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陈鸣远紫砂壶的近期相关信息

 新用户99079681 2021-02-26

  说起紫砂壶高手,从制壶第 一个出名的供春,再到明代巨匠时大彬,后就是清康熙年间宜兴名艺人陈鸣远。他们风格各异,无不精美,受到不少制壶名手和收藏家的推崇,是紫砂历史上鼎鼎有名的人物。

  乾隆吴骞《阳羡名陶录?家溯》载﹕“鸣远一技之能,间世特出,自百余年来,诸家传器日少,故其名尤噪。足跡所至,文人学士争相延揽。常至海盐,馆张氏之涉园;桐乡则汪柯庭家;海宁则陈氏、曹氏、马氏多有其手作,而与杨中允晚研交尤厚。”(图二、三)这段文献恰足以从另一个面向说明陈鸣远不惟学识丰厚、工艺精良,并且活动力旺盛,恃技凭艺游走各地,“足跡所至,文人学士争相延揽”。

  传世鸣远作品除仿古诸器外,著 名的有:甜瓜壶,原名南瓜壶,是鸣远的一件代表作,壶身镌有“仿得东陵式,盛来雪孔香”诗句,刻款楷书“鸣远”,钤“陈鸣远”阳文篆书方印,今藏南京博物院。四足壶,壶身铭“且饮且读,不过满腹”,今藏上海博物馆。旋涡纹瓜形壶,今藏香港茶具文物馆。莲子壶,壶身铭“资尔清德,烦暑咸涤,君子友之,以永朝夕。”今藏苏州市文物商店。松段壶,今藏宜兴陶瓷陈列馆。调杀蚕桑壶,今藏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还有笋型水盂,也是鸣远的代表作品,今藏南京博物院。其他还有一批清供雅玩,由国内外文搏机构及私家收藏。

  从存世作品来看,陈鸣远紫砂器精细纤巧,其手制文人雅具更是无人能出其右。日人奥兰田的《茗壶图录》对鸣远所制的朱泥壶赞不绝口,溢美之词毫不吝惜:“制作精细,光润自露,薄如纸片,轻如鸿毛……按鸣远一时之巧手,务要清癯,用意丁宁,工夫百炼,调泥不苟,有‘惜墨如金’之意。”

  陈鸣远:字鸣远,号鹤峰,又号石霞山人、壶隐,清康熙至雍正年间人。是近百年来壶艺和精品成就很高的名手。《阳羡名陶录》上说他:「一技之能」。间世特出,自百年来,诸家传器日少,故其名尤噪。足迹所至,文人学士争相延揽。他与文人交往较多,与海宁人杨忠讷友谊最深,他为杨氏专制素砂器一批,据说这是他一生中最得意的事情 。

  保利上海举行大型拍卖会,清代陈鸣远名作"传香"壶不负众望拔得头筹,最 后停在3000万元时落槌,紧接着一 款杨彭年制,子冶刻竹诗文石瓢壶叫到180万元落槌,也算众望所归。

  陈鸣远所制茶具、雅玩达数十种,无不精美绝伦,他还开创了壶体镌刻诗铭之风,署款以刻铭和印章并用,款式健雅,有盛唐风格,作品名孚中外,当时有“海外竞求鸣远碟”之说,对紫砂陶艺发展史建立了卓 越功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