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晋古塔 --- 北宜武文峰塔

 木香草堂 2021-02-27

【北宜武文峰塔】

    北宜武文峰塔,俗称北宜武砖塔,又因塔身洁白故称白塔。该塔位于清徐县徐沟镇北宜武村南口,塔身通体青砖砌筑,实心不能登临,外观为六角七级楼阁式,通高约15米。现存塔体为大清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修造,塔身正东面二层塔身上,镶嵌塔铭一方,叙述修塔经过。北宜武砖塔构造简单,塔座已埋入地表以下不可见,塔檐为叠涩反叠涩形制,层层收分。塔刹已毁,刹座磨砖作仰莲状,保存完好。此塔虽然十分一般,但是对于所在地来说却意义非常:据说她是整个清徐县现存唯一的砖塔。

三晋古塔 <wbr>--- <wbr>北宜武文峰塔【“县保”标志牌】

三晋古塔 <wbr>--- <wbr>北宜武文峰塔【文峰塔西南侧全景】

三晋古塔 <wbr>--- <wbr>北宜武文峰塔

三晋古塔 <wbr>--- <wbr>北宜武文峰塔【塔身上部及塔顶细部】

三晋古塔 <wbr>--- <wbr>北宜武文峰塔【镶嵌在塔身顶层东北面的砖雕塔铭】

    在北宜武文峰塔塔体上镶嵌着两块塔铭:最上层东北方的塔铭为砖雕拼砌,遭到破坏后无法识读,塔铭大约七个字,隐约可见第一、第五和末一字为“延...金.位”。

    另有一方石刻塔铭在塔身第二层的正东面镶嵌(下图),该塔铭保存完好,根据照片放大识读如下:(文中标点为本人识读时所加)

    重造砖塔记

    “白孔六帖”云:有舍利曰塔,无则名支提,然经史缺如,虽散见于诸家记载者,层见叠出,亦唯曰金刚已安?刀。阿育以储爪发,净明以藏佛骨,妙空寂灭何据云?然至若志孝之,石榴花志恩之,白狼童子亦属飘渺虚无,讵云胜迹耶。村之坤位旧有土塔一,虽稽筑自何时,堪舆云:西南位空,以艮少男之来龙,而斯塔之筑于老母地者,良有以也,特日就堙没,何重造以挽村之风气乎?于是众议纷纷,咸乐于作,爰命圬者改造六角砖塔。斯作也,非有所谓安储藏也,非有所谓志思孝也,且不知为塔为支提也,不过欲遣否来泰,以补风气一助云尔。

    宜武里七甲花户李文蕴撰并书

    六社经理人:李乾吉  李景贤  李?德  白?德  李之斡  李钟岱  仝勒石

    大清光绪三十一年乙巳四月  毂旦

 

    该塔铭大致就这么个意思,说:北宜武村的西南方向,原本就有座“土塔”,也不知道是叫“塔”,还是叫“支提”,因为书上说,里面有舍利的就叫塔,没有舍利的就叫支提,现在也搞不清了(可见当时并未发现有无地宫)。虽然考校了一下这座土塔的始建年代,但是也没有搞清楚。天长日久,土塔也荒废了。有阴阳先生说:“这村的西南方向有“空位”,会导致“阳衰”,正好这个方向有座土塔,实在太好了,不管是塔还是支提,都应该修好它,这样就可以弥补一下“风气”。大家听了都赞成这样做,于是就让泥瓦匠(圬者)把原来的那个土塔,改造成六角七级的砖塔。之所以这样做,不是为了藏舍利,也不是为了怀念佛祖,更何况咱们也搞不清这塔原来的用意了,所以就当是为了弥补一下村里的“风气”而已。

三晋古塔 <wbr>--- <wbr>北宜武文峰塔【镶嵌在塔身第二层正东面的石刻塔铭】

三晋古塔 <wbr>--- <wbr>北宜武文峰塔【塔体西北面全景】

三晋古塔 <wbr>--- <wbr>北宜武文峰塔

                    【位于大街南口的文峰塔】
    从以上塔铭可以得知:北宜武村的这座塔,原先是一座土塔,而且可能是一座佛舍利塔,至少在清代光绪三十一年四月以前就存在了。是因为阴阳先生的一席话,村里就把原来的差不多快塌毁的“土塔”改成了砖塔,其性质也变成了一座“风水塔”。这也是我国很多古塔性质转变的典型原因之一,这样的事例其实很多。甚至有很多的古塔是“民俗”与“宗教”性质并存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