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张黄芪的方子通气血,治四肢麻木、头晕头痛

 长沙7喜 2021-02-26
本文导读

国医大师治痹症,使用频率最高的通行气血的方子。

在中医中,颈椎病称为项痹,心痛称为心痹,胸痛称为胸痹,肢体行走不利又称为萎痹。

而黄芪桂枝五物汤正是治痹症的常用方

方如其名,是由黄芪、桂枝与另外3味药组成,构成五物。

黄芪桂枝五物汤:

黄芪9g   桂枝9g   白芍9g   生姜18g    大枣4枚

功用:益气温经,和血通痹

——《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


黄芪桂枝五物汤,在临床上应用广泛,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肩周炎、腿脚麻痹都有见其身影。临床治疗中,凡见肢体肌肉麻木不仁,感觉异常障碍等疾病,均较常使用。

在首届国医大师学术经验分享会上,数据显示,除了国医大师朱良春自拟的痹通汤。在治疗痹症中,国医大师使用频率最高的经方就是黄芪桂枝五物汤

注:经方即出自古代典籍的方子

刘渡舟老中医

用黄芪桂枝五物汤经验

  • 医案一(治头晕)

融某,男,61岁。患头晕病史三年之久,近年来自觉左太阳穴处如虫蚁爬行状,左侧肢体麻木不仁,经多方医治无效。脉浮大无力,舌苔薄白。

处方:

生黄芪40克 桂枝12克 生姜12克 白芍12克 大枣7枚

×6剂

服药后头晕明显好转,太阳穴处虫蚁爬行感消失,肢体麻木亦减轻。改用黄芪为50克,另加当归10克,再进六剂后,诸症全部消失。三个月后追访,未见反复。

  • 医案二(治疗四肢麻木)

李某,男,49岁。一年多前,发现四肢迟钝,慢慢发展为麻木,肢体强直,屈伸不利,行步不稳,头重脚轻如踏棉花,伴见腰痛,腹部拘紧如有束带。CT检查,发现C2-C6椎管狭窄,确诊为脊髓型颈椎病,建议手术治疗。患者顾虑故而转请中医治疗。舌苔白略腻,脉来涩迟。

处方:

生黄芪40克 桂枝10克 白芍10克 生姜15克 大枣12枚

上方服2剂后,各种症状均减轻。原方加大剂量,改黄芪为50克,桂枝12克,加牛膝10克,又进六剂后,患者两腿已能行走,不用他人搀扶而来就诊。

有很多时候身体的麻木,四肢不灵便都很可能是身体的某一部分出了问题,在身体其他地方产生的代偿反应

比如最常见的颈椎问题,现代人由于手机屏幕的频繁使用,常年低头,形成了各种颈椎增生,压迫局部气血,造成颈椎的气血淤堵。

在颈椎表现为痛,但是在身体的四肢就可能表现为麻痹感,手脚不灵活。在头部可能就表现为容易头晕(如第1个医案),甚至还会导致反复的偏头痛不愈。

这就是为什么黄芪桂枝五物汤在通行气血以后,颈椎病消失了,四肢麻木也消失了,头晕头痛也消失了的原因。

殊途同归,正安中医馆善用针灸调人体气血的周威大夫,在他的医案中也记录了这种代偿导致的12年偏头痛。

抓住体态不正病机

针灸治12年偏头痛有奇效

周大夫医案

患者女,54 岁, 自42 岁就开始反复偏头痛,持续12年,头颅CT核磁共振检查无异常。发作时左耳——后脑中线区域、眉骨高度位置呈抽搐、搏动性疼痛伴恶心,严重时呕吐,吐后稍缓解,每次持续数天到十余天不等。发作只能服止痛片缓解,止痛无效便输液控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初诊,考虑大多数头痛和颈椎密切联系,查体见颈附近有多处明显粗硬条索、压痛点,予以针灸松解。

针灸取穴:天柱穴、风池穴、肩井穴。

针灸治疗两次后,患者告知头痛并未见明显缓解。

经三诊,细查体态后,发现患者右腿比左腿细,询问患者,原来在四十多年前,右腿受过比较严重的外伤,外伤愈合后,走路一直觉得别扭,上下楼梯不灵活,也没太在意。

这是个重要的信息,我决定先查找出右腿损伤的病灶,疏通下肢的经络,主穴:承山穴、委中穴、承扶穴。最后再加上治疗颈椎的主穴:天柱穴、风池穴、肩井穴。

第四次复诊,患者告知头痛大为减轻,只有颞部(耳后)少许搏动感,不需要再服用止痛药,走路也轻松不少,上下楼梯比之前更灵活了。

虽然症状只是在头部,但人是一个有机的密不可分的整体。腿受伤,人体会保护性的用另一条腿代偿,以及身体的某一部分代偿,以分担更多的身体重量,这样必然会影响气血分布经络分布的失衡,进而对全身都产生影响。久而久之,体态歪斜产生了,偏头痛也可能由此产生

体态纠正,可能普通人认为只是爱美,但说白了其实是为了健康。当身体气血运行通畅的时候,这种体态不正的代偿也会消失,这其实是一箭双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