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农村俗语“离群的羔羊没粮吃,离家的孩子没娘疼”,啥意思?

 西北郭郭 2021-02-26

记得在我小时候家里就开始养羊,二叔常跟我提起“离群的羔羊没粮吃,离家的孩子没娘疼”这句话。由于当时年龄太小,即便经常听二叔说起,也是一脸懵逼。

这的确是一句不太“出名”的农村俗语,甚至很多人都可能还没有听说过,其实也没啥好奇怪的,这是我们大西北河西走廊农村千百年流传下来的包含特殊含义的农村俗语,属于“独一无二”。

农村俗语“离群的羔羊没粮吃,离家的孩子没娘疼”,啥意思?

后来开始读书识字,多次听二叔说起这句农村俗语,单单从字面意思来理解,也能大概猜出其中的含义。

咱们可以把“离群的羔羊没粮吃,离家的孩子没娘疼”这句话拆开来解释。需要注意的是:它们之间虽没有必然的联系,但却讲述了相同的道理。

我家从我父辈起就开始养羊,“离群的羔羊没粮吃”,这话的大概意思是说羔羊离开了大群羊或者羊妈妈的哺育会饿肚子,没有食物吃就没办法生存。

养羊的朋友都知道,羊是群居动物,不管是出外放牧或者在家圈养,它们老喜欢围在一起“凑热闹”。因此,如果不是特殊情况,羔羊一般不会离群,更不会离开羊妈妈的怀抱。

我们常说的羔羊,一般指的是吃奶羔羊。吃奶羔羊的采食能力差,野外生存能力更差,一旦离群,最终的结局不是迷路就是饿死。

前几天我在放羊的时候就闹了这么一出“乌龙”。赶着自家和三叔家的60多只小尾寒羊去后山放牧,由于羔羊数量多,羊群只顾低头专心吃草,结果归来的时候清点数量,少了1只1月龄小公羔。

这下可好,演绎了一场漫山遍野“寻羊记”,等找到这只羔羊时,它已经饿得浑身无力,一副奄奄一息的样子。我脱下外衣,把它裹在衣服里面背回来,粗心大意的羊妈妈看到失而复得的羊宝宝,围着它足足转了三圈,一边舔舐着羔羊,一边用它们的特殊语言表达着喜悦之情。

农村俗语“离群的羔羊没粮吃,离家的孩子没娘疼”,啥意思?

对于“离家的孩子没娘疼”这句话,我可是深有体会,往事历历在目,说出来全是流不完的心酸泪。

自从15岁离家去外地求学,唯有寒暑假回家后才能享受到母爱的温暖。妈妈会给我做我平时最喜欢吃的红烧肉和麻婆豆腐;会把我的衣服洗得干干净净,并叠放得整整齐齐;还会容忍我的懒惰,比如早上一觉睡到中午开饭,妈妈才会亲切呼唤她的儿子起来吃饭。

后来在外地做生意,一个人租房住,正如陈星唱的那首《离家的孩子》,无依无靠无人疼,只有母亲1天3个电话嘘寒问暖,内心才能感到些许暖意。在那些离家的日子里,为了生活,只能强颜欢笑故作坚强,“无人与我立黄昏,无人问我粥可温”,衣服自己洗,饭自己做,生病了自己扛着,母爱便成了我坚强下去的唯一动力支撑。人常说“世界上最伟大的爱是母爱”,没娘疼的孩子,就像是一片孤叶,当它顺着天空飘落下来时,永远也不知道下一刻将在何处安家……

农村俗语“离群的羔羊没粮吃,离家的孩子没娘疼”,啥意思?

由此可见,“离群的羔羊没粮吃,离家的孩子没娘疼”,这句接地气的农村俗语不光讲述了一个养羊事实,还引申出了母爱的伟大。有时候我在想,老祖宗就是比我们聪明睿智,仅用一些浅显易懂的农村俗语就能悟出大道理,自愧不如。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