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南京都市圈成首个获批的国家级都市圈,意味着南京将成中国第五城

 中国基建 2021-02-25

在新发展阶段,以新发展理念构建南京都市圈新发展格局,探索一条跨省域都市圈的成功之路,为国家层面都市圈发展开好局、走好路、出模式、树样板。

  

  

  

2019年首份都市圈文件《关于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的指导意见》发布以来,《南京都市圈发展规划》成为国家发改委批复的第一个都市圈发展规划。

《南京都市圈发展规划》之所以能成为首个获批的都市圈发展规划,有三大关键因素。一是国家在继京津冀协同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发展、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等一批重点区域发展战略后,于“十四五”开局之年,启动以次一级“都市圈”区域发展层面的政策发力和破题,这是一种国家发展战略纵深推进的新战略、新开局。

二是南京都市圈规划与发展起步较早,最早可以溯源到2000年的江苏城市工作会议,当时就明确提出了南京都市圈概念,2001年江苏镇江、扬州两市和安徽芜湖、马鞍山、滁州不断呼应,2002年南京便着手规划并于2003年出台了《南京都市圈规划(2002-2020)》,这在全国范围内属于最早正式从地方层面制定的都市圈规划,占据了历史层面先机。

三是南京都市圈属于跨省域发展最为成熟的都市圈。南京都市圈的“朋友圈”包括安徽4个城市、江苏4个城市以及常州市两个县级区域金坛区和溧阳市。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南京推动了都市圈城际轨道交通的规划与建设,实施了南京与马鞍山、滁州、扬州、镇江的城际轨道交通建设,区域内交通网络更加便利,在全国都市圈中走在前列。另外,以南京为中心的南京都市圈区域,早已实现了相邻区域的“无缝连接”。如滁州的南谯区、来安县的汊河镇(汊河新城)、马鞍山的乌江新城,镇江句容的宝华镇、黄梅镇、郭庄镇等,都与南京的城市建设实现了完全融合、无缝连接。这种跨省市的城市空间一体化发展和建设,在全国也是最为成熟的。

国家发改委批复《南京都市圈发展规划》,将成为南京都市圈特别是南京的发展利好。

一是南京都市圈发展第一个纳入国家城镇化发展规划体系大局,这相当于南京都市圈率先“入圈”,为南京都市圈跨省整合提供了国家发改委层面的政策支持。二是南京都市圈规划获批,为南京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规划之后的深化发展、优化发展提供了最新的“国家牌”,有利于南京“十四五”开局之年的高质量发展进程。三是南京都市圈规划获批,标志着南京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大都市将进入“快车道”,有助于南京探索跨省域资源对接、规划融合、发展协同的具体路径。

南京都市圈入“国家圈”但更需“出区域圈”。南京都市圈发展规划获批,是国家层面的一种认可和许可,这必将为南京市及都市圈的下一步优化发展提供更好的政策环境。但南京都市圈真正要实现“初心”和“愿景”,还需要加快一体化规划,要从城乡规划、产业规划、生态环境规划等层面,真正协商沟通,合力搞出“一张图”来,推动“南京国际大都会区”“南京大都市连绵区”的发展建设。这样,都市圈本身才能以新型城镇化、工业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具体路径,推动都市圈实现更高能级、更强动力、更富格局的高质量发展。

南京还需与圈内城市加强城际轨道交通和高铁建设,推动南京放射性城际轨道交通与圈内城市的互联互通,圈内所有城市都依托南京地铁网络与城际轨道交通,实现同城化交通互联互通。这对推动南京都市圈内的要素优化重组、资源优化利用、人口优化分布,有重大积极功能,最终会产生南京都市圈区域的一体化发展、同城化发展,这种发展形态必将形成“8+2>10”的城市发展效应。

因此,为发挥好南京都市圈发展规划获批的政策利好,南京都市圈内所有城市,需要进一步建立与发挥好“书记圆桌论坛”和“市长联席会议”的机制,在长三角城市群内建小群,推动发挥好南京都市圈城市协作办公室功能,将各种有助于推动一体化发展、同城化发展的规划、建设、生态、产业、社会、文化、旅游等层面的具体政策进行整合,在新发展阶段以新发展理念构建南京都市圈发展新格局,锚定目标不放松,以高质量、高标准、高水平、更宽视野培育建设好现代化的南京都市圈,探索一条跨省域都市圈的成功之路,为国家层面都市圈发展开好局、走好路、出模式、树样板。(胡小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