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暴富到暴跌,基金文化出圈始末

 刺猬公社 2021-02-27

“基金大热之后,一堆不相关的媒体都在写。实际上基金报道是非常专业的领域,一般的泛财经记者都没有能力写好,也会传达很多误区。”


作者 | 王世昕
编辑 | 石    灿

“好,给大家学一段纪连海啊”。

直播间里,戴着眼镜,衣着考究的主播张口来了一段评书,而屏幕下方赫然写着他的身份“基金策略研究员”。请注意,这个画面并不是来自于抖音或者快手,而是支付宝财富号旗下的金融直播平台——理财直播。

不同于其他平台的网红直播,这里的主角是公募基金经理。这些金融行业的精英们大多带有名校背景和各种学霸标签,现如今,他们却走进了直播间,开始带货基金、分析市场。

牛年春节过后,从每天早上九点开始,有40多家金融机构在此直播,一天的直播数量可以达到60余场,热度较高的公司一场直播的观看量可以达到100万以上,覆盖人数有千万之巨,而这背后是基金行业的火热。

基金火了,严格说是公募基金。

据基金业协会数据表示,截至2020年12月末,132家基金管理公司的管理规模达到19.89万亿元。相比19年,公募基金管理规模扩大了5.12万亿元,而进入21年以来,公募基金募集总规模已达到去年全年的22%,基金火爆。

更直观的表现是在网络平台上。2021年春节后的行情波动把基金带上了四次微博热搜,#基金##基金大跌#等话题热度居高不下,微博实时话题已经被各种哭”跌“占领。

关于基金的讨论早已不绝于耳。除微博外,打开b站、豆瓣、等平台,你总能刷到基金相关的话题与内容。有网友称“沉寂多年的大学同学群现在每天三点开始讨论基金,过了三点销声匿迹”,很多人突然发现,自己的朋友圈里关于基金的内容越来越多,甚至不少还在上大学的00后为“基”发愁。这种潮流的另一大特点则表现为一种“破圈”级别的梗化,各种基金段子、表情包、帖子刷屏,基金经理甚至登上了超话榜。

这一切似乎都在发问:你的基金跌了吗?

基金火山喷发般的热度和流量带来了什么?是互联网舆论场的巨变。不久前就有媒体发出”90后不买基金就没朋友的“慨叹,“基金”俨然成为当下互联网环境下最新潮的社交词汇。

全民养“基”到底从何而起?又如何成为一种席卷全网的文化现象?


基金“文化”,破圈生长

点开一个标题是“五星名将,新基首发”的支付宝理财直播间,屏幕上显示刚刚开播不到十分钟,直播观看量已经破万,并且人数还在不断上涨。

画面里基金公司研究员正向详细讲解着今日的市场走势,评论留言区刷的最多的一个问题却是:“产品栏里怎么还没有新基金产品?” 

这跟自2021年初开始的基金行情不谋而合。

理财直播界面

自2021年的第一个交易日起,已经有多支“日光基”出现,多个公司发行的新基金一经发售便被抢购而空。“单日售罄”,这对一般来说需要起码3个月才能完成募集的公募基金来说是难以想象的。

与此同时#新基民一半都是90后##基金讨论区变相亲角#等话题也引发了微博热议,很多人打开朋友圈,刷上三五条,基金内容相当常见。

2021年1月28日,知乎平台上一个问题广受关注,用户Yancy的疑问似乎代表了很多人的心声:“为什么基金突然火了?”但其实基金热并不是突然出现的,它早已大张旗鼓的走进大众视野之中。

原点在一年之前。

彼时,疫情初始,众多年轻人被封闭家中,难以开工,收入成为了最大的不稳定因素,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理财及储蓄的重要性;另一方面,疫情期间直播带货在各平台强势崛起,“宅经济”为各大行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模式和机遇,金融行业也不例外。2020年5月,支付宝平台正式开放直播功能,30多家家基金管理公司和金融机构入驻理财直播,基金业开始走上了直播路。

理财直播界面

有人认为,基金能火,支付宝功不可没,它很大程度的打破了金融行业与普通人之间的壁垒,将投资基金的交易场所从银行、金融公司,浓缩进了每个人的手机中;而快捷方便的智能操作取代了线下交易的繁琐步骤,而理财直播的问世则让基金管理公司里的一对一线下面谈变成高效率的一对多的“广播”,这一系列操作,让投资门槛不再那么“高不可攀”,“只要有支付宝就能理财”,为基金的火爆提供了客观条件。

“用支付宝就能买啊。” 赵小鱼是00后,大学还没毕业,但已经买了近一年的基金了。2020年年初疫情期间,赵小鱼手上有一笔兼职工作赚的工资,不想再大手大脚的她决定学着理财,恰好跟上了刚刚兴起的基金热。

“我的室友都在卖,我也跟风买了。”她在微博上看了很多基金相关的知识,开始了自己的“养基”之路。

与此同时,博主“北漂民工的日常”也开始在微博发布公募基金的相关内容,后来粉丝们亲切的称他为“工头”。从七八年前起,他就已经开始投资基金了,是余额宝最早的一批种子用户。

“我的情况比较特殊,从事相关的行业,买过几百个基金,也跟行业有比较多的直接交流,算是个业内人士。” 他最早开始撰写财经类的文章是在2015年,在财经类公众号“雪球”,他告诉刺猬公社(ID:ciweigongshe),2015年左右的投资者大都选择炒股,基金相关内容的关注度跟现在根本无法比较,“完全不是一个数量级”。

在他的印象中,基金真正开始火爆网络,是著名基金管理公司诺安登上热搜开始。仅2020年下半年,诺安就上了十四次热搜,不断地出现在公众的视野中,吸引了众多网友开始关注公募基金,助推了全网话题的发酵。


诺安为何如此具有话题度?

这得益于其当家基金经理蔡嵩松,他的投资风格大开大合、波动很大,这在普遍投资风格追求稳定的基金行业中尤为独特,是基民们口中为“基金界最锋利的矛”,因此他也成为了最有话题度的明星基金经理之一。

“诺安蔡嵩松博士对于基金在大众的认知中有很大的助推作用,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全行业其实都要感谢他。”北漂民工的日常说。

十几次热搜让诺安彻底打响了知名度,其旗下的几支基金也几乎成为了新基民入场时的必然选择。赵小鱼也不例外,“大家总说什么诺安渣男,不过我买诺安还是赚了" ,她开始每天定时看基金涨势,关心自己的收益情况,“涨的时候就很爱看”。

豆瓣小组也是赵小鱼获得基金相关的知识的重要渠道,在那里也有数十万年轻人发帖探讨养“基”经验,微博只是“养基场”之一。

巨量算数搜索显示,从2020年1月开始,抖音“基金”一词的热词指数拔地而起,每日平均热词指数可以100万以上,而在这之前,单日最高指数只有60万。而b站当前最火的几个基金博主,也大多是从去年年初开始上传相关视频,并获得了不少的播放量。

这是全网平台的基金热的另一个表现:众多“理财/基金博主”出现了。而其中不乏从美妆、游戏等领域跨界而来讲“基”。推基金成为了一股潮流。

在基金从业者小栗眼中,这很容易理解,“哪个领域有热点就做哪个领域,这再正常不过了”,但他们的专业程度是个问题。

B站搜索基金,出现提示字样

“我认识的专业的基金博主几乎都不火。”“北漂民工的日常”也坦言:“基金大热之后,一堆不相关的媒体都在写。实际上基金报道是非常专业的领域,一般的泛财经记者都没有能力写好,也会传达很多误区。”

“诺安”的火热、基金内容的增加、年轻基民的下场,不断推动着基金话题水涨船高。2021年年初,基金话题到达了话题顶点,“基金为什么突然火起来?”的灵魂发问应势而生。

基金为什么能爆火?

在专业人士眼中,根本性的原因还是在于资本市场本身。知名经济学者曹海涛向刺猬公社表示,此次基金热最核心的原因在于资本市场的上涨,“每一次市场处于这种牛市或者股市涨的最好的时候,都是基金卖的最好、发行量最大的时候,这是特别明显的。”

而小栗则从另一个角度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在头部公募基金管理公司做电商工作的他看来,基金热早已埋下了伏笔。

“公募电商从2017年蚂蚁金服做支付宝财富号的时候就火起来了”,从2016年开始,各家基金公司和头部的互联网流量平台就已经开始探索互联网金融的新可能,支付宝财富号就是最初的一种尝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随着金融行业监管的调整,以及居民投资理财意识的上升,经过了3、4年的沉淀,各个综合因素在一起才有了今天的局面。

“北漂民工的日常”的观点也大致相同:“之所以大家都买基金还是因为挣钱效益好,这两年是结构性牛市”,“公募基金本就是最适合大众的普惠金融产品,资管新规之后,打破了银行理财产品打破刚兑,各种p2p也都清理了,居民理财大搬家是长期趋势,可以说是居民投资理财概念的一个进步。”

在他看来,诺安、基金话题的热议固然重要,但也只是起到了助推作用。“根本上来说还是因为历史的进程,蔡嵩松和诺安可能只是加速了这一趋势。”
 
基金“文化”,破圈生长
 
这次基金热最大的特征是什么?大量年轻基民的入场。
 
有数据统计,2020年的新基民近一半都是以90后,而根据央视财经的报道,银行方面表示其客户群也越来越年轻化。

年初的“日光基”令人惊叹,春节期间的话题火爆更是吸引了大量的年轻人,甚至有网友称,“连00后的弟弟都开始拿出压岁钱买基金了”,年轻人的大量进场,带来的是一种新文化现象的出现:“基金梗”大热。
 
赵小鱼也是玩梗人之一,从去年年末开始,她和朋友的群聊里开始出现“新能源yyds”“利好茅台”等梗,“就是觉得好玩”,这些梗也让她跟朋友的话题更多了,表现得更直观的是在微博,打开基金的实时话题,各种梗图和段子层出不穷。

黎克是90后,工作时间并不长,也是因为这些梗才开始关注基金,“朋友圈里突然好多人在发基金相关的东西,还打开微博、b站到处都是基金的梗图,我就去了解了一下。”

他直言,基金的内容会让他有些焦虑“没毕业的人都在理财,我不去这么做好像跟不上潮流了。”
 

除了各种梗图外,年前基金行情的涨势也让各大公司的基金经理也迎来了更多的目光。除了前面提到的诺安的基金经理蔡嵩松,易方达的张坤、景顺长城的刘彦春等明星经理也广受追捧,成为了话题热度的中心,有基民亲切的称他们为“坤坤”“春春”。

今年大年初五,张坤的照片被p成了财神,在基民们之间热转。而最具话题度的事件则是“基金经理饭圈化”,基金火热后,微博上出现了“易方达张坤全球后援会”“景顺长城刘彦春全球后援会”等账号,“基金饭圈化”引起了各大媒体的注意,进而引发了关于基金业发展的大讨论。
 

但在“北漂民工的日常”看来,“基金经理饭圈化”这个话题并不应该那么严肃,“其实那几个后援会都是我粉丝群里面的人做的......其实跟饭圈的后援会区别比较大,大家都是娱乐一下,主要是一种玩梗。”

他认为,年轻人更喜欢交流互动,天然有更多的互联网话语权,会出现这种现象很正常,年轻人和小白的大量入场助推了行情,他们更像是互联网基金的“气氛组”。
 
基金梗全网流行,2月4日,微博财经办起了非正式的“基金段子手大赛”,上面的段子大多转载自支付宝各大基金的讨论区。基金热之中,基金讨论区不仅是基民讨论基金走势的地方,更是基金梗的重要产出地,此前基民在讨论区相亲的奇异景象,被搬到了微博上,话题一再发酵。

 
讨论区“人才多”,似乎成为了一种笑料,但讨论区的力量并不仅仅如此。作为公募电商的从业人员,小栗告诉刺猬公社,从整个行业来看,公募基金进行理财直播的转化率其实并不高,更多的作用是与投资者们进行沟通交流,打响品牌的知名度,真正转化率高的地方却是各大基金的讨论区。

“我们看到平台的数据,发现用户从讨论区去来下单的几率极高,讨论区的舆论导向是会影响今天的下单的。”基金讨论区的火爆程度,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基金行情的发展。
 
但这面临着另一个问题。打开任意一个明星基金产品的讨论区,基民们除了晒自己的收益记录,很少有专业的讨论与分析,涨的时候相亲玩梗,跌的时候一片“哭泣”“愤怒”表情包。春节后基金行情的连续大跌更是挑动着基民们的神经,尤其是不少刚刚入场的“新基民”。
 

曹海涛谈起全网基金热时,向刺猬公社强调了一个词:“情绪化”。“每一次市场处于这种牛市或者股市涨的阶段最高的时候,都是基金卖的阶段最好、发行量最大的时候,这是特别明显的。也类似于股市成交量,每次涨到阶段最顶部往往是成交量阶段最高的时候。但这也是情绪的巅峰。”

他认为现如今的基金热陷入了一种“情绪化”的陷阱之中,而各种非理性的讨论或者宣泄就是其外化表现。黎克也有同感,自己关注基金内容时,发现部分基民自己总结了一些“有趣”的规律,比如“一上热搜必大跌”“指导基金经理如何持仓”等,很多“朴素”的规律似乎都缺乏专业知识的支撑,只是凭借个人的一些判断,主观性很大,但往往这些情绪化的表达,却更能出圈获得认同。
 
“整个资本市场的定价就是存在一种不确定性,我们很多所谓的‘认为’并不代表什么” 曹海涛说。在他看来,现在基金行情的发展正在被情绪推动,而情绪,就是投资最大的敌人。
 
春节之后连续几日的大跌更让这种“情绪化”发酵。这几日赵小鱼已经亏损了不少,但她还是决定稳住,这是她近一年的“养基”经历自己总结出的一些经验。“这个东西就是应该长期投资的,我有信心可以涨回来!”
 

“我之前就因为没稳住损失了好多。去年白酒火了一段时间,好多人买,然后就跌了。我很害怕,所以当时就卖了,可是到今年又涨了很多。”但像赵小鱼这样想法的年轻基民似乎并不多,打开微博#基金#实时话题,就能看到,很多人难以承受“绿”的压力,将“炮火”指向经理们

“北漂民工的日常”向刺猬公社表示 “ 实际上这些基金经理都是身经百战,非常优秀的,但是新基民往往看得很短期,希望买入就大赚,往往只是跟风。”
 
他发来了一张图片,上面写着一段话。“我觉得这段话很重要,基金投资要多学习,赚自己认知能力以内的钱。”
“北漂民工的日常”发来的话

基金热潮下,阴影丛生
 
打开微博基金超话,显示有23.6万的“韭韭”,而豆瓣理财投资小组的成员也自称为“钢铁韭菜”。从基金火热开始,所谓“割韭菜”的论调就一直存在,而在春节后行情波动的现在,新基民都是韭菜、基金是泡沫市场的论调也引起了更多的讨论。
 
2月26日,#基金暴跌年轻人为什么躲不过被割#话题登上热搜,再次引发了热议,不少网友指出了这种观点的错误,认为投资市场有赚有赔很正常,过度的话题炒作才是不利于基金市场的真正因素。
 
曹海涛持同样的观点,他认为基金的大热对国内资本市场本就是一把双刃剑,积极的地方在于增量资金的注入,为市场带来了新的活力;而大量散户投资者的狂热进场也让市场面临着波动增大的风险。“有很多基民投资者呢疯狂的高买低卖,也造成了助涨助跌的情况。”
 
“每次基金发售最好的时候基本上都是这种牛市,或者是股市涨的最好的时候,这是特别明显的,但这不代表就能挣钱。”
 
作为公募基金行业的从业人员,小栗也表达出了自己的观点:“确实我们会发现一个这个行业的痛点就是基金赚钱,基民不赚钱。因为投资基金是讲究格式的,你什么时候买什么时候卖,你是不是能扛得住涨跌。你看那些爆款基金,每一个都是年化收益一百多,但是有几个基民能达到这样的收益呢?”
 
在他看来,基金热展现了我国金融市场的进一步发展,以及居民投资理财概念的提升,但从另一个角度讲,投资者教育的问题也需要重视。
 
“北漂民工的日常”告诉刺猬公社,他并不认同互联网中基金是“泡沫经济”的这种声音,他长期看好公募基金行业,并认为未来五年内全行业管理规模可能还会翻倍。
 
他又一次提到了“气氛组”这个概念,“年轻的互联网渠道基民很多是气氛组,有很多学生和刚参加工作的上班族,积蓄不多暂时不会投入太多,他们客单价普遍比较低,很多是投入几百几千块钱试试水。” 相对来说,银行渠道的资金才是主力,“沉默的大多数”。

但“北漂民工的日常”也表示,互联网仍旧是公募基金比较重视的渠道。“第一,年轻人代表了未来,现在没有太多钱不代表未来没有钱,他们以后的可投资金额会越来越大,因此长远看,提前布局年轻人是非常重要的,越早在年轻人心中树立品牌,未来的长线收益就越高。”

“银行渠道费客户确实都非常有钱,但银行的管理费抽成也是最高的,新规之前那些没有太多议价能力的中小公募甚至要把管理费的80%返佣给银行渠道,等于说辛辛苦苦发行一个基金,所产生的大部分收入都给别人打工了。” 他认为,银行渠道的客群也在慢慢老化,未来还是属于年轻人的。
 
在大众的概念中,α和β只是希腊字母中的两个字母,但在基金投资领域,这两个字母则代表了两种投资的策略与收益。简单解释,α策略更看重投资管理者的能力,依靠精选行业与个股来取得超越大盘的收益;而β策略则更依赖于市场大势,追踪大盘来获取收益。
 
在市场上“α很贵,β很便宜”的说法广为流行。而“北漂民工的日常”的微博签名上写着一句话:“不要把时代的β看成自己的α。“
 
“基金市场的热潮,可能更多的是历史的进程,而我们只是见证人。”


END


内容产业报道第一新媒体

刺猬公社是聚焦内容产业的垂直资讯平台,关注领域包括互联网资讯、社交、长视频、短视频、音频、影视文娱、内容创业、二次元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