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周福如丨扶贫尖兵

 金秋文学 2021-02-27

扶贫尖兵
作者:周福如

2013年年底南通市扶贫干部张华援疆至今,成绩突出创记录,干群关系创记录,受奖表彰创记录。

张华对援疆情有独钟,离不开这方魂牵梦绕的热土。

张华坚信,内陆的今天就是新疆的明天。
一届又一届持续援疆,张华意志一届比一届顽强,工作一届比一届出色,新疆之恋一届比一届情深。

援疆实践不断完善了张华的幸福观。他8年来,每天从小事做起,从一家一户做起,披星戴月,日夜操劳。工作对象的笑脸,是他最大的快乐,致富面的不断拓宽,是他最大的幸福。张华深有感触:新疆需要我们,新疆各族人民需要我们。
张华的座右铭:官大官小不由己,做不做事全由己。
张华是所有南通援疆干部的骄傲,他的出色表现是江海儿女的自豪!

接受记者采访时,张华激动地说:“我作为南通援疆工作组的组长,率领22名南通援疆干部人才和35名南通援疆教师,扎根边疆,情暖边疆,坚持东部西部守望相助、优势互补、协作攻坚、共同小康的理念,把他乡当家乡,把群众当亲人,让受援地伊宁县的各族群众拥有了更多的获得感、安全感和幸福感。”

在张华带领下,南通援疆工作组被新疆自治区党委、政府评为“先进工作组”。张华荣获“开发建设新疆奖章”,两次获评新疆自治区“优秀援疆干部”,两次被自治区党委、政府授予“二等功”。

受中央表彰后,张华情不自已: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

人生很美好,值得去奋斗。

中国路

云南省怒江州贡山县独龙江公路高黎贡山隧道的贯通,结束了独龙江乡每年大雪封山半年的历史。

在四川省凉山州悬崖峭壁上的通村公路修通,标志着全国最后一个不通公路的建制村对外通道打通。

位于青藏高原东南部的墨脱公路建成通车。

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壤塘县“上南天路”蜿蜒前行,打通了牧民出行的“最后一公里”。

中国路如同一条条“毛细血管”一头连着千家万户,一头连着发展大局。

中国之路

鲜活之路
巨变之路
大美之路
脱贫之路
致富之路
振兴之路
小康之路
强盛之路
希望之路
幸福之路
中国之路
遍地开花
无处不在

年年大雪封山半年,代代足不出户,不见天日,不见世界,什么概念?
而今俱往矣,路来了,路通了,彻底解封了,朝朝代代,只有共产党能办到!
悬崖峭壁上筑路,天上路,海底路,成家常便饭。
中国路无所不能。
村村通公路,人人奔小康,世界瞩目。
中国路之长,之高,之大,之活,之灵,之能,之力,前无古人!
党的光辉照耀的探月之路,更辉煌!

通州张华

2013年年底南通通州张华援疆至今,工作创记录,人脉创记录,成绩创记录。
张华对援疆情有独钟,他的九字诀是:
舍不得、放不下、离不开。
舍不得和新疆各族干部群众结下的深厚情谊。
放不下手头日渐起色、未来可期的工作。
离不开这方魂牵梦绕的热土。
张华坚信,内陆的今天就是新疆的明天。
一届又一届持续援疆,张华意志一届比一届顽强,工作一届比一届出色,新疆之恋一届比一届情深。
援疆实践不断完善了张华的幸福观。他8年来,每天从小事做起,从一家一户做起,披星戴月,日夜操劳。工作对象的笑脸,是他最大的快乐,新疆致富面的不断拓宽,是他最大的幸福。张华深有感触:新疆需要我们,新疆百姓需要我们。
张华的座右铭:官大官小不由己,做不做事全由己。
张华是所有江苏援疆干部的骄傲,他的出色表现是江海儿女的自豪!
张华受中央表彰后情不自已: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他的金句与大家共勉:
人生很美好,值得去奋斗。


云南省怒江州贡山县独龙江公路高黎贡山隧道的贯通,结束了独龙江乡每年大雪封山半年的历史。
在四川省凉山州悬崖峭壁上的通村公路修通,标志着全国最后一个不通公路的建制村对外通道打通。
位于青藏高原东南部的墨脱公路建成通车让墨脱正式纳入全国公路交通版图。
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壤塘县“上南天路”蜿蜒前行,打通了牧民出行的“最后一公里”。
中国路如同一条条“毛细血管”一头连着千家万户,一头连着发展大局。
***
鲜活之路,巨变之路,大美之路,脱贫之路,致富之路,振兴之路,小康之路,强盛之路,希望之路,幸福之路,遍地开花,无处不在。
每年大雪封山半年,足不出户,不见天日,什么概念?而今俱往矣,路来了,路通了,彻底解封了,朝朝代代,只有共产党能办到!
悬崖峭壁上筑路,成家便饭,中国路无所不能,村村通公路,世界瞩目,中国交通之大,之能,之力,前无古人!
青藏高原公路之高,高入云天,“上南天路”,“之”字通天,月球之路更是辉煌!

文/周福如

编辑/王孝付

作者近照

作者简介:周福如,江苏南通退休教师。

《金秋文学》™ 授权发布、转载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