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范曾的豪奢书房,既炫富也炫书

 教授的拐杖 2021-02-26

文/老白

艺术家比官员幸福,富有了,可以炫耀,不像官员,大把大把的钞票要藏着掖着。

财富的一半功能是满足生存的需求,有一半功能就是慰藉心魔的,不能炫富,就像锦衣夜行,钱再多也没劲。

富得流油的范曾,在北京的北郊专门建了书房——不是一间,是大大的一座,让书在这里整整齐齐的安放。

书房临水而建,风景秀美。书到了范曾手上,真是幸福,与主人一同饱览湖光山色。此处的书香应该与别处大不相同。

范曾能把他那一手字画卖到那么高的价钱,自然有他过人之处。他能这么高调的在北京北郊建一座豪奢的大书房,可见他对钱财的来路毫不忌讳。艺术家卖画收钱,只要依法纳税,钱的成色不会像官员的那么复杂。

我们不能因为不喜欢范曾的书画,就诋毁人家的财富。当然,眼红是允许的。适当的眼红,可以激励一种斗志。

范曾藏书多,读的书也多。八万卷的《文津阁四库全书》,是范曾书房的亮点,范曾说:“再假我二十年,我可以读完它的百分之一,八百卷”。《四库全书》可不是小品,读它一百本,就应该是个学问家了,何况八百本!看范曾的气色,再假二十年,完全有可能,他人生的小目标,一定会实现。

范曾不是只读《四库全书》,如果这样,就太小瞧大师了。尼采、胡塞尔这些欧洲的哲学家的著作,他在读;中国历代的诗论、诗人的专集、札记等等,他也在读......

范曾的一天,也只有二十四个小时,要画画,要写字,要接受采访,要参加应酬,还要吃饭睡觉,他还能把读书的时间安排得那么充裕,实在让人佩服。古人读书有“三上”之说:马上、枕上、厕上。范曾是好古之人,估计一天中“三上”的时间应该特别长。

范曾读的书多,但书画的水平并没有并没有随之而提高,客观的讲,不管是字还是画,他的水平都在每况愈下。

读书养气。气这玩意无色无形,飘渺虚幻,靠书怎么养,从来就没有具体的例证,我一直将信将疑。

范曾算不算一个反例?——书读得多,下笔未必就自然带出书香之气。

我本来就不爱读书,时不时给自己偷懒找借口,今后,最有说服力的借口,就是范大师那一排又一排的书墙了。

人生得意须尽欢,反正都要油腻,还是喝酒吃肉实惠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