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邰老师领你读红楼】第十一讲 金陵十二钗判词解(三)

 阅读美丽星空 2021-02-27

金陵十二钗正册十二位女子,到现在咱们已经讲了六位了。前面的薛宝钗、林黛玉,贾府四春元春、迎春、探春、惜春,个个都才貌双全举止娴雅。咱们再来解读两位姑娘的判词,这两位姑娘才貌见识不在宝钗黛玉之下,比贾府四春留给读者的印象更深。两个女孩,一个是史湘云,一个是妙玉。

《红楼梦》曲子词里说的“悲金悼玉”,这金和玉,不光是薛宝钗(有金锁)和林黛玉,还有史湘云(有金麒麟)和妙玉。真不知曹雪芹先生从哪里找来的这些品貌双全才华横溢的女孩子。

史湘云判词

富贵又何为,襁褓之间父母违。

展眼吊斜晖,湘江水逝楚云飞。

史湘云是贾母的侄孙女,是贾、史、王、薛四大家族中史家的千金,从小父母双亡,由叔父抚养,在叔叔家,她一点儿也作不得主,且不时要做针线活至三更。她的身世与林黛玉有些相似,但她心直口快,开朗豪爽,是金陵十二钗中活得最明白的一位,也是金陵十二钗中嫁的最好的一个。夫婿有才情又体贴,却暴病而亡,湘云悲痛欲绝。后来她咬紧牙关,战胜挫折,孤孤单单过着清贫的生活。

“富贵又何为,襁褓之间父母违。”当时流行的“护官符”里说“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史侯家的财富和权势也是不一般的,贾母每每谈到自己的娘家言语间都充满了自豪感。可是史湘云襁褓之中就失去父母,纵使在豪门侯府也是没人疼的孩子。纵然有叔叔婶婶抚养,也是寄人篱下,且家里素行节俭,针线要自己做,往往点灯熬油做到三更。在这种情况下,湘云凡事都做不了主,零花钱上也有限,就连起诗社,都要宝钗帮着出主意,弄几篓大螃蟹应景。

史湘云和林黛玉一样的不幸,林黛玉至少还知道父母的模样,至少幼年时享受过父爱母爱,至少还是贾府老太君的亲外孙女,和贾宝玉一样享受着老太太的慈爱。由此可见史湘云的境遇较之林黛玉更惨。

然而,史大姑娘并没有林妹妹的多愁善感孤僻尖刻倒多了几分娇憨,凡她出现的地方就有笑声,给她人也给读者带来了快乐。这是因为,湘云与生俱来的娇憨、乐观、阔朗、英豪。她是一个大格局的女孩子。

【乐中悲】曲子中唱道“幸生来,英豪阔大宽宏量,从未将儿女私情略萦心上。好一似,霁月光风耀玉堂。”湘云的娇憨多是来于她的英豪阔大宽宏量,才好像霁月光风耀玉堂。让人在黑暗中看见光明,从压抑中获得轻松。

因其豪,才与酒结缘;因其豪,才更娇憨可爱。徐瀛评“青丝拖于枕畔,白臂撂于床沿,梦态决裂,豪睡可人,至烧鹿大嚼,洇药憨眠,尤有千仞振衣,万里濯足之概,更觉豪之豪也,不可以千古与!”

宝玉庆寿开宴,湘云玩得高兴,喝醉了。“卧于山石僻处一个石凳子上,业经香梦沉酣,四面芍药花飞了一身,满头脸衣襟上皆是红香散乱,手中的扇子在地下,也半被落花埋了,一群蜂蝶闹穰穰的围着他,又用鲛帕包了一包芍药花瓣枕着。”

这样美的醉态睡态憨态娇态,这样美的意境是从没有的可人。且听她口内犹作睡语说的那酒令:“泉香而酒冽,玉碗盛来琥珀光,直饮到梅梢月上,醉扶归,却为宜会亲友。”这样的睡语出自一娇憨千金小姐之口,这样的酒令雅致清新,文采斐然,乃是千古难觅。真是一种别样的美。湘云醉眠芍药茵,比黛玉葬花,比宝钗扑蝶,更多一些逍遥洒脱。

犹记“脂粉香娃割腥啖膻”那一回,史湘云和宝玉计较要了一块鹿肉烤着吃,湘云一面吃,一面说道:“我吃这个方爱吃酒,吃了酒才有诗。若不是这鹿肉,今儿断不能作诗。”足见其豪,实不让须眉。黛玉笑道:“那里找这一群花子去!罢了,罢了,今日芦雪庵遭劫,生生被云丫头作践了。我为芦雪庵一大哭。”湘云冷笑道:“你知道什么!‘是真名士自风流’,你们都是假清高,最可厌的。我们这会子腥膻大吃大嚼,回来却是锦心绣口。”

“是真名士自风流”展示了湘云自不同于其他诸钗的潇洒自如的真豪情,也骂尽了天下假清高,假道学。在这里史湘云其实是有点魏晋名士的洒脱不羁的。史湘云的文采诗情都是很高的,而且才思敏捷。别人都是要费一番心思构思,她往往是不假思索一挥而就,并且一首接一首地连着写。

在秋爽斋结海棠社的时候,她连写两首《咏白海棠》,引得众人惊叹,大赞。即景写诗,缘景明情,看到天上柳絮飘舞,马上就填了一首《如梦令》,诗社成员纷纷效仿,掀起填词的热潮。在后面争联即景诗中,史湘云才思敏捷,艺压群芳,真真是锦心绣口,才华横溢。偶见仙鹤飞过池塘,立马来了句“寒塘渡鹤影”。连轻易不夸人的林黛玉都赞不绝口。书上是这么说的:

林黛玉听了,又叫好,又跺足,说:"了不得,这鹤真是助他的了!这一句更比`秋湍'不同,叫我对什么才好?`影'字只有一个`魂'字可对,况且` 寒塘渡鹤'何等自然,何等现成,何等有景且又新鲜,我竟要搁笔了。"

  史湘云的娇憨,豪气还表现在她的穿衣戴帽上,她素喜着男装,爱把自己打扮成个小子模样。衣服透射着人的内心,展示着人的心灵。在第四十九回中,史湘云那身打扮更觉调皮可人。看看这一段描写:

一时史湘云来了,穿着贾母与他的一件貂鼠脑袋面子大毛黑灰鼠里子里外发烧大褂子, 头上带着一顶挖云鹅黄片金里大红猩猩毡昭君套,又围着大貂鼠风领。黛玉先就笑了“你们瞧瞧,孙行者来了。他一般的也拿着雪褂子,故意装出个小骚鞑子来。”湘云笑道:"你们瞧瞧我里头打扮的。"一面说,一面脱了褂子。只见他里头穿着一件半新的靠色三镶领袖秋香色盘金五色绣龙窄裉小袖掩衿银鼠短袄, 里面短短的一件水红装缎狐肷褶子,腰里紧紧束着一条蝴蝶结子长穗五色宫绦,脚下也穿着麂皮小靴,越显的蜂腰猿背,鹤势螂形。众人都笑道:"偏他只爱打扮成个小子的样儿,原比他打扮女儿更俏丽了些。”

“展眼吊斜晖,湘江水逝楚云飞。”“展眼”,有的地方也叫“转眼”,一瞬间,一会儿。“吊斜晖”对着夕阳晚照凭吊,回忆,这里预示了史湘云晚景凄凉,孤独落寞。“湘江水逝楚云飞”这句诗里面镶嵌了湘云的名字,云水都是容易飘散流逝的东西,比喻时间的短暂。

《乐中悲》的结尾唱道“厮配得才貌仙郎,博得个地久天长,准折得幼年时坎坷形状。终久是云散高唐,水涸湘江。这是尘寰中消长数应当,何必枉悲伤! ”

史湘云嫁了个才貌仙郎,温柔体贴,又有才情,夫妻和睦,原想着地久天长。谁知婚后不久夫婿就暴病而亡。史湘云孤单生活,贫寒而凄苦!

妙玉判词

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

可怜金玉质,终陷淖泥中。

妙玉祖上是读书仕宦人家。因自幼多病,入了空门,身体才好,故一直带发修行。她极通文墨,极熟经典,模样又极好。父母亡故,师傅圆寂,她在栊翠庵带发修行。妙玉孤傲高洁,才华横溢,品位高雅。贾母出殡次日,妙玉被贼人掳走,下落不明。

妙玉是苏州人,咱们在前面讲到林黛玉也是苏州人,苏州的精致清雅,在这她们身上都或多或少地有所体现。妙玉出生于书香仕宦之家,也是受了良好的教育。只可惜从小体弱多病,需要遁入空门才能好。家里视她如掌上明珠,自然是不舍得,买了好几个女孩子当替身都不行,只好让她自己出家,才好了。所以,就带发修行。能买替身必定是有钱人家,出家而带发修行,也不是一般人家能做到的,因为得向庙里捐一大笔钱。

书中对妙玉的外貌没有多少描写,只在续书的第一百零九回写了一下,通过邢岫烟的眼睛描写了一下她的侧影:

只见妙玉头带妙常髻,身上穿一件月白素绸袄儿,外罩一件水田青缎镶边长背心,拴着秋香色的丝绦,腰下系一条淡墨画的白绫裙,手执塵尾念珠,跟着一个侍儿,飘飘拽拽的走来。

宁静淡雅,有点超凡脱俗,飘飘乎如遗世独立,比林黛玉的闲花照水,弱柳扶风,更显得高雅了些。

妙玉自小随师父在出家修行,才华横溢,格调高雅,不仅精通文墨,而且多才多艺。写诗、评琴、下棋、茶艺,都是好样的。

第七十六回,黛玉湘云两位联诗高手,在凹晶馆联句,湘云说了“寒塘渡鹤影”,黛玉接了句“冷月葬花魂”(有的版本做冷月葬诗魂),总之词句意境都非常精妙。这时候,此处应该有掌声啊。后来就有欣赏这首诗的专家出现了,这个人就是妙玉。

妙玉笑道:" 我听见你们大家赏月,又吹的好笛,我也出来玩赏这清池皓月。顺脚走到这里,忽听见你两个联诗, 更觉清雅异常,故此听住了。只是方才我听见这一首中,有几句虽好,只是过于颓败凄楚。此亦关人之气数而有,所以我出来止住”。

妙玉也是很浪漫的一个人,出来赏月光,听笛声,听出黛玉湘云诗句的清雅异常,又过于颓败凄楚,关人气数,并且适时来止住。

妙玉和湘云黛玉聊了一会刚才的诗句,接着提笔一挥而就,续了黛玉湘云的诗句。

递与她二人道:"休要见笑。依我必须如此,方翻转过来,虽前头有凄楚之句,亦无甚碍了。"二人接了看时,只见她续道:

    香篆销金鼎,脂冰腻玉盆。

    箫增嫠妇泣,衾倩侍儿温。

    空帐悬文凤,闲屏掩彩鸳。

    露浓苔更滑,霜重竹难扪。

    犹步萦纡沼,还登寂历原。

    石奇神鬼搏,木怪虎狼蹲。

     赑屃朝光透,罘罳晓露屯

    振林千树鸟,啼谷一声猿。

    歧熟焉忘径,泉知不问源。

    钟鸣栊翠寺,鸡唱稻香村。

    有兴悲何继,无愁意岂烦。

    芳情只自遣,雅趣向谁言。

    彻旦休云倦,烹茶更细论。

妙玉的这些诗句写出来,黛玉湘云都赞叹不已,懊悔自己舍近求远,才知身边就有妙玉这样的诗仙。

第四十一回,贾母带着刘姥姥去栊翠庵喝茶。以贾母的身份,家里什么茶没有,却偏偏要去栊翠庵喝茶,可见妙玉得有好茶好水好茶艺。张罗好了贾母和刘姥姥等人喝茶,然后妙玉就拉着宝钗和黛玉去喝体己茶,当然宝玉也跟着去蹭茶了。那些茶具都是奇珍异宝,而且高雅有情调。再看看泡茶的水。

黛玉因问:"这也是旧年的雨水?"妙玉冷笑道:"你这么个人,竟是大俗人,连水也尝不出来。这是五年前我在玄墓蟠香寺住着,收的梅花上的雪, 共得了那一鬼脸青的花瓮一瓮,总舍不得吃,埋在地下,今年夏天才开了。我只吃过一回,这是第二回了。你怎么尝不出来?隔年蠲的雨水那有这样轻浮,如何吃得。"

绛珠仙草的林黛玉在妙玉的眼里倒成了大俗人,且直接说出来,林黛玉并不生气。这要是别人这么说,林黛玉不知哭出多少眼泪呢。因为林黛玉是了解妙玉的,知道她天性孤僻,不好说话。不仅不好说话,还有洁癖,刘姥姥用的那个茶杯她也不要了,本来要扔了,在宝玉的劝说下才给了刘姥姥。

最精妙的是妙玉的那一番论茶:一杯为品,二杯即是解渴的蠢物,三杯便是饮牛饮骡了。这个说法现在精于功夫茶的有些人在喝茶的时候有时还会提到。

妙玉在音乐方面有很高的造诣,听笛声而踏月色欣赏,听黛玉弹琴,能听出里面的指法和琴理,能听出林黛玉的一腔悲伤之情,不忍再听转身而走。

妙玉下棋也有较高的棋艺,经常和惜春对弈。不动声色就连连赢了惜春。往往在棋进入险境的时候,惜春感觉自己就要赢了,妙玉走上那么一步,惜春就输了。

“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是说妙玉乃修行之人,原本该有红尘之外的“净土”,却每每卷入世俗之中,哪有什么绝对的净土啊。还说了妙玉的人品高洁,超凡脱俗。虽然遁入空门,六根不净,依然对红尘有所牵袢,贾宝玉过生日的时候给他送了生日贺帖。

“可怜金玉质,终陷淖泥中。”妙玉出身于仕宦书香门第,带发修行,精通文墨,才华横溢,心性高洁,格调高雅,自然是金玉质。只是这么样的金玉质的一个人,竟然落入泥淖之中,欲洁何曾洁!贾母死后,贾府失盗。妙玉被强盗抢去,不知所终。

气质美如兰,才华阜比仙。可怜金玉质,终陷淖泥中。妙玉这样的一个人,竟是如此下场。《红楼梦》里“千红一哭,万艳同悲”,女孩子的悲剧,即使遁入空门、带发修行的妙玉也终不能免,可悲,可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