点,陆逊就配得上十强战略家的称号。

第九名:法正

法正虽然以作战勇猛,有勇有谋而得名。其实刘备能够取得西川,法正功不可没。早在刘备刚刚得到益州之后,法正就已经提出:“降张鲁,定汉中,广农积谷,观衅伺隙,上可以倾覆寇敌,中可以蚕食雍、凉,广拓境土,下可以固守要害,为持久之计”。

三国时期十大军事战略家,诸葛亮只排第四?

法正这个战略眼光虽然比不上诸葛亮对于“三分天下”局势的判断,但也相当长远,可以说是对诸葛亮战略的细化,对于蜀汉未来的发展,法正早已成竹在胸,所以绝对不能把他当做一个简单的将军来看。

第八名:郭嘉

郭嘉本来在袁绍帐下效力,后来转投曹操,为曹魏政权统一和稳定北方立下了汗马功劳。在小说和电视剧里,曹操对郭嘉十分倚重,赤壁之战失败后,曹操抱头痛哭,感叹道:“如果有郭嘉在,吾焉有此败?”

官渡之战之后,袁绍之子及其余部纷纷逃窜,曹操欲乘胜追击,众谋士都担心如果孤军深入夷狄恐怕会遭到对方以逸待劳誓死抵抗,背后又有刘表,如果刘备劝说其袭取许都,就会很危险了。

三国时期十大军事战略家,诸葛亮只排第四?

而郭嘉则认为夷狄虽然勇猛,但是缺乏谋略,必不防备,只要找到他们中的“意见领袖”,为主公劝说,必可破之。而刘表是一个平庸之辈,胆小怕事,而且他的高层内部对刘备多有戒备,必不会重用,所以也不会听刘备的建议。

主公可以放心追击,一举就可以平定北方,免除后患,此时是收复北方最好的时机。

可见郭嘉对于各方的形势了然于胸,对于各个军事集团的优缺点以及主帅的心思也摸得很透,不愧是心思深远之人。

第七名:沮授

小说和电视剧中的沮授是一个悲剧角色,在袁绍营帐中众谋士争名夺利明争暗斗众做了牺牲品,加上袁绍好大喜功刚愎自用,最后含冤而死。

三国时期十大军事战略家,诸葛亮只排第四?

如果袁绍听取沮授的建议,官渡之战就不会发生,他的江山至少还可以再延续几年。正是因为这一战,袁绍的实力急转直下,从此再也没有资格站在争夺天下的舞台上。

更可贵的是,沮授还十分忠诚,不像普通的谋士,如果不受重用形势不对就会马上投靠他方,另寻明主。官渡之战,沮授本来是有机会投向曹操的,可是他却至死不渝,到死也不愿背叛袁绍。

第六名:司马懿

司马懿在小说里的角色,更像是一个阴谋家,而事实上,他能够在曹氏集团下隐忍多年,为了东晋基业奠定基础,足见其深谋远虑。不管是曹操还是曹丕都对司马懿有所忌惮,也是因为知道他的野心绝不是甘居人下。

三国时期十大军事战略家,诸葛亮只排第四?

司马懿出山之前,诸葛亮几乎难逢对手,即便曹操的军事才能也不低,但是每次遇到诸葛亮就歇菜了。而司马懿总是能够识破诸葛亮的计谋,不但不被他牵制,反而能挑出他的包围圈,反而是诸葛亮屡屡被识破,自己开始乱了阵脚。唐太宗李世民评价司马懿说“文以悖治,武以棱威”;史学家司马光也说其“少聪达,多大略”。

第五名:荀彧

根据史书记载,荀彧是荀子之后,少年成名,人称有“王佐之才”。曹操自己曾经评价荀彧:“荀彧,吾之子房也”,说荀彧就是自己的张良。之所以称其为战略家,就在于制定战略的能力,眼光放得极其长远。

三国时期十大军事战略家,诸葛亮只排第四?

曹操统一北方的方针,基本就是荀彧为他制定的,包括“挟天子以令诸侯”这样看起来“不忠不孝”的阴谋。事实上,战争年代,只要是有实力有机会,谁都有可能做出这样的选择。

官渡之战一开始,曹操明显占劣势,袁绍号称八十万大军,兵力实在悬殊。没打多久,曹操军营就出现了粮草匮乏的情况,此时的曹操已经有了退意,正是在荀彧的劝说下才坚定信心,最终取得决定性的胜利。

《三国志·魏书·荀彧传》中称赞荀彧“居中持正,指挥若定,有大国谋士风范”。

第四名:诸葛亮

作为一个军事家,诸葛亮是极其出色的,一开始他的战略也没有错,但是自从刘备决意为了关长报仇而攻击东吴之后,诸葛亮就屡犯错误。首先,他明知此时时机未到,必定会遭受失败,但是却未能阻止刘备。

三国时期十大军事战略家,诸葛亮只排第四?

明知刘备处于一时激愤很可能会做出错误的判断,自己却并未跟随,未能及时纠正他的错误。从而导致刘备最终失败,蜀国数十年积蓄的国力毁于一旦。

刘备死后,诸葛亮更像是一个“忠信的大臣”,一心辅佐刘婵,早已失去了一个战略家该有的格局和心胸。为了心中所谓的“忠义”,七出祁山,明知不可为而为之。

从“隆中对”到刘备称帝,这一段时间,诸葛亮作为一个战略家是成功的,所有的发展也基本按照他当初所设想的在进行。可是后期的诸葛亮因为背负太多,反而畏手畏脚,最终失去了战略雄心,落得“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的结局,令人扼腕长叹。

第三名:鲁肃

之所以把;鲁肃排在诸葛亮之前,是因为在真实的历史中,“三分天下”“联合抗曹”包括火烧赤壁,其中很多小说加在诸葛亮身上的重要战略,其实鲁肃心中早已有了同样的打算。

三国时期十大军事战略家,诸葛亮只排第四?

而且相对而言,鲁肃为人持重,理性,性情稳定,不会像诸葛亮那样,有时候会感情用事,思虑太多。就像诸葛亮为刘备谋划的先去荆州,次取西川,以汉中为基地,与蜀地形成连横之势。

孙权之所以能够始终占据长江天险,伺机而动,三分天下有其一,这都是鲁肃在背后为他谋划的。真实的鲁肃并不像电视剧中那样老实忠厚,而是一个有着雄心壮志,有勇有谋的战略家。

第二名:周瑜

周瑜气量狭小,嫉贤妒能,这是一个谣传。因为历史中真实的周瑜,其计谋绝不在诸葛亮之下,甚至有过之无不及。历史学家陈寿在《三国志》中这样描述他:“周瑜为人,性度恢郭,雅量高致”。可见他绝不是鸡肠肚肚之人。

三国时期十大军事战略家,诸葛亮只排第四?

唐宋两代文人对于周瑜的评价也很高,他还被评为“唐武庙六十四将”,位列“宋武庙七十二将”。

第一名:曹操

曹操一直以“乱世枭雄”的形象著称于世,世人多对他“挟天子以令诸侯”“生性多疑”“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的自私言论有诟病。

事实上,历史上挟持皇权以实现自己的目的多得是,更有甚至就像宋太祖那样黄袍加身自己做了皇帝。曹操只是在那个时代,最大程度的利用了各种资源,以最大的可能实现了自己的目的。

三国时期十大军事战略家,诸葛亮只排第四?

生逢乱世,无法用道德标准来要求一个历史人物。就连对手诸葛亮,在其《后出师表》中也给予曹操以很高的评价,他写道:“曹操智计,殊绝于人,其用兵仿佛孙、吴”。称赞曹操用兵如神,就像是孙膑、吴起再世。

《三国志》中说曹操“揽申、商之法术,该韩、白之奇策,终能总御皇机,克成洪业者,惟其明略最优也。”

破吕布、灭袁绍、擒袁术、追击刘备;败马超、退张鲁,曹操一生,战仗无数,雄才伟略,难出其右者。终以非凡的军事才能和高瞻远瞩的战略平定北方,奠定了魏国的基业,为两晋的统一奠定了基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