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摩点六周岁|回顾与摩点四年的点点滴滴

 新用户0197U6Ep 2021-02-26

今年是摩点成立的第 6 年。六年来,摩点的众筹发起项目编号从 0 一直到现在的 6 位数——摩点帮助了近十万名创作者把他们天马行空的点子,以及因为种种困难无法实现的创意落地,带给一直在支持他们的你。
每个人都是这个过程参与者,没有你们,就不会有如意琳琅再金榜题名的《谜宫》,也不会有那晚人民大会堂的《西游记》音乐会,还有《红楼梦》演员见面会,以及那那奏得震天响的《魁拔》战歌……请期待未来更好的摩点吧!

我比较相信命。2016年,我们创作了七年的《童话往事》遇到一个说大不大,说小不小的问题。就是,有无数的朋友反映,这个书能不能印成彩色版啊,毕竟是讲动画片的书啊。可是出版社的答复是,不行。因为太小众,彩色印制成本太高,出版社难以承受。

基本到这个节骨眼上,我基本上是接受的。因为我们原本就是按出版社的要求,做黑白印刷的,只是书前和书后有一些彩页。

但这时,命中的贵人就出现了。2016年的6月1日,有一位朋友加我微信,自称是摩点网的。当时,是因为励德漫展的朋友介绍过来的,彼时我正在协助太空堡垒参与到朋友公司举办的励德漫展中。


2016年6月10日,在顺义的新国展,北京励德漫展上,我和王师傅见面了,会场内太闹,我们索性找了走廊的一角,席地而坐,一见如故,相谈甚欢。从此,摩点的王师傅成了我的好朋友,至今也是。从此,我开始与摩点结缘。刚开始的交流,其实并不顺利,并不是谈的不投机,而是作为一个老顽固,我对新鲜事物的接受总是那么迟钝。所以,转眼半年多过去了,我和王师傅已经成了好朋友了,但是就《童话往事》的众筹事宜,我们并没有达成多少共识===责任主要在我,当时《童话往事》的收尾遇到了瓶颈,所以也有点分身乏术。

到了2017年,这个事已经不能再拖下去了。老实说,我对众筹并未抱太大的希望。但这个事的逻辑还是很容易想明白的====众筹有百利而无一害。众筹失败了,还是像原来一样做黑白版就对了,万一成功了呢===如果筹到了1000套,每套按230元算,就是23万人民币,如果能筹到这个数,不是就可以印彩色版了吗?

而且私底下,我们几个小伙伴也商量过了,如果没筹到23万,筹到了小20万,不也等于是成功了吗,我们往里添点,凑到23万元,不也算是成功吗?

于是,就有了我们历史上的第一次众筹。得益于摩点的同仁们上上下下的百般努力,众筹只用了两天时间就达到了23万元。真的很感谢摩点,尤其是王师傅和马麟兄。一个外联,帮我搭上了最著名的播客日谈公园以及得到《人民日报》的点名;一个妙手著文,抛出了一个又一个的出色文案。最后,众筹的金额突破了六十万元。===后来,几位同仁在回顾时还谦虚的说,有一些地方可以做得更好,也许就突破一百万了。

其实,过了二十三万,我已经很满意了。特别是人数上,我觉得非常有寓意,我们的《童话往事》是从2009年开始写的,而参加的人数正好2009人。也许这也是命。

后来的就更巧了,摩点的总部在望京SOHO,离我家步行只有十分钟的路程,甚至,我在家就可以直接看到摩点的T3楼。于是,在北京最让人头疼的“时间都耽误在路上”以及堵车浪费生命的问题,都迎刃而解。===有一阵子我几乎每天去摩点所在的T3楼两次。白天是去摩点,和同仁们商量正事,晚上,是带着儿子去那里溜弯。

后来,我索性蹭起了摩点的办公室和会议室,有些想见的朋友,有些想谈的事,都带到摩点去谈,去聊,哈哈。====摩点有好几位同事都说,我成了他们“不拿工资的每天按时打卡的员工了”。

2018年7月2日,变形金刚玩具中国之父林亮先生携夫人作客摩点,和我们亲切茶叙

接下来,2018年,我们众筹了“变形金刚 时代”和“太空堡垒 决战地球”。众筹“变形金刚 时代”时,我害怕的要命,我担心十万能不能达到?

2019年,步子走得有点快,连续众筹了《希瑞希曼》和《忍者神龟》。留下了不少隐患。然而,这就是众筹,总会有这样或那样的意外。并不足为奇,关键是你要用一种什么样的心态去面对。

此外,我们上海公司的科幻绘本项目也开始了。先是《乡村教师》,然后是《镜子》和《流浪地球》,都得以顺利的完成。

 这样算起来,我在摩点参与的众筹项目已经有七个了。虽然每一个的金额都不是很大,但是每个都达到了预期,而且收获了很多宝贵的经验,这些经验真的不是钱可以衡量的。尤其是来自众筹支持者面对面的真知灼见,可谓难能可贵。

 ++++++++++

接下来,再说说摩擦大会。第一届摩擦大会2018年5月在上海召开。摩点免费给了我们一个小铺子,让我们能有机会和上海的朋友们交流。神奇的是,在这次大会上认识的几位朋友,都为我们后面的众筹以及正在筹备的众筹帮了大忙。

而最离奇的是第二届摩擦大会,因为分身乏术,我们原本已经放弃。结果原定的大会因故推迟了近一个月,而且还有了空位,我们正好见缝插针,赶上了末班车,这种小概率事件,是否也是冥冥之中自有天意呢?

当然,在摩点最深的感触其实还在于心态。2017年开始做第一个众筹时,我正好四十岁。感觉可能也是正好赶上了一个合适的时间节点,正所谓四十不惑,随着众筹的深入,我感觉我的心态确实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原来的急性子爆脾气正在一点点的消解。

没办法,你要做众筹,就要面临成百上千个“上帝”,或者叫做“衣食父母”。人家真金白银的支持你来实现梦想,那人家怎么有意见提要求,其实都不为过。有些要求,甚至近乎无理,有时候我也想说两句难听的,但最后一刻都释然了。因为与人家实实在在的付出相比,一切郁闷和委屈都算不得什么。

因为摩点,结识了上千位有实际交集与交往的好友,这笔财富真的是天上难找,地上难寻。四年过去了,王师傅、宫总等好些摩点的朋友都已经离开了,让人很是不舍,当然,又开始在摩点结交新朋友,而且摩点的黄总、马麟兄也仍然在一如既往的支持我们,这也是我们继续做下去的动力。

摩点黄总亲自为我们站台,哈哈

众筹,特别是中国式众筹目前在中国仍然算是一个新鲜事物,更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但是,它确实是一种好的形式,通过它,可以结交很多好朋友,获得很多金点子,圆童年很多梦,这已经足够。

值此摩点六周年之际,随笔记之,愿摩点之路上,发起者与支持者能摩擦出更多的创意激情与火花。。。

广而告之


1

END

1


【童话往事:中国译制动画片(1979-1992)丛书介绍】

“童话往事”创作团队花费8年多的时间,采访了130余位当年的电视工作者和配音艺术家,期间还前往中国国家音像资料馆、上海音像资料馆、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上海电视台、广东电视台,以及国家图书馆、上海图书馆、广东省图书馆等全国十多家图书馆,调阅和查看了大量的文献资料以及珍贵视频。书中对1979年至1992年间中央电视台和地方电视台热播过的主要外国动画电影和电视动画片进行梳理与回顾。内容包括这些动画片在原出品国的制作播出情况,以及引进中国后的译制、播出情况和社会反响、观众回忆等。丛书涉及作品粗略统计约150部。以中央电视台和中国各省市两级电视台首播的时间顺序为序,每篇介绍一部片子,两卷总计约67万字、500余幅图表。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中国大陆引进播出外国动画片的时间路线图。

1、对全书回顾的约150部外国动画片当年的引进人、译制者、配音员等历史亲历者,在每一篇撰文时均以不同方式进行了相应的采访,获得了大量的第一手史料,生动鲜活的采访内容定会令读者感触良多,让我们更好的了解那个年代人们的精神风貌。

2、在梳理和回顾每部外国动画片之余,做适当的延伸,通过大量的图表、注释、附章等形式,以及章节概述等,对当时与作品制作、引进、播出相关的历史、文化、社会事件、政策法规加以盘点介绍。信息丰富,史料翔实,是从业人员及研究学者理想的参考资料;

3、早年引进的一些思想性与艺术性俱佳的经典之作,由于部分作品较为冷门,作品情况及所属公司情况曾长期为国人或动画业界所忽视,国内鲜有介绍,此次,丛书就其制作发展史、作品特色、品牌营销做了较为详细的介绍,均属国内首次。


“影像     情感     童年”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