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沙井天虹,一个非地铁商业的逆袭!

 独角Mall 2021-02-26

作者:福贵

“决定房地产价值的因素,第一是地段,第二是地段,第三还是地段!”

李嘉诚的这句至理名言,一直被地产界人士奉为金科玉律。

东京涉谷,东京最具代表性的商圈之一,有着“年轻人之街”的美称,是日本潮流文化的发祥地。涩谷站作为东京最重要的枢纽之一,共九条线路贯穿其下,依托交通枢纽,商业配套也极其旺盛。

广州太古汇,昔年为了拿地盘、等地铁线路,花了7年时间,期间就在地块挖了个坑,显示太古地产的存在,现如今,广州太古汇已是广州颇具代表性的商业。

深圳壹方城,出乎意料的,开业后就成为黑马,而其成功也有不少客观因素存在,一是位置临近前海,二是地铁直达,区位的优越性和交通的便利性使其开业就成为打卡地,现在更是很多年轻人聚会的首选。

有着mall都之称的深圳,每年有不少项目入市,也有不少项目无声地“死去”,纵观深圳市场,活得很好的,基本都是交通便利,和地铁很近的项目。

但是,地铁站点有限,有些商业项目无法享受地铁带来的红利,远离地铁活得很好的商业项目,宝安海雅缤纷城算一个。

除了宝安海雅缤纷城这种活得很好的,更多的还是一些不温不火的项目,这些远离地铁的商业项目又能通过什么方式存活下来,甚至活得很好呢?

本文将以宝安沙井天虹商场作为案例分析,选取两家天虹商场为案例,一是因为两家商场皆远离地铁,并且处于同一片区,二是为同一运营商经营,可参考性相对更大一些。

天虹商场沙井店:人气旺盛
新沙天虹购物中心:人气不佳

天虹商场沙井店

天虹商场沙井店,地处宝安区沙井镇中心路与创新路交汇处,经营面积3万㎡,于2004年4月23日开业,通过地图测距可知,该商场与11号线沙井站直线距离为1.2公里,步行大概需要20分钟(高德地图数据)。

从天虹股份2019年年报可知,这家开业已有16年的门店,营业收入在天虹商场中排名前五。

10月25日,周末,从现场情况来看,相对于商场所处的位置来说,人流量很不错。

笔者到商场的时候,是中午12点半左右,站在商场外面,可以看到商场外围停车区域早已停满车辆,现场有工作人员在做指引,直接将原本的活动区域作为临时停车位。

进入商场,一楼以美妆钟表鞋履为主,当时一楼的人并不多,但是到下午3点之后,一楼的人不少。

二楼主要以天虹超市及零售为主,当时虽已是中午饭点,但是也能看到超市里面有不少人在采购,收银区还出现排队付款现象。

超市门口有几家轻食餐饮小店,当时去的时候已经坐满,一直到1点多,还有不少人在吃东西。

三四楼则是以女装、男装为主,这部分区域到3点后,人气也不弱。

五楼则以儿童亲子业态为主,可以看到儿童娱乐区域有不少小朋友在玩耍,而紧邻娱乐区的几家餐饮门店,也出现排队情况。

新沙天虹购物中心

而同样位于沙井的新沙天虹购物中心,却是呈现出完全相反的场景。

新沙天虹购物中心,地处宝安沙井新沙路与西环路交汇处,经营面积10.5万㎡,于2016年12月16日开业,与沙井地铁站的直线距离2.5公里,步行大概需要40分钟(高德地图数据)。

10月26日晚上6点半左右,到达现场时,商场外人来车往。

而商场内,除了一楼人流稍微有一点之外,整体颇为冷清,整个商场安静得堪比图书馆。

原以为正值饭点,逛街的人应该都聚集在餐饮区域,最后的结果却是大失所望。

从一楼乘扶梯,一路往上,每一层的人数都可以用双手数出来。

一些公共活动空间基本看不到人,同样的儿童娱乐场所只看到两个工作人员在闲聊。

到了六七楼餐饮集中区,除了6楼一家点品集需要排队之外,其它餐饮门店客流都较为一般。

占地3万㎡的国内购物中心首个夜宴主题美食街——YES!街,粗略看了一下,大概关了五六家门店,剩下的也是没什么客人。

还有海底捞不用排队,去了就有座位,星巴克除了外摆区几个坐着吸烟的男士之外,店内就看到寥寥几个人点单。

运营思维转变
以及明确客群

同样都是天虹运营的两家商场,同样都是远离地铁,不一样的地方应该是天虹商场沙井店算是百货形态,新沙天虹购物中心算是购物中心。

按照目前商业市场发展主流,新沙天虹购物中心应该会更火,同时天虹也在向购物中心转型,运营力度上也会有所偏向。但是,现场所看到的情况却恰恰相反。

细究下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查找原因。

1、运营思维难以转变。

世界上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商业发展瞬息万变,相对应的,运营思维也需要随之而变,但这也是最难转变的。

传统百货受到电商冲击,最近几年,基本都在转型,从新沙天虹购物中心目前的情况来看,可以明显的发现天虹还未能摆脱传统运营思维。

购物中心强调体验,为消费者提供舒适的购物环境,而在新沙天虹购物中心,进门就看到各种事物充斥眼球,原本应该留给消费者的公共区域,却被放置的各类摊位占据,甚至连扶梯口位置都不放过。

同时,新沙天虹购物中心存在着大量承重柱,一般而言,除了百货以及年代比较久远的购物中心,很少会将承重柱凸显出来。

密集排布的摊位以及承重柱,不仅阻挡视野,也使人明显感到空间的逼仄,对于越来越注重体验的消费者来说,这就是在实力拒客。

而与新沙天虹购物中心仅一街之隔的京基百纳广场,在空间体验上比新沙天虹要好不少,从当晚看到的情况来看,人气也相对新沙天虹要好一些,比如晚上8点,有些餐饮门店还有不少消费者。

2、明确客群。

在笔者看来,商场定位,最直接的目的就是明确客群,定位高与低,最终还是要符合自身实力以及周边群体的消费能力。

虽然天虹商场沙井店属于百货业态,但是从品牌上来看,能够体现出浓浓的家庭生活气息,也就是说,在天虹商场沙井店可以满足日常生活所需。

从品牌价格来看,天虹商场沙井店的美妆品牌并不是千篇一律的头部品牌,很多都是平常家庭可以消费得起的。

而服饰类产品很多都有折扣优惠,并且涵盖了男女装、儿童装,对于一个家庭来说,逛一次商场,基本上可以买到很多需要的东西。

同时,也是一家人休闲聚会的方式。

而天虹超市,则可以满足周边消费者日常菜品需求。

这可以以当天所看到的场景为佐证,当天前往天虹商场沙井店的消费者基本上以家庭为主,大人加小孩是标配,几家餐饮店也是一个家庭一桌,就没看到有单独一个人做一桌的客人。

应该都知道,沙井一直都是工厂比较集中的地方,外来务工者比较多,这些人在生活需求上,可能会相对节俭一些,会更加注重性价比,价格相对较低以及有折扣优惠,很容易就能够吸引不少人前往购物。

这些人也有很多并不是在意地铁是否方便,因为不少人出行都会直接骑着小电驴,对于他们来说,这会更加方便。

当然,也要面对深圳在产业升级的过程中,不少外来务工人员不得不被迫离开的事实,就如去年网传沙井街道走了几万人,加上今年疫情,也有不少人没有返回深圳,这些人员的流失,对于商场来说,也会造成一定影响。

而在新沙天虹购物中心,却看不出明显定位,更像是招一些品牌将商场填满,走时尚潮流抑或家庭亲子等,都不是很明确。

3、商场细节以及业态排布。

在传统百货业摸爬滚打几十年,天虹的经验已经很丰富了,在业态上有着一套相对固定的模式,一个个柜台以及明确的区域划分,消费者可以很明确的找到所需。

而在做购物中心时,却力有不逮。

从新沙天虹购物中心来看,基本每一层都有餐饮、零售、娱乐版块,这就导致每一层的重点很模糊。

而成熟的购物中心,零售服饰、餐饮、娱乐,每一层都会有集中的侧重点,消费者在购物的时候不会因为突然的转变而出现心态变化。

注重TOD
更要重视人货场的重构

几个月前,关于TOD商业概念在业界传播开来,各大开发商拿地也多以靠近交通枢纽为主。

不容置疑,在商业方面,核心区域的地块先天上就有优势,能够聚集更多的人气。

但是,狼多肉少,一座城市真正核心的地块有限,加上现在拿地成本上升,能够拿到好地块的也多为实力强劲的头部开发商。

而商业作为提升人们生活品质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不可能只会在核心区域建造,那些远离交通枢纽的商业在没有先天优势之下,更要注重的是人货场的重构。

这对于任何一个运营商来说都是必要的。

毕竟,消费者才是根本,商业玩法不管怎么变,最终的目的都是为消费者服务。

勾搭小mall,
入商业地产交流群!
关注独角MALL
get零售商业前沿资讯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