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穷人家的孩子适不适合去大城市里读大学?为什么?

 我的最爱洋芋 2021-02-27

网友一:

假如当年宿迁的那个穷人家孩子,没有走出农村,到首都北京的中国人民大学求学,又何来今天电商界京东的天下。再假如,当年江阴市葫桥村的那个穷人家的孩子,没有走出农村,到北京大学求学,又何来教育培训界新东方的天下。

教育的目的,就是要扩大个人的眼界,改变家庭经济状况,提升自我的社会地位。从这个意义来说,穷人家的孩子,更要努力考入好的大学,到大城市去求学深造。

毕竟,我国真正一流的大学,无一例外都位于首都,沿海发达城市,或者中西部省会城市。放弃去大城市求学,也就意味着放弃最优质的教育资源,其后果极有可能是贫穷的代际传递。

网友二:

这个具体要看去读什么样的大学,如果是211或是985学校,那肯定要去读的,大城市学校的消费也不会太高,其次如果想勤工俭学,机会很多。

如果是三本大学就考虑一下,因为这种大学学习的氛围不怎么好,真正学习的人很少。有些学生一直到外面去玩和吃,那你的孩子难免会受到影响,到时可能会消费高了,但没有学到真才实学,最后混个文凭就毕业了。出来只能找个一般的工作,自己不努力的话,一般不会有太好的工作。

网友三:

是适合的,我是支持的。我本人就是一个从农村出生,通过读书来到了北京的。

首先,我们先看看,大城市里有什么?大城市里快捷的公共交通、肯德基、电影院、大卖场,还有故宫、798、南锣鼓巷、后海、三里屯,还有北大、清华、人大、北师大等。是的,大城市有着小城市无法比拟的资源,这些资源足以开阔学生的眼界,增长其见识。

其次,我们来说说,大学说什么?大学要增长眼界见识、学习专业知识。一半的时间在校园内,一半时间在校园外。你可以去参加各种活动,去看现场比赛,看剧,做兼职挣钱等等。

因为大城市的人数多,类似故宫这类全国最好的博物馆,平均50元/张的门票,也可以保证故宫运营的很好,因为人多运营成本可以平摊的很低。所以,在大城市读书没什么不好的,来了之后你会发现各种方便。

网友四:

你知道什么叫真穷吗?看来你不懂。昨天晚上看到邀请,一直想一个间题,就是为什么有人穷富都分不清?今天的社会多数人(指农村)也就改革了温饱,别看村庄周围全是高楼大厦,其实它只是个外表而已,里面空空的,即使是门前有车,要么是个摆设,要么就是一身外债的刚刚结婚那种人家。

而没有外债的高楼门前有豪华车的人太少。再说下农村公办学校吧!它也就说是学校吧?别说师资力量,单说义务教育资源,有教科书,而无教师。问穷人子女起步就这样?去大城市读大学?这个梦想都不应该有。

后退到2010年之前的农村学校还能找到。现在穷人?生存都难,请别说国家政策多么好。如今是少数服从多数的时候,而多数人又不说真话。拉倒吧,农村上大学只有进城高销费了,肥了那个学校,富了那个教师,穷了农民。不仿来农村走走看看,看看吧?

网友五:

适合。

除了读大学之外,你永远也找不到在大城市生活消费如此低的形式了。

住宿费一年800,吃饭一个月1000。毕业了再去,一个月住宿至少1200,吃饭至少2000。

至于其他的消费,能省就省,学生时代,穷一点不要紧。

在大城市上学,工作几年再回到二线城市,你这属于“降维打击”,会很从容,过得很舒服。总比你40岁了再去北京打拼好吧?

年轻时,见识的人,做过的事,可以直接决定你后半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