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治疗感冒的外用中药散剂.pdf

 刘雁辉 2021-02-25
10)申请公布号 CN 102188568 A (43)申请公布日 2011.09.21 CN 102188568 A *CN102188568A* (21)申请号 201110124218.4 (22)申请日 2011.05.16 A61K 36/888(2006.01) A61P 11/02(2006.01) A61P 11/04(2006.01) A61P 11/14(2006.01) A61P 25/04(2006.01) A61P 29/00(2006.01) (71)申请人 王俊程 地址 250353 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大学科技 园山东轻工业学院网络中心 (72)发明人 王俊程 王素芳 刘美玲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东方汇众知识产权代理 事务所 ( 普通合伙 ) 11296 代理人 刘淑芬 (54) 发明名称 治疗感冒的外用中药散剂 (5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治疗感冒的外用中药散剂, 其特征在于 : 由以下重量配比的中药组份组成 : 吴 茱 萸 19-23%、肉 桂 15-19%、白 芥 9-12%、细 辛 17-21%、 甘遂 10-15%、 白附子 11-15% 和面粉 7-17% ; 将各中药组分粉碎成细分, 与面粉混合制 成散剂, 按穴位外敷。 与目前治疗因感冒引起的急 性发热、 咳嗽、 流涕、 咽喉肿痛、 头痛病症的方法相 比, 本发明不仅治疗效果好, 而且使用方便、 病人 痛苦少、 医疗费用低, 并且可避免毒副反应和输液 反应的发生, 特别适用于低收入人群或不易打针 的人群。 (51)Int.Cl.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CN 102188568 A1/1 页 2 1. 治疗感冒的外用中药散剂, 其特征在于 : 由以下重量配比的中药组份组成 : 吴茱萸 19-23%、 肉桂 15-19%、 白芥 9-12%、 细辛 17-21%、 甘遂 10-15%、 白附子 11-15% 和面粉 7-17%。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治疗感冒的外用中药散剂, 其特征在于其外用中药散剂的制 作步骤为 : (一) 、 按上述重量配比称量 : 吴茱萸 19-23%、 肉桂 15-19%、 白芥 9-12%、 细辛 17-21%、 甘 遂 10-15%、 白附子 11-15% 和面粉 7-17% ; (二) 、 将按上述重量配比称量好的吴茱萸、 肉桂、 白芥、 细辛、 甘遂、 白附子分别粉碎, 过 90-95 目筛, 成为细粉 ; (三) 、 再将吴茱萸、 肉桂、 白芥、 细辛、 甘遂、 白附子细粉共同与按配比称量好的面粉搅 拌混合, 制成中药散剂 ; (四) 、 装袋备用 : 将制成的中药散剂装入医用塑料袋内, 每袋 5g, 将袋内压缩成真空, 封 口密封。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2188568 A1/3 页 3 治疗感冒的外用中药散剂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制剂, 具体地说是一种治疗因感冒引起的急性发热、 咽喉肿 痛、 咳嗽、 流涕、 头痛的治疗感冒的外用中药散剂。 背景技术 0002 感冒是一种多发病、 常见病, 不管男女、 大人、 小孩, 一年四季均可发病, 特别在季 节转换、 天气转换的日子里, 更是容易发病, 尤其是老人、 小儿、 身体较差的人群, 发病率更 高。感冒的临床症状主要是 : 头痛、 发热、 鼻塞、 喷嚏、 流涕、 咳嗽等, 病程一般 3-7 天, 重者 往往反复发作, 可长达一个月以上。如不及时治疗, 可引发心肌炎、 肺炎、 支气管炎、 扁桃体 炎等, 将严重危害人的健康。 对于感冒的治疗, 最常用的治疗方法就是采用抗菌类或抗病毒 类的药物进行静脉输液, 在一般情况下, 治愈率较高, 但在个别的情况下, 会出现毒副反应 以及输液反应。 中医治疗通常以解表发汗、 清热解毒的药物口服治疗, 但目前采用的中药治 疗, 往往治疗周期长。 特别是对于不易打针的人群, 不仅输液困难, 而且灌药也特别困难, 给 治疗带来不便。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仅对感冒容易治愈, 而且不采用口服或静脉注视, 无痛苦、 使用方便的治疗感冒的外用中药散剂。 0004 为了达到以上目的,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 该治疗感冒的外用中药散剂, 其 特征在于 : 由以下重量配比的中药组份组成 : 吴茱萸19-23%、 肉桂15-19%、 白芥9-12%、 细辛 17-21%、 甘遂 10-15%、 白附子 11-15% 和面粉 7-17%。 0005 其外用中药散剂的制作步骤为 : (一) 、 按上述重量配比称量 : 吴茱萸 19-23%、 肉桂 15-19%、 白芥 9-12%、 细辛 17-21%、 甘 遂 10-15%、 白附子 11-15% 和面粉 7-17% ; (二) 、 将按上述重量配比称量好的吴茱萸、 肉桂、 白芥、 细辛、 甘遂、 白附子分别粉碎, 过 90-95 目筛, 成为细粉 ; (三) 、 再将吴茱萸、 肉桂、 白芥、 细辛、 甘遂、 白附子细粉共同与按配比称量好的面粉搅 拌混合, 制成中药散剂 ; (四) 、 装袋备用 : 将制成的中药散剂装入医用塑料袋内, 每袋 5g, 将袋内压缩成真空, 封 口密封, 备用。 0006 本发明的使用方法是 : 每次治疗使用一袋袋装中药散剂, 拆袋后, 用醋调成糊状, 再分成四份, 病人临睡前用伤湿膏或胶布, 外敷于病人的足底涌泉穴、 咽喉部位、 神阙及大 椎穴, 也可根据病情重点敷于其中的 1-3 个穴位。本发明适用于感冒引起的、 急性发作的发 烧、 头痛、 咳嗽和咽喉肿痛。如严重的发烧、 头痛、 咳嗽, 四个穴位都需要贴 ; 如果较轻的发 烧、 头痛、 咳嗽, 可只贴神阙、 大椎两个穴位。 贴24小时揭去, 再贴第二贴。 一般情况下, 贴上 后 3-5 小时即可见轻, 贴两次即可治愈。本发明不适用于慢性病, 如哮喘引起的常年咳嗽。 说 明 书 CN 102188568 A2/3 页 4 0007 本发明的药理为 : 吴茱萸 : 辛、 苦, 热 ; 有小毒。归肝、 脾、 胃、 肾经。主治 : 散寒止痛、 降逆止呕、 助阳止泻, 用于厥阴头痛、 寒疝腹痛、 寒湿脚气、 经行腹痛、 呕吐吞酸、 五更泄泻、 外治口疮、 高血压。 0008 肉桂 : 辛、 甘, 热。 归肾、 脾、 心、 肝经。 具有补火助阳、 散寒止痛、 温经通脉之功效, 主 治 : 肾阳不足, 命门火衰之畏寒肢冷, 火不归原, 上热下寒, 面赤足冷, 头晕耳鸣, 腰酸膝软, 阳痿遗精, 小便不利或频数, 短气喘促, 浮肿尿少诸症。 0009 白芥 : 辛, 温。归胃、 肺经。具有温中散寒, 利气化痰之功效。主治 : 腕腹冷痛, 咳嗽 痰喘。 0010 细辛 : 辛, 温, 小毒。归肺、 肾、 心经。具有散寒怯风, 止痛, 温肺化饮, 通窍之功效。 主治 : 风寒表证, 头痛, 牙痛, 风寒痹痛, 痰饮咳喘, 鼻塞, 鼻渊, 口疮。 0011 甘遂 : 苦, 寒, 有毒。归肺、 肾、 大肠经。具有泄水逐饮, 破积通便之功效。主治 : 水 肿, 腹水, 留饮, 结胸, 喘咳, 大小便不通。 0012 白附子 : 性大温, 味辛、 甘, 有毒。归胃、 肝经。具有怯风痰, 通经络, 解毒镇痛之功 效。主治 : 中风痰壅, 口眼歪斜, 偏头痛, 破伤风, 痈肿。 0013 以上诸药, 共奏清热解毒、 温肺散寒、 止咳平喘、 温经散寒、 调整阴阳之功效, 达到 治疗因感冒引起的急性发热、 咽喉肿痛、 咳嗽、 流涕、 头痛的目的。 0014 诊断标准 : 患者具有明显的因感冒引起的、 突发性发热、 咽喉肿痛、 咳嗽、 流涕、 头 痛病症。 0015 疗效标准 : 治愈 : 发热、 咽喉肿痛、 咳嗽、 流涕、 头痛病症消除。 0016 有效 : 发热、 咽喉肿痛消除, 咳嗽、 流涕、 头痛减轻。 0017 无效 : 发热、 咽喉肿痛、 咳嗽、 流涕、 头痛症状 1 贴治疗后无明显减轻。 0018 采用本发明, 自 2005 年 1 月 -2011 年 1 月, 已由工地卫生室在工地上对 60 例感冒 患者试用, 年龄在 20-60 岁之间。治疗时, 将该治疗感冒的外用中药散剂, 取一袋, 用醋调成 糊状, 再分成 4 份, 每份作为一贴的用量, 患者临睡前用伤湿膏或胶布, 外敷于足底涌泉穴、 咽喉部位、 神阙及大椎穴或其中的1-3个穴位, 24小时揭去, 如还有症状, 再贴第二贴。 经治 疗统计, 有31例为一贴治愈, 一贴治愈率为51.7% ; 一贴有效26例, 一贴有效率为43.3%, 后 继续贴第二贴, 治愈。另有 3 例, 属无效, 推荐去医院进一步检查、 住院治疗。 0019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 与目前治疗因感冒引起的急性发热、 咳嗽、 流涕、 咽喉肿 痛、 头痛病症的治疗方法相比, 不仅治疗效果好, 疗程短, 而且使用方便、 病人痛苦少、 医疗 费用低, 并且可避免毒副反应和输液反应的发生, 特别适用于低收入人群或不易打针的人 群以及工地人群。 具体实施方式 0020 实施例 1 制取 200g 治疗感冒的外用中药散剂, 需称取吴茱萸 42g、 肉桂 36g、 白芥 20g、 细辛 36g、 甘遂 26g、 白附子 26g 和面粉 14g。 0021 将按上述称量好的吴茱萸、 肉桂、 白芥、 细辛、 甘遂、 白附子分别粉碎, 过 92 目筛, 成为细粉 ; 再将吴茱萸、 肉桂、 白芥、 细辛、 甘遂、 白附子细粉共同与称量好的面粉混合, 制 说 明 书 CN 102188568 A3/3 页 5 成中药散剂 ; 再将制成的中药散剂装入医用塑料袋内, 每袋 5g, 将袋内压缩成真空, 封口密 封, 备用。 0022 采用该配比制作的治疗感冒的外用中药散剂, 治疗 20 个病例, 均为施工工地工 人, 年龄在 20-48 岁之间。均为在天气变化的时候引起的感冒, 主要病状为 : 急性发作的发 热、 咽喉肿痛、 咳嗽、 流涕、 头痛, 体温在 37-39, 咽喉红肿。治疗时, 在发病的 24 小时内及 时治疗, 将该治疗感冒的外用中药散剂, 取一袋, 用醋调成糊状, 再分成 4 份, 每份作为一贴 的用量, 患者临睡前用伤湿膏或胶布, 外敷于足底涌泉穴、 咽喉部位、 神阙及大椎穴 4 个穴 位, 24 小时揭去, 一贴后, 有 11 例治愈, 不再用药 ; 其余的 9 例, 发热、 咽喉肿痛消除, 咳嗽、 流涕、 头痛减轻, 属有效, 再继续贴第二贴, 两贴后治愈。 0023 典型病例 : 彭铭, 23岁, 湖北人, 农民工, 因在工地上受雨淋引起感冒。 病状 : 发热, 体温 38.4, 咳嗽, 头痛, 咽部红肿, 四肢无力。经在涌泉穴、 咽喉部位、 神阙及大椎 4 个穴 位, 两贴后, 体温恢复正常, 咳嗽、 头痛、 咽部红肿和四肢无力的症状消失, 属治愈。 0024 实施例 2 制取 200g 治疗感冒的外用中药散剂, 需称取吴茱萸 38g、 肉桂 38g、 白芥 18g、 细辛 42g、 甘遂 22g、 白附子 24g 和面粉 18g。 0025 制作步骤同实施例 1。 0026 采用该配比制作的治疗感冒的外用中药散剂, 治疗 20 个病例, 均为施工工地工 人, 年龄在 25-58 岁之间。均为在冬季天气变化的时候引起的感冒, 主要病状为 : 急性发作 的发热、 咳嗽、 流涕, 体温在 37-39。治疗时, 在发病的 24 小时内及时治疗, 将该治疗感冒 的外用中药散剂, 取一袋, 用醋调成糊状, 再分成 4 份, 每份作为一贴的用量, 患者临睡前用 伤湿膏或胶布, 外敷于足底涌泉穴、 神阙及大椎穴 3 个穴位, 24 小时揭去, 一贴后, 有 12 例 治愈, 不再用药 ; 其余的 7 例属有效, 再继续贴第二贴, 两贴后治愈 ; 有 1 例症状没有明显改 变, 属无效, 体温仍在 38.5, 送医院进一步检查治疗。 0027 典型病例 : 郭彦伟, 35 岁, 山西平原人, 农民工, 因在工地上寒流袭来时引起感冒, 病状 : 发热, 体温 37.9, 咳嗽, 流鼻涕。经在涌泉穴、 神阙及大椎穴 3 个穴位各贴 1 贴后, 24 小时体温恢复正常, 咳嗽和流鼻涕的症状消失。 0028 实施例 3 制取 200g 治疗感冒的外用中药散剂, 需称取吴茱萸 46g、 肉桂 30g、 白芥 24g、 细辛 34g、 甘遂 28g、 白附子 22g 和面粉 16g。 0029 制作步骤同实施例 1。 0030 采用该配比制作的治疗感冒的外用中药散剂, 治疗 20 个病例, 均为施工工地工 人, 年龄在 21-60 岁之间。主要病状为 : 急性发作的咳嗽、 流涕、 头痛。治疗时, 在发病的 24 小时内及时治疗, 将该治疗感冒的外用中药散剂, 取一袋, 用醋调成糊状, 再分成 4 份, 每份 作为一个穴位的用量, 患者临睡前用伤湿膏或胶布贴在治疗的穴位上, 其中有 8 例, 外敷于 足底涌泉穴、 神阙及大椎穴 3 个穴位, 24 小时揭去, 一贴后, 治愈, 不再用药 ; 有 10 例属有 效, 在神阙和大椎穴2个穴位继续贴第二贴, 治愈, 不再用药。 另外2例, 由于原来有哮喘病, 且年龄较大, 又遇感冒, 一贴后即推荐去医院治疗。 0031 典型病例 : 李佩则, 43 岁, 河北邯郸鸡泽县人, 病状 : 咳嗽、 流涕。经在神阙和大椎 2 个穴位采用该配比制作的外用中药散剂外贴治疗, 两贴后, 咳嗽和流鼻涕的症状消失。 说 明 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