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遇到突发事总是惊慌失措,怎么办”,学会事前剖析就能处变不惊

 乔子伊 2021-02-26
“遇到突发事总是惊慌失措,怎么办”,学会事前剖析就能处变不惊

1

美国神经科学家Daniel Levitin曾分享他的一次尴尬经历:

那是一个寒冬的午夜时分,他从朋友家开车回到自己家,要开门才发现钥匙不在口袋里,透过窗户发现钥匙在餐桌上。

这时候他心里有两个选择,一是返回朋友家,二是打电话给锁匠,但他一个都没选,因为朋友家很远,且第二天还要去赶飞机,不管怎样他都必须得进屋拿护照。

打电话给锁匠的话,根本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到,而当时室外温度零下40度,很冷。

经过一番权衡后,他找来一块大石头打破地下室的窗户,然后爬进去。进去后用纸板和胶带暂时封住打破的窗子,打算天亮后再打电话叫承包商来修窗户。

第二天一早他去赶飞机,到了机场办理登机手续才发现护照忘在家里了,他只能冒着严寒回去拿,来到机场刚好赶上飞机。

这无疑是让人感觉十分糟糕的事情,但都是因为他的粗心导致,即使心里有再多糟糕情绪,他都能够保持理智,找到最优解来解决这些问题,帮助自己挽回损失。

如果换做我们大部分人遇到这样的情况,也许心态早就爆炸了,要么怨自己,要么责怪身边人。

像这样的意外情况发生时,最考验一个人的情绪和危机处理能力,Daniel Levitin处理得非常好,两件很糟糕的事,都没有引发他的情绪崩溃,而是先去解决事情。

他这种临危不乱,处变不惊的能力,非常值得我们学习。

“遇到突发事总是惊慌失措,怎么办”,学会事前剖析就能处变不惊

2

Daniel Levitin是怎么做到的呢?

原来啊,他是神经科学家,他说,他内心深知在这种情况下,大脑在压力下是怎么工作的,所以他懂得如何妥善处理,就像一个老板一样,安排自己的大脑先做什么,再做什么。

类似的事情,我们平时也会经常遇到,比如考试忘带准考证,去乘长途车忘带身份证,开重要会议忘带U盘等。

当这些事情发生的时候,我们往往会情绪先崩溃,严重影响生活和工作。

但这些事情,我们真的很难避免,有些时候明明前一秒还在提醒自己不要忘记,下一秒转个身就能把这件重要事忘光光。

事情发生的时候,我们最应该做的是,学会处变不惊,临危不乱,只有这样才能确保计划顺利进行。

心理学家Gary Klein有一个理论叫“事前剖析”,即提前预测,想出有可能会出现的所有事情,然后想办法预防这些错误的发生,这样就能够将损失降到最小。

“事前剖析”是由“事后剖析”转变而来的,我们在工作中,经常会在一个大项目,或者一个大事件完结之后,对此事进行事后剖析,把那些做得不好的拿出来一一分析,同时想出更好的解决方案,这样就能避免下一次犯同样的错。

事前剖析则把剖析的时间提前,在事前进行。我们拿文章开头提到的那两件事来说,忘记带钥匙和护照。

出门是每天都会发生的事,所以钥匙的使用率非常高,只要出门就必须得带着。

但忘带钥匙是偶然发生的事,那么我们就要先预想到有可能会忘记带钥匙,解决的办法就是准备一些备用钥匙,一把放在车里,一把藏在家门口附近不容易被别人发现的隐蔽之初。

做好这些准备,就算忘记带钥匙,也不用担心没钥匙进门。

护照不常用,但只要出国就必须得用。我们要想到可能会忘带护照,或者在国外不小心弄丢,怎么办呢?我们可以事先拍照保存在手机里,同时发送到邮箱和云盘。

这样子,即使弄丢护照,有了照片就可以减少不必要的麻烦。

“遇到突发事总是惊慌失措,怎么办”,学会事前剖析就能处变不惊

3

事前剖析可以运用到我们生活和工作中的很多地方。

比如跟客户谈合作,可以预先把和客户谈判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他会提出的刁钻问题,全部列出来,然后想出对应的解决办法。

有了这些准备,在跟客户谈判的时候,就能从容面对。

比如面试一份心仪的工作,在面试前要先想好面试官有可能会问到的问题有哪些,然后把答案想好,就能在面试时处变不惊,不用担心被提问,这样能加大面试通过率。

比如创业,开始前就要先去做调研,把自己有可能会遇到的问题都想好,然后找出解决办法,看自己是否能够解决,做好这些准备就可以开始创业啦。

很多时候,我们遇到突发事件会慌乱,会不知所措,都是因为我们没有做好准备,没有做事前剖析。

如果做好事前剖析,就能够做到处变不惊,不管出现什么问题都可以找到应对方法。

要想拥有一个处变不惊的人生,可以从现在开始培养自己事前剖析的习惯,它真的能够帮助我们成为一个遇事不慌的人。


作者:花未眠,热爱阅读,写作和画画,坚持自律,专注分享成长感悟和干货。欢迎关注我,我和你一起成长。
图片:《卡罗尔》剧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