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精神病治疗之我见

 德寿堂图书馆 2021-02-27

精神病的治疗,西医通常使用的是镇静一类的手法。好多人一生不能治愈,或者在精神病院度其一生,或者在家被看护。精神病的表现,有的是人烦躁,欲狂。还有的是默默不语,不爱搭理人。这个常常是被看成不治之症,认为中医也毫无办法。这种认识是错误的。这里我根据自己的理解,详细的介绍一下病因和治疗。

1. 瘀血引起的精神病

精神病的很大一类是身体中有瘀血引起的。病人的表现象上面说的,有的烦躁,口出秽语,有的默默不语,还有的白天没事,但是晚上入睡后有谵语,肢体乱动。这是因为身体的瘀血阻碍了头部的血液循环,导致各种异常症状。在入睡后血液流动减慢,那么瘀血的影响更为厉害。这类瘀血出现的同时,病人同时经常有热的情况,表现为脸色发红,有低烧,或者流鼻血。这里的瘀血是根本,发热是瘀血引起的。实际上当人身体的循环有障碍的时候,经常有发热的情况。

瘀血的出现,通常有几种原因:人受到了惊吓,受到了外力打击,或者是妇女经血不尽(特别是在更年期过后),或者是妇女产后造成,或者是平时过劳(劳复)(产后的瘀血也可以看作是过劳引起)。受到外力打击的情况,应该比较好理解。比如我们经常看到受到打击后,皮肤有紫斑出现,就是瘀血的典型表现。那么瘀血的血块可能会在身体中循环,到头部从从而影响脑部循环,引起精神病。受到惊吓的情况,通常是惊吓突然影响了肝部的血液循环。

如果病人有精神病的症状,同时有大便干躁,甚至便秘,可以用桃仁承气汤治疗,方中有大黄,芒硝,桃仁,桂枝,甘草。这个方子是通大便的,同时桃仁有润肠,去瘀血的功能。如果瘀血太厉害,可以加别的袪瘀血的药,比如水蛭,虻虫,蛰虫等等。如果病人没有大便干躁的情况,可以仅仅袪瘀血和热即可,成方的话可选用桂枝茯苓丸加黄连解毒汤。桂枝茯苓丸的去瘀血的功能不是很厉害,那么可以酌情添加袪瘀血的药。

在我以前读的医案中,有妇女上坟时被山鸡吓出精神病的,有的是小孩子睡觉时从床上掉到地上吓出精神病的,还有小孩子被别的小孩虐待导致精神病的,还有的妇女更年期后突然莫名其妙得精神病的,还有的因工伤(高空跌落,受外物打击)造成精神病的。治疗上都是遵循祛瘀,去热的方法,往往是一两副药后病人就治好了。常常是挽救了一个人的一生。我读后常常是慨叹不已。昔时经常听老年人讲打雷或放鞭炮时,尽量不让婴儿听到,也是有道理的。常常有婴儿受到惊吓后,睡觉时有肢体不自觉的抖动的情况,就属于此等情况。还有的青少年受到成人的恐吓惊吓后,变得精神失常,也常常属于此等瘀血的情况。

2. 热引起的精神病

这种精神病常常是长期的,不是突然出现的。中医好多是说“肝火纵横”。其实不尽然,原因很多的。病人常常有易怒,青筋暴起,易出鼻血,厉害的还有内出血。发病的原因有几种。有一种是感冒风寒后,风寒之邪没有治好,却进入了肠胃。病人常有大渴,心中烦躁,常欲喝冷饮,不欲穿衣。而不明就里的医生(西医或中医)通常胡乱治疗,最后以精神病论处。其实这样的病很好治,用经方白虎汤即可(生石膏,知母,粳米,甘草)。如果病人比较虚,可以加人参。通常这样的病人有出汗的毛病。脉通常是洪大。

另一种热的精神病是血中和肝里有热。这样的病人经常会脸部发红,易出鼻血,身痒,脉数,急,大。原因经常有平时喜吃辛辣之物,饮酒太多,或者是和别人生气,没有排解掉。通常的治法是用黄连解毒汤(黄连,黄芩,黄柏,栀子)。如果有便秘,可以用大黄泻心汤(大黄,黄连,黄芩)。还有的病人上热下寒,或有手脚冰凉,那么可以用附子泻心汤,就是大黄泻心汤加附子。还有的病人在有热的同时有阴虚的毛病(无力,手脚凉),那么可以用黄连阿胶汤(黄连,黄芩,阿胶,芍药,鸡子黄)。

还有种热确实和肝有关,是肝郁,通常是:比如婆媳不合,吵架,还有的是生活中,事业上遭遇到了不顺心的事情(比如觉得是自己升迁的机会,却是别人升迁了,自己没有得到)。这些均会造成肝郁。这时需要在去热的同时,加点疏肝的药物,比如生麦芽,川楝,柴胡之属。

3. 脾胃湿引起的精神病

这种精神病的一个典型就是癫痫,病人发作时口吐白沫,不醒人事。过一段时间醒后一切正常。还有的脾胃的痰饮没有那么厉害的,会有头疼,头晕,恶心,呕吐的毛病。有的病人会默默不语,或心思不定,失眠(自闭症)。脾胃的痰饮实际是脾胃组织液过多造成的。通常造成的原因有受外部打击,或饮食不当(太寒),或风寒后风寒之邪传递到肝/胃部造成,或受别人恐吓,惊吓,或受生活上精神的打击。治疗上以去除胃部的痰饮为主,同时要注意病人是虚,热,还是寒。那么在药里必须要注意到这一点,以期把病根治。实际上治疗胃部痰饮的病,是个很大很大的话题。我这里从大的方向说一下。本身袪痰饮的药可以用茯苓,半夏,陈皮,蜀漆,猪苓,天花粉,商陆,大戟,芫花,甘遂,瓜蒌。较常用的是茯苓,半夏,猪苓。当然每个药作用的部位也不尽相同,用时需细心分辨。比如大戟,芫花,甘遂,瓜蒌去除肺部的痰饮的功能较强。商陆,蜀漆去除脾胃肝的痰饮的功能不错。如果痰饮胶着,恐怕需要用桔梗,皂角等药。还可以用石膏,芒硝之类化开痰饮,以便祛除。

在治疗痰饮的同时,如果病人脾胃有虚寒的毛病,可以用桂枝,茯苓,白术,甘草来驱寒,健胃。另外可以用芳香型的药帮助化开痰饮,如佩兰,藿香之属。如果病人有痰饮的同时有热的毛病,那么可以去热,用黄连,黄芩,石膏,寒水石等等。一个典型的此类的方子是风引汤(大黄,牡蛎,甘草,龙骨,姜,桂枝,寒水石,滑石,赤石脂,白石脂,紫石英,石膏)。儿童多动症(舞蹈证)经常用的一个方子是柴胡加龙骨牡蛎汤。那么这个方子就有去热,健胃,祛痰,疏肝,通经络的作用。

4. 身体虚(少阴虚)引起的精神病

这种是非常非常容易误判的精神病,一般需要水平极高的中医才能诊断正确。病人通常是烦躁不安,甚至有欲以头撞墙的举动。一般的医生就会认为是身体有大热,给开大寒之药,外加镇惊的药,如龟板,龙骨,牡蛎,雄黄,朱砂。此时只要一剂药病人就可以立即人事不知,直至身亡。此时必须看看舌苔,看有没有热证的表现(苔黄),看看脉有没有数,大。同时要综合病人的病史以及服药的情况来诊断,才不至于误判。其实从现代病理学的角度来解释,是肾太虚弱,激素分泌失调,导致人的异常举动。当然,也有的人的表现是但欲寐,但这种情况比较不容易误判。

对于这样的病人,只要判断准确是阴虚(少阴虚),可以用四逆汤(干姜,甘草,附子)加茯苓。通常只要几副药就可以了。也可以补补肝肾的阴,用山茱萸,山药之属。

5。结束语

对于精神病,热,虚,瘀血,痰饮均可以引起。只要判断准确,用药精当,完全可以治愈。其效果远远超过西医的镇惊疗法。中医的治疗,用现代的话说,是Top-down的方法,其具体的机理需要几代人慢慢研究。但这并不影响疾病的治疗。当然了,机理的研究对于治疗和诊断也会起一个非常大的促进作用。这是一个相辅相成的过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