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寿读图#第52集上海人倒马桶的社交活动

 徐汇老寿oykxhg 2021-02-27

老寿读图,听听他怎么说?

所有拍摄老上海街区的朋友都或多或少的会拍摄到上海老旧居民区倒马桶的场景,我也不例外,一般都是考虑到老房子的生活设施问题,很少去观察其中深层次的问题,前段时间新闻晨报的官方公众号“上海市民生活指南”上发表了记者韩小妮和姜天涯、李欣欣采写的《上海人与马桶的斗争史》,读后才有点豁然开朗的感觉。

其中写道:出生在福建、现在广州华南理工大学任教的建筑师何志森……2010年,他来上海做调研时,偶然看到哈佛大学的一群外国学生在弄堂里挖掘弄堂空间为什么这么有活力。

出于对这一课题的好奇,为了搞清楚,他特意在静安区的东斯文里租了间房住下来。……而在弄堂里,他看到了一幕神奇的“尿壶社交情景图”:“好多大爷大妈各自手拎着一个尿壶,这边停一下,那边停一下,跟邻居聊起天来了。”……为此,他特意“跟踪”了108个居民,结果发现:每一个人每一天平均每4个小时就要出来倒一次尿,上午一次,下午一次,晚上一次,每出来一次都超过了20分钟。

在弄堂里住了一个月,何志森意识到,“倒尿壶”(倒马桶)不仅是一个日常行为,在弄堂里也是触动各种公共活动的一个媒介。

何志森生动地称之为“社交磁铁”。

“没有了私人厕所,人们渴望走出房门,尿壶变成了一个移动的磁铁,每到之处吸引人来,促使人与人之间发生相遇、互动、交流,并衍生活动,让人更长时间地停留在巷道里。”

“尿壶让弄堂形成了独特的社会交往的模式。我觉得在谈论弄堂的活力时,尿壶是一个不能不聊的因素。”

 原来如此!一个简单的生活设施问题被仔细观察调研后,这件事就变得有趣起来,所以有时候我们以为弄堂文化也就是相互之间送碗馄饨、帮忙收一下晾晒的衣服、照看一下个别邻居的孩子等等,没想到由于生活设施的简陋居然给了弄堂居民多了一个相互交流的平台。

  当然旧区改造搬离后的居民没有人会怀念倒马桶的日子,但是本来这个交流和信息互通的平台一下子消失了,肯定会在心里某个角落感到一份失落。特别是那些老人,一下子搬到一个不熟悉的环境,面对了众多的陌生人,小辈们下了班还盯住手机,真是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

  社会学远远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