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晋古塔 --- 弘济寺塔

 木香草堂 2021-02-27

【弘济寺塔】

    虹霁寺塔,也叫弘济寺塔或宏济寺塔,因位于山西省介休市西南约10里,汾河左岸义棠镇西的雀鼠谷口银锭山上的虹霁寺故名。这里曾是太宗贞观皇帝从太原起兵后大战刘武周的古战场遗址,唐贞观十三(公元 640)年在银锭山上诏建虹霁寺,不知是为了庆祝胜利,还是忏悔杀人,抑或兼而有之?现存的虹霁寺遗址及塔为明万历十八(公元1590)年重建,清代光绪十八(公元1892)年曾修。虹霁寺塔因地势高耸,塔身雄伟且紧邻交通干线,已成为介休市显著的地理标识,只要你在G108国道,或南同蒲铁路上行进,不管南来北往都会远远看见她,所以要找她很容易。对于没有座骑的寻访者,虹霁寺塔所在的银锭山公园,自介休市内有公交车直达,交通非常便利。

三晋古塔 <wbr>--- <wbr>弘济寺塔【“县保”标志碑】

三晋古塔 <wbr>--- <wbr>弘济寺塔【银锭山公园】

三晋古塔 <wbr>--- <wbr>弘济寺塔【唐虹霁寺】

    虹霁寺为唐代古刹,虽残垣断壁,但寺院遗址轮廓清晰地保留着唐代寺庙以塔为中心的形制,与太谷无边寺形制相同。虹霁寺中现存的建筑沿南北中轴线分布:牌坊、山门、塔、中殿、大殿、后殿(关帝庙)等,两侧配以厢房,规模宏大,建筑广阔,不过现存建筑除塔外均为清代及现代所建,其中山门和后殿为清代建筑,其余现代建筑因资金问题,已经成了半拉子工程。

三晋古塔 <wbr>--- <wbr>弘济寺塔【从山门洞仰望弘济寺塔】

三晋古塔 <wbr>--- <wbr>弘济寺塔【弘济寺遗址及塔】

三晋古塔 <wbr>--- <wbr>弘济寺塔【弘济寺塔背后仰望】

三晋古塔 <wbr>--- <wbr>弘济寺塔【弘济寺塔基座式样】

三晋古塔 <wbr>--- <wbr>弘济寺塔【塔身正面底层仿木构门楼】

三晋古塔 <wbr>--- <wbr>弘济寺塔【塔身转角仿木构枓栱】

三晋古塔 <wbr>--- <wbr>弘济寺塔【塔身平坐】

    虹霁寺塔外观形制为八角九级楼阁式;塔内空心可攀;塔身举高约34米;通体由青砖与青石砌筑;塔基为高约0.7米石砌方形台基,边长约8米;塔基之上为八角形须弥塔座,高约1.5米,边长约3米,须弥座上下枭为覆仰莲瓣,上下枋与束腰部分素面;塔座上先装砌一层覆莲瓣,其上为素面塔身;层层腰檐下铺砌仿木构五铺作枓栱,第三层以上削减为四铺作,枓栱形制与太原永祚寺塔几无二致;只有第一层塔檐上砌建有平座并勾阑,做工精致,模仿逼真。

    第二层以上塔身,每面均辟出券门,真假门隔层隔面相间,十分规律,与灵岩寺塔形成鲜明对比;仿木构枓栱之上均为仿木构飞椽伸出三层,而非叠涩;飞椽之上为勾头滴水瓦作;第一、二层仿木构枓栱下均仿设虚柱牵连骑马雀替,第三层以上改作只有平板枋;塔顶收结为垂脊盔型平台,其上八面琉璃平直刹座,周镌神龙怪兽、飞凤麒麟等图案,色彩深绿间桔色,清新亮丽;刹身为16瓣覆莲支撑的半闭素面琉璃伞盖;刹顶为已残的桔色葫芦瓶;从刹顶底部垂下八条铁链与盔顶牵拉。

三晋古塔 <wbr>--- <wbr>弘济寺塔

三晋古塔 <wbr>--- <wbr>弘济寺塔【琉璃塔刹及细部】

三晋古塔 <wbr>--- <wbr>弘济寺塔【从底层塔心室望山门】

三晋古塔 <wbr>--- <wbr>弘济寺塔【第一层塔梯】

三晋古塔 <wbr>--- <wbr>弘济寺塔【第二层塔梯回望】

三晋古塔 <wbr>--- <wbr>弘济寺塔【随塔梯继续折上】
三晋古塔 <wbr>--- <wbr>弘济寺塔

【内外塔壁链接处】

三晋古塔 <wbr>--- <wbr>弘济寺塔【第三层塔心室·塔梯一角】

三晋古塔 <wbr>--- <wbr>弘济寺塔【第四层塔心室】

    虹霁寺塔内部构造也较为特殊,塔心室只设置到第六层,上三层实心;按照张宇寰的分类,塔内空间为穿壁绕平座与空桶式混合形制:1- 4层塔梯转入塔心室后,在壁内绕过平座折上,5- 6层改为空桶式架设木构塔层和塔梯。由于木梯和木层空隙太小(下图),我这小身板要挤上去有困难,伸进照相机拍了一张,貌似第六层以拱券结顶。塔心室形制与灵岩寺塔一样,由八角形改为方形,也是由于塔内空间局促所致。

三晋古塔 <wbr>--- <wbr>弘济寺塔

【第五层塔心室】

三晋古塔 <wbr>--- <wbr>弘济寺塔【第六层塔心室·拱券结顶】

三晋古塔 <wbr>--- <wbr>弘济寺塔

【从第二层塔门探出(西向)】

三晋古塔 <wbr>--- <wbr>弘济寺塔【从第二层塔门看到的仿木构平坐细部(西向)】

三晋古塔 <wbr>--- <wbr>弘济寺塔【塔身底层及第一层腰檐·平坐】

    虹霁寺塔第一层塔门高离地面两米有余,不知道原本如何进入,如今架设了铁梯才能攀上;塔门为砂石拱券,门上装砌精美的仿木构镶嵌式垂花门楼;塔心室正面设龛供有佛像(已毁);塔梯由室内右侧穿壁折上到达第二层塔室,依次折上。

三晋古塔 <wbr>--- <wbr>弘济寺塔【从山门看塔身】

三晋古塔 <wbr>--- <wbr>弘济寺塔【弘济寺塔全景(西北向)】

三晋古塔 <wbr>--- <wbr>弘济寺塔【大雄宝殿遗址】

    原虹霁寺清代曾修,但是现存建筑看上去,只有山门基座与后殿为旧物,其余建筑新旧难辨,似是而非。庙院中所有建筑多为券窑加木构出檐形态;另院内尚存有清代乾隆年石碑一方,字迹清晰可读,可惜没拍下来。

三晋古塔 <wbr>--- <wbr>弘济寺塔【弘济寺内的关帝庙】
三晋古塔 <wbr>--- <wbr>弘济寺塔【山门内观】

三晋古塔 <wbr>--- <wbr>弘济寺塔

【弘济寺塔北向全景】

三晋古塔 <wbr>--- <wbr>弘济寺塔【南同蒲铁路远望弘济寺塔】

三晋古塔 <wbr>--- <wbr>弘济寺塔

三晋古塔 <wbr>--- <wbr>弘济寺塔

                【1993年发售的“虹霁寺(塔)”旅游门券】
    虹霁寺遗址及塔,于上世纪90年代初期开发,主要工程首以加固塔身为主,进一步以虹霁寺塔为中心扩建为“银锭山公园”,后因资金原因停工并置换产权,承包给个体商户经营,招揽的资金企图恢复庙院其他建筑,同时对外开放,并前后发售两种基本相似的旅游门券。概因虹霁寺塔地处偏僻,且优秀的“文物遗存”未必就是优秀的“旅游景点”,终因游人鲜至而被迫关闭,承包人也望而却步,无奈之中遗留下如今这半拉子工程。呵呵,这里的门票都是我们玩门票的人买了,真正用于游人入门的没几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