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心理学:关于糖的脑科学,糖分对大脑有好处还是有坏处?

 芝芝心理 2021-02-26

人类本能地喜欢吃甜的味道。有实验报告显示,如果让刚出生的婴儿舔「甜味」、「苦味」、「酸味」,只有在「甜味」的情况下,婴儿才会伸出舌头舔嘴唇。人是追求甜味的生物,但也有很多人认为「甜食,特别是糖对身体有害」。本文将就糖是对大脑好还是不好这一点进行探讨。

糖,是碳水化合物的一种,是有机化合物的总称。葡萄糖、果糖、蔗糖、麦芽糖、乳糖,甚至淀粉等,都是糖的种类。糖不仅存在于糖果中,还存在于面包,汤,软饮料和调味料中。虽然大脑是占人总重量2%左右的器官,但大脑消耗的能量约占总能量的20%。

如果是婴幼儿,其比例为50%-60%。从这个数值也可以看出,为了维持大脑的正常运转,需要补充足够的能量。大脑的能量来源,主要是葡萄糖。如果没有向大脑补充足够的糖分,空腹时会出现烦躁、思考能力迟钝等症状。

糖的脑科学

当你摄入糖时,作为舌头味蕾一部分的甜味受体就会被激活。甜味感受器将信号发送到脑干,并从脑干分散到额叶的许多部分。其中之一就是大脑皮层。当糖被摄入后,大脑皮层内的信号会激活大脑的奖赏系统。

大脑的报酬系统,通过和朋友、熟人的交际也会被激活,产生「想要更多地参与其中」的心情。这种薪酬体系的激活,并不一定只是好的影响。过度激活会使人失去自制力或无法控制自己的欲望。

报酬系统的激活不仅发生在人际关系和摄入甜食时,也发生在摄入酒精和尼古丁时。此外,使用海洛因等非法药物时也会产生。酒精、尼古丁、药物等会使脑内的多巴胺过剩分泌,让大脑经常寻求「嗨」的状态——即上瘾状态。

糖也是一种分泌多巴胺的物质。因此,糖有时被称为「温和的毒品」。虽然不会像毒品那样引起激烈的分泌,但如果依赖摄入糖分,在停止摄入糖的时候也会出现像戒毒时才会出现的戒断症状,浑身难受。乳制品、大豆类等虽然含有多巴胺的原料成分(一种叫做酪氨酸的氨基酸),但并不会像糖那样分泌过多的多巴胺。在这一点上,糖可以说是一种罕见的食材。

认为糖危险的理由 

·多巴胺分泌过量 

如果人想在空腹的时候摄入均衡的饮食,大脑报酬系统的多巴胺分泌量就会增加。但是,即使是均衡的饮食,如果每天持续摄入同样的食物,多巴胺的分泌量也会减少,最终导致分泌不出多巴胺。

大脑是为了经常关注新的味道(感兴趣)而进化的。因为大脑总是追求各种各样的味道,其导致的结果就能营养均衡地饮食。为了丰富摄入的营养种类,对吃惯了的东西失去兴趣,对新的食物产生兴趣的机制具有很大的意义。人的大脑,就是这样进化的。但是,这种进化也会产生问题。

例如,考虑不摄入均衡的食物,而摄入糖分多的食物的情况。如上所述,多摄入糖分多的食物会在脑内分泌多巴胺。也就是说,满足于那顿饭的状态持续下去。

本来应该让人对摄入相同的食物(偏食)感到厌烦,对新的(包括不同的营养)食物产生兴趣的「多巴胺减少」不起作用,导致人不断地摄入没有营养(或偏食的食物)。如果这种状态持续下去,营养状态就会出现偏差,健康状态就会恶化。这正是人们主张「糖对大脑有害」的根据之一。

「糖对大脑有害」的另一个根据是摄入糖分导致体内营养不足。糖分在体内消化时会转化为葡萄糖,成为能量来源。在这个消化的过程中需要的是维生素B族和钙等营养。如果摄入大量的糖分,就需要相应的B族维生素和钙,体内缺乏这些营养素会对身体产生不良影响。

具体的症状有,维生素B1不足导致「抑郁状态」,情绪不稳定的情况,也有体内矿物质和维生素慢性不足状态导致葡萄糖难以转化为能量,体温不升导致怕冷的情况。此外,还会引起慢性缺钙引起的骨质疏松症、缺乏B族维生素引起的疲劳感和倦怠感、肩膀酸痛和贫血等症状。

另一个负面影响是「糖化」,它加剧了衰老。糖化是糖在体内积累的状态。过量摄入糖分会导致多余的糖在体内与蛋白质结合,蛋白质发生变性,生成一种名为「AGEs」的衰老物质。如果AGEs在胶原蛋白中蓄积,皮肤就会失去弹性,导致皮肤松弛、暗沉。此外,AGEs还会积聚在内脏、骨骼和头发中,促进全身衰老。这有诱发动脉硬化、骨质疏松症等各种疾病的危险。

我们应该如何与糖相处 

在考虑糖的具体摄入量时,WHO(世界卫生组织)有1个数值指标,规定每天的糖摄入量约为25克。为了激活大脑,一定的糖分是必要的,但也要注意不要摄入过量的糖分。

今后,在日常生活中与糖接触时,最重要的是不要把各种各样的糖和「糖」一概而论。例如,白糖和红糖需要分开考虑。刚从甘蔗中榨出的红糖,含有维生素和矿物质。与此相反,精制白糖在被血液吸收时,消耗钙等矿物质和维生素B组,成为葡萄糖。因此,越摄入白糖,体内的矿物质和维他命就越被消耗。

所以,由于「糖之间的性质差异」,将不同的糖分全都统一衡量为一种糖是有失偏颇的。重要的是要区分每种糖,并在考虑其特征的基础上合适地摄入(为了什么而摄入多少糖)。

总结为一句话,糖分是大脑能力的来源,但是不要摄入过量。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