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敕 宋代皇帝墨宝一览

 远山天共色 2021-02-27

2110宋太宗敕蔡行

 御刻三希堂石渠宝笈法帖。

乾隆15年 [1750]刻石。

拓片尺寸26*555厘米。

请横屏欣赏

细节部分欣赏

《三希堂法帖》刻本,原帖为满行7字,《三希堂法帖》改为满行4字,原帖由于后人将黄庭坚等的伪跋裱在后面,称是为太宗所作,所以作者一直传为太宗,实际上乃徽宗真迹。此卷是宋徽宗不准蔡行辞去领殿中省之职所颁的敕书。此敕行间布白疏朗得体,笔划纤细,写来墨韵流畅,潇洒清劲,有如飘藤荡柳之势,具有瘦而劲,秀而润的艺术效果。

2111宋高宗 千字文

 御刻三希堂石渠宝笈法帖。

乾隆15年 [1750]刻石。

拓片尺寸26*380厘米。

请横屏欣赏


2112宋高宗 洛神赋 

御刻三希堂石渠宝笈法帖。

乾隆15年 [1750]刻石。

拓片尺寸26*340厘米。

请横屏欣赏

细节部分欣赏


2113宋高宗 付岳飞 

御刻三希堂石渠宝笈法帖。

乾隆15年 [1750]刻石。

拓片尺寸26*105厘米。

请横屏欣赏


2114宋高宗 真草书嵇康养生论 

御刻三希堂石渠宝笈法帖。

乾隆15年 [1750]刻石。

拓片尺寸26*800厘米。

请横屏欣赏

《养生论》是赵构精品力作之一。以真草二体书就。从形式上看,与智永《真草千字文》如出一辙,真书与草书间夹排列,互为映照,有序的排列充溢着一种匀整平和之美。有宋一代的书法,是在唐代书法基础上发展的,尽管这个时期文人士大夫的介入,他们那种放浪不羁的性格特征强烈地开拓了书法笔性的艺术美,张扬个性、崇高自然的“尚意”书风日愈成为一种审美的主体趋势,然而魏晋“二王”一脉的书法毕竟有着根深蒂固的历史文化底蕴,即便高擎“尚意”幡旗的苏、黄、米,也都把他们的创格建筑在追摹晋唐的基础之上。

细节部分欣赏

这俩字儿写得挺好😄

赵构此篇《养生论》,完全承传了“二王”一脉的书风,用笔润媚圆和,精奥纯正,丰腴圆润不失清逸之气,温柔妍婉颇具清和流宕之像。结字疏朗秀整,真书工稳而韵意萦绕,草书流动而意态冲和,真所谓“禊帖嫡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