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睢涣书院”

 zqbxi 2021-02-27

睢县设立“睢涣书院”的设想

一、名称     睢涣书院

二、地点

睢县城南石屯村

三、原因

      (一)睢涣之间出文章:《陈留风俗传》中指出“睢涣之间出文章,天子郊庙御服出焉”;杜甫诗云:“衣冠迷适越,藻绘忆游睢”;《浍水述异志》记载:“睢涣二水波纹皆成五色,其人多文章”。襄邑(今睢县)北有睢水,南有涣水,处睢涣之间。“文章” 二字的本意,应是“锦绣襄邑”之“锦绣”,亦即 “襄邑织文”之“织文”也。 “出人才”是对“睢涣之间出文章”本意的延伸。

      (二)名人汇集之地:石屯周边名人汇集,南有单桥村的兄弟三翰林,北有蒋坟村的祖孙三代翰林,周边还有杨楼的杨春星、张老的张一霁、后杨的杨尧华和齐庄的齐真如等,另外还有袁可立、蒋奇猷、蒋蔚和蒋曰纶的墓地,乃地气郁结之地。

(三)惠济河流经之地:据《睢州志》记载:“汴河去城南六里”,大致位于今石屯村。据记载,清乾隆六年(1741年),河南巡抚雅尔图奉敕开挖疏浚古汴河故道,竣工之后乾隆赐名惠济河。惠济河乃是睢水、涣水和汴水等河道疏浚连接而成。今惠济河位于城南十里,石屯村乃惠济河河边之地。

(四)今石屯中学所在地:石屯中学(白庙二中)创建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曾辉煌一时。

四、经营

(一)目的:实现乡村文化振兴,成为乡愁寄托地,将散落在乡村的文化整合起来,守住乡村文化根脉。

(二)意义:千年来,从北宋父子状元、元兄弟三进士到清祖孙三代翰林,这里是中原难得的一脉相承之地,背后隐藏千年密码,此地又是名人集中之地,对研究中国乡村的乡约宗法制度意义重大。

(三)定位:集图书、书画、文创、教育、展览于一体的乡村文化综合体,正宗中原乡愁体验地。

(四)分类:

1.乡贤——周边名人展示

重点挖掘蒋奇猷、袁可立、杨尧华、孙德谦和张一霁等人物事迹。

2.乡遗——书画文物展示

袁可立书法

积极搜集袁枢、杨春星和蒋予检等书画文物,展示其遗作遗墨。

3.乡史——家谱村史展示

睢阳蒋氏族谱

将睢阳尚书袁氏、睢阳蒋氏和睢阳许氏等家谱于此展示,以图文的形式将蒋坟、单桥和袁坟等村庄历史于此展示出来。

4.乡创——乡村文化艺术

依托襄邑是锦绣发源地的优势,结合周边历史文化,开发麦秆画、大地艺术等系列文创产品。

5.乡俗——乡村文化活动

展示乡村节庆、非遗和民俗等,成为乡村文化活动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