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刚刚好:TRN TA1双单元圈铁入耳式耳机体验测评报告

 趣听耳机测评 2021-02-27

趣听官方QQ群:369372120

在群内可获得耳机推荐,进行心得交流,还有最新动态。

···················

样机来源:厂商送测

样机类型:市售量产版

作者:Gou主编

图片:Gou主编

许久再没有写一些低价位的塞子了,一是因为这个价格上的产品能带来新花样的不多,二来是低价位产品逐渐地开始同质化了起来,当然最重要的一点是因为我穷。自从上一次自费购买了某低端品牌的一条耳机被口诛笔伐之后,我就逐渐地开始谨慎了起来。

上一次测评TRN的产品是VX,一个明显的堆单元产品,虽然东西表现还说得过去,总觉得差点意思。或许TRN也意识到了自己不能这么堆下去,开始对楼氏动铁的圈铁耳机产生了兴趣,于是就带来了今天要说的TRN TA1,一个售价198元的娄氏双单元圈铁耳机。


TRN TA1 双单元圈铁 入耳式耳机

01.包装与配件

包装盒的设计仍然是保持了TRN一直以来的简洁风格,说直白点就是省钱。TA1的包装盒体积很小,一个巴掌大左右。包装盒也扁扁的,没什么分量。正面印有耳机的渲染图和型号。

包装还是常见的封套结构,打开包装盒就可以看到耳机的本体被放置在一个托盘上面,线材已经提前给你安装好了。包装方面没什么可说的,极简主义,极简用料,当然这种包装我相信绝大多数人都不太喜欢,毕竟对比起某优秀国产耳机品牌,TA1这波相形见绌。

包装盒正面 

包装盒背面

配件方面中规中矩,硅胶套一共附送了七对,还有一对记忆海绵耳套,剩下的就是没什么用的纸片。当然你从这个包装盒也能看得出来,耳机包又一次欠奉了。我就想不明白,耳机包没有我可以理解,咱能不能配一个绒布收纳袋呢?毕竟那东西也不占地方

 配件全家福

02.外观与做工

耳机本体

对于TA1的外观我就不用多说什么了吧?懂的人自然懂。由于这条耳机是厂商送测,然鹅我并没有恰饭,所以先行和TRN说一句:对不住了您嘞。先吐槽一下外观,再给你们讲一讲TA1吧。

首先很明显一点,TA1的外形几乎就是索尼的IEM-Z1R的等比例缩小版,对你没听错,TA1的外观设计和Z1R除了那个“鱼鳞纹”背板以外,在形态、线条上几乎没有什么区别,当然我也很想知道在单元摆放上是否也采用了Z1R这种非同轴的结构。

对比索尼IEM Z1R外形(感谢小林KAEI提供图片)

TA1只提供了一种配色,便是照片中所展现的银色。对于产品的官方宣传当中所提到的“液态金属外壳”我在这里给大家解释一下,这种外壳在行业内大多数都被称之为“金属熔铸件”或者简单了当叫做“开模件”,好处是相比起全CNC精雕的外壳在成本上有着极高的优势,缺点则是细节做工方面以及公差方面不是很好控制。

取下耳机线材

所以能看得出来,TA1其实在模具上还是花了心思的,首先这种外形本身就由于有很多直角、弧线过度的部分,并且还要把母座的位置留好,对模具的精度还是有一些要求的。而TA1从细节做工上却表现出不亚于低端精雕耳机的做工水平。

不过你也能看得出来,在接缝部分仍然保持了熔铸件一贯的较大缝隙,而TA1采用的又是和Z1R一样的“三明治”外壳结构,内部的接缝细节被很好的隐藏在了里面,容易被看到的只有背板部分,无伤大雅。

接缝与滤网部分做工细节

线材配备了一条四股编织的无氧铜镀银线,略微有些硬但是比较顺直,收纳起来也不是很容易缠绕,但是较细的线材搭配TA1的机身显得有些头重脚轻。这一次TA1并没有采用他们之前喜欢用的2PIN插针,用起了MMCX插座,可能是因为MMCX看起来有些高档?(雾)

配机线材

重量控制的还算不错,因为是Z1R的等比例缩小大概一圈半左右,所以只有不到30g的重量,在佩戴上也不会有Z1R那种长时间折磨人的情况,非常友好。并且可能是由于配机线较细的缘故,TA1并没有明显的听诊器效应,即使它没有滑块的设计,这点好评。

整机重量29.7g

3.声音表现

其实说TRN这个品牌的声音好坏我是有些忐忑的,因为之前写VX,多少还是有些质疑的。那么这一次TA1在我看来就像是一个痛定思痛的产品,放弃了之前疯狂的做法,开始务实了起来,包括价格。

如果说官方提供的这张爆炸结构图没什么问题的话,那么TA1可能就错失了一个良好的腔体结构,不过这个话也不完全对。TA1搭载了娄式的33518动铁单元,这个我们并不陌生,。因为33518毕竟是一个带导管的动铁,不太适合Z1R这种结构去放在下面,如果你有心的话可以看看索尼的动铁长什么样。

这颗动铁曾在飞傲FH1和ikko OH10上大放异彩。这是个高频动铁,分频做得好的话,会有很好的声音。动圈则是一个8mm的双磁路单元。阻抗只有16Ω,灵敏度为107dB。

官方提供的爆炸结构图

本次测评主要使用便携播放器作为前端。对比参考威泽HE01、TRN VX、天天动听T1Plus漫步者H297。耳塞套参考标配“均衡”硅胶套,耳机已进行50小时例行煲机,试听曲目参考《趣听耳机评测试音集》

SONY ZX300A 便携音乐播放器

旷世 QP2R 便携音乐播放器

听感与风格印象:先说结论,相比起TRN自家价格更高的VX,TA1可以在素质以及整体听感上完全碾压了。这不是说因为它塞了一颗娄式的单元而故意吹捧,动铁单元的问题放在下面和你说。首先说TA1给了一个非常柔和、普世化的听感,声音做的还是比较均衡的,当然也不忘为了照顾一部分新手玩家所略微有量的低频,记住是略微。

对于低端圈铁耳机我们普遍最担心的问题莫过于“两头翘”的情况,但是很欣慰TA1并不存在这个情况,比起单动圈的T1Plus来说,TA1也显得更为柔和。所有这样的听感会很快被人欣然接受,就像HE01给人的第一印象差不多,就在这里,TRN VX已经完败了。

对比TRN VX

所以说,TA1是一条完完全全的、声音正常且比较耐听的风格,虽说它的中低频方面听起来还是有些略微的糊,考虑到和它同价位的竞争对手的表现以后,我发现TA1也是不错的。尤其是原本准备买VX这款车品的用户,你可以省点钱买这款了。

声场方面表现平平,没有什么过人之处。整体听起来定位做的并不是特别好,比起H297来说 仍然要逊色一些,主要是在纵向上,TA1有着略微的挤压杆,但不至于把人声贴在脸上。这样的声场我认为也没什么问题,对于欣赏小编制以及流行音乐来说也足够了,在大动态的情况下,的确还会出现一些混乱的情况,但是不要对他太过苛责了,毕竟便宜。

对比天天动听 T1Plus

三频表现 先来说说,对于这个价格大部分的圈铁都是刻意地拔高高频和低频,营造出所谓的“铁味”,这事儿TRN之前可没少干,你不信可以去翻一下我之前写的VX的测评就知道了。这一次TA1在高频上则回归了理性,首先动铁仍然表现出了密度较高、线条感明朗的感觉。毕竟说到底33518是一个“久经考验”的高频动铁,成功案例数不胜数,TRN也不会在这里翻车

高频方面没有什么明显的问题,信息量也比起H297和T1plus更为充沛,延展性也做得很不错,毛刺感几乎没有。听感上也非常讨好人。但是只有一个问题,就是高频的瞬态还是略快了,要比起动圈的响应速度快了那么一些,导致在衔接上显得不是那么特别流畅,这在一些高频信息量较多的音乐当中就会比较明显了,但我认为这个只能算是个小毛病,无伤大雅,这个问题和结构也是有脱不开的干系。

TA1频响曲线

中低频方面其实没什么好说的,我认为TA1可能是出于成本方面的考虑,动圈单元选的不是特别理想,这枚动圈单元虽然听起来声音是比较柔和的,但是在解析力上以及声音密度上,显得有些不那么理想。

TA1的中频细节表现和H297差不多,比起HE01和T1plus少了些线条感和结像,听起来仿佛是有一层薄薄的糯米纸蒙着,密度上确实差点意思。好在这种听起来较为圆滑、柔和的中频,是绝大多数初烧都比较喜欢的,这种声音你也可以在一些索尼的低端耳机上听到。

所以人声方面,TA1只能说是合格、听起来还不错,但是绝对算不上优秀,再谈适不适合已经没什么意义了。器乐的解析力不是特别高,中高频的音色衔接有些略微失调,导致听起来有些跳脱,这些小问题听起来无伤大雅,纯属是我在鸡蛋里挑骨头。

TA1的低频听感不错,量感少于H297多于T1Plus,和HE01差不了太多,听起来非常柔和,但是密度明显不是很足。所以听起来TA1的低频是那种软绵绵的感觉,好在下潜还算不错,可以提供不错的氛围感,没有故意加大低频的量感是一个好不容易的事情,这样一来整体听起来是比较均衡的,不会有“两头翘”的情况

对比威泽 HE01

总结:其实在我看来,TA1是一个定位很清晰的产品。198的价格再加上娄氏动铁的加持,以及一个听起来耐听、还不错的声音,都让这个产品很难去找到致命的缺陷,如果你对外观方面没有那么多的“洁癖”的话,我还是很愿意为你推荐TA1这款产品的

TA1是TRN从下沉市场回归理性的一个产品,正常的、耐听的声音,不错的配置以及说得过去的做工,再加上一个很有诚意的价格,这是否会是接下来这个品牌进行态度转变的一个转折点,我说不清楚,但是唯一清楚的是,TA1,还不错。


优点:听感优秀,体积轻巧,不挑前端,做工良好。

缺点:中频素质一般,没有配备收纳包,线材较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